我的快乐小窝 > 旧信息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好困!

困死了,只想睡觉。

没精神,不想工作啊!

不想起来,让我再睡一会。

……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受?感觉越来越困倦,早上睡不醒,白天精神也不好,所有精神仿佛都被夏日的高温给融化掉了。

连日高温,门诊上因湿热致病的患者明显增多。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表示,夏季高温“湿热”较重,容易入侵身体,引起身倦头重、神疲乏力、胸闷心悸、腹胀、心烦失眠、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此时养生的重中之重是要注意祛湿,调理“湿热”,从食疗、运动、生活起居等方面做到清热利湿,必要时在专业中医师的调理下辨证施治调理改善。


科学食疗+适量运动

防湿热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湿热”。

:应穿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衣服,如棉布、丝绸、亚麻等制品,使衣服与皮肤之间存在微薄的空气层,而空气层的温度总是低于外界的温度,这样就可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另外,因夏季人经常出汗,衣服应常洗常换。

:为防止中暑,入夏后应常洗澡,这样可发泄“阳热”。但要注意的是,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以免“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饮食方面宜清淡,脾主运化,饮食上清淡,可减少脾的负担,遏制“内湿”的产生。

另外,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饮水增加,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人易出现食欲不振。因此,夏季饮食须清淡,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开空调的密闭空间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

在夏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需要进行适宜运动,以保持正常新陈代谢和增强心肺功能。

年老之人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等和缓运动,年轻人可以跑步、健走、游泳、打篮球、踢足球,达到出汗的效果即可。在户外锻炼半小时,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特别提醒一点,夏季在户外运动,要注意避暑防晒,以免晒伤皮肤。


“祛湿”妙法,中药外治

古中医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祛”。“祛湿”一直是养生届老生常谈的话题。想要“祛湿”,中医外治法也简便有效。

1.中药熏洗疗法

中药熏洗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借助蒸汽与药物的熏蒸作用,用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病症的治疗。

祛湿熏洗方中特加药材防风,其药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2.艾灸疗法

常用可灸的“排湿”穴位有:阴陵泉穴、丰隆穴、水分穴、足三里穴。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属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有排渗脾湿的功效,是常用的“祛湿大穴”。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丰隆穴: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主治脾经及胃经的疾病,有沉降胃浊、化痰湿的功效,是“祛湿化痰大穴”。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水分穴:其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具有和中理气、分利水湿的功效。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是“强身健体大穴”。


盛夏困倦身重乏力,中医专家支招祛湿热

3.拔罐疗法

传统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的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于背腧穴或相应体表位置拔罐,可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目的。

平衡火罐是在原来留罐的基础上,演化了火罐在身体皮肤上移动,增加了闪罐、摇罐、抖罐、提罐、走罐等多种手法,在背部操作,从肺俞至膀胱俞包括五脏六腑,通过良性刺激及火罐效应调节脏腑气机。

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wxwx.cc/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2&id=243566

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