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旧信息 >原生家庭有多重要?

原生家庭有多重要?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最重要,影响力最深的老师。


熊孩子,其实都是父母教出来的。曾有人说农村孩子都是熊孩子,我不这么认为,教养和地域无关,只和父母有关,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

这几年很火的一个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大家应该都看过,对于陈小春和吴尊这两位爸爸的表现我印象很深。

比如有一次在完成节目任务的过程中,父子俩借宿村民家中,Jasper童言无忌的说出他没钱买叔叔做的东西。

于是在场的一位村民老爷爷去房间拿钱给了Jasper,陈小春惊讶之余告诉Jasper不可以拿。

当Jasper把钱还回去的时候,陈小春强调要求Jasper用两只手递给老爷爷,Jasper也特别礼貌的还给老爷爷并说了谢谢,并且陈小春解释给Jasper听为什么不能要老爷爷的钱。

小小的细节体现了陈小春言传身教的教养,难怪Jasper是个小暖男呢!

另外一位爸爸吴尊,他的家境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neinei和max完全没有公主病、王子病,贴心温暖,乐于助人。这都源于他们的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

有一次录节目的清晨,吴尊和max起床了,但neinei因为前一天太累了还在睡,这个时候邓伦带着小山竹来串门,小山竹还带着送给neinei的鲜花。

一般家长都会心疼女儿让她睡到自然醒,但是吴尊执意叫醒neinei并告诉她小山竹来找她玩儿并带来了礼物,应该对她说谢谢,吴尊是想让女儿知道尊重别人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言传身教是多么的重要,你每个细节体现出来的教养都会传达给孩子,所以父母自己必须先让自己优秀再教育孩子。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正是父母心中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成长。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首先是和子女的血缘关系,是再生家庭不可比的。

2、原生家庭从教育方法上是多样化的,父母说的重点、轻点都无所谓,既使打骂过后,相互之间也不记仇。而再生家庭的子女教育就不一样了,有时说轻了不行,说重了也不行,矛盾越来越深,最后还是爆发。处理不好还会酿成悲剧!

3、从经济上看了不能有效的放到一起理财,各花各的时间久了再生家庭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最好的是将就着过,弄不好就各奔东西了!

4、从团结上看原生家庭和睦相处,比较团结,因为血缘关系将他(她)们牢固的拴在一起,一旦有外力侵犯,他们就会一致对外!而再生家庭就不一样了!本来就不团结,遇到外力侵犯倾刻间土崩瓦解。

5、原生家庭很重要,孩子的心态好,很阳光。而再生家庭的子女们心态都不好,心里都有阴影,整天活在猜忌中,心里很痛苦。

6、综上所述原生家庭太重要了,但凡无奈千万不要另组家庭,太艰难了!

In my opinion, a person's childhood experience is very precious.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童年经历非常的宝贵。

We all would like to have some good original families.

我们都想要拥有很好的原生家庭。

The original family can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a person's character,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原生家庭能够对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It can have a long-term and far-reaching impact, and it can determine a person's happiness in life.

原生家庭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生命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When children are young, please give them unconditional love as much as possible.

当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请给他们尽可能多地无条件的爱。

As we all know, lucky people can use their childhood to heal their whole life, while unfortunate people have to use their whole life to heal their childhood.

众所周知,幸运的人们可以用童年来治愈自己的一生,而不幸的人们要用一生来治愈自己的童年。

We should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original families, we als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unconditional love for personal growth.

我们应该知道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们也理解无条件的爱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But in fact, maybe some people have doubts about the existence of unconditional love in the world.

但是,事实上,有些人可能怀疑,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无条件的爱。

How can people have unconditional love in the environment of looking forward to the success of their children?

人们如何能够在期待孩子们获得成功的环境中,实现拥有无条件的爱?

We believe kindness is priceless. Happiness is found within. We are kind and we are happy. Good luck to all of us! Best wishes!

我们相信善良是无价之宝。幸福是存在于内心的。我们是善良的,我们就是幸福的。祝我们大家好运!最美好的祝福!

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性格、三观会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什么要说从小被父母吼叫、打骂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和父母一样脾气暴躁是有原因的,古人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想并不是在嘲讽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而是指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小时候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们有的从小跟随妈妈/爸爸长大,有的从小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原生家庭的遗憾终究成了这些孩子如影随形的噩梦。他们大多很安静内敛,害怕和人进行交流,总是独来独往,敏感多疑,自卑又缺少安全感,有时候我看见这样的孩子都会觉得很心疼,明明是父母的错,但是后果却全是孩子来承担。

而原生家庭的孩子又多幸福呢?最好的例子就是黄磊的家庭。多多知书达理,亭亭玉立;小女儿正在牙牙学语,憨态可掬;妻子早已不是二十多岁的人,可是看起来依然年轻漂亮。最好的家庭,果然是孩子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一起爱孩子。

夫妻关系永远要大于亲子关系,只有维护好你们共同的小家庭,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成为你们期待的那个优秀的人。




【和风姑娘观点--用我的故事为你阐述情感哲理】

原生家庭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极其重要。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也提出一个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身上时刻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记得在每年9月大学入学报道的时候,看着校园里一个个青涩的面孔,不禁和朋友回忆曾经稚嫩的自己,也感叹着时光的荏苒与飞逝。

一路谈笑风生,看着路边提着重重行李焦急等待的家长,即使感觉燥热但一定满心欣喜,毕竟自己的女儿或儿子考上了大学,也是蛮让人骄傲的。

喜爱察言观色的朋友,不由得开口:“来咱们学校的这些家长大多都衣着简朴啊,孩子们也看见很朴实稚嫩的样子。好像富裕的家庭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中下层家庭……”

似觉很有道理,是啊,我们后来走到了哪里,以及未来成长所止步的阶层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的影响,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后来就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呵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一本院校,而咱们老师家女儿在985上大学的原因了吧。”我停顿了下和朋友调侃道。

我也和他们大多数人一样,出生于极其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靠打工为生。大半辈子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的将就。

处处省吃俭用,不敢买好的,不敢穿好的,当然我也一直看不惯他们一直将就的生活方式。经常对妈妈买件廉价衣服还要搞搞价的行为加以鄙视,也对她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来吵去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曾经因为妈妈是劳动妇女没有别人的妈妈有本事而讨厌她。

但是到了后来,来到大学,渐渐才发现我去买件衣服也会像妈妈一样因为三两块钱搞来搞去,吃个好点的还舍不得花钱,每月都得算计着钱来过日子。

虽然爸妈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生活费给的也不少,走之前总是叮嘱你想买啥买啥,不用想别的。可是怎么可能,我都这样过了二十年了!

不是我不想,而是父母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以及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生活方式已经让我习以为常。甚至经常会觉得自己“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再回头看着他们,就如看到昨日的自己,看到他们父母的背影就像看到我的父母那样。

他们那眼角的皱纹烙印着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佝偻的脊背担负着家庭的重任。没有满腹的知识,没有出众的思想,只能靠双手和日渐衰老的身子骨去充当最廉价的劳动力,做着最不体面的工作,挣着最心酸的薪水。

靠着自己仅有的一点经验去打工赚钱养家糊口,靠着自己仅看到的一点小世界去教育下一代,最后辛辛苦苦的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以为这样就得到了全世界,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已经和别人有了飞天般的差距。

当然,这怨不得家长,这就是现实的你我,你我的现实。当然也是所谓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而我们甚至有时都觉察不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析原生家庭文化,理智丢弃或传承

最近朋友分享了自己侄女过十二周岁生日的照片和视频,只见视频中是一片绿地,有参加生日宴会的人群,绿地中摆设着各种甜点蛋糕,饮品盛宴,很是热闹。

满十二周岁的小女孩穿着美丽的粉纱裙,像童话中那漂亮极了的公主,是整场盛宴里自带光芒的幸福孩子。

父母也穿着粉粉哒的衣服,一家人其乐融融,很是和谐。这可是我曾经羡慕向往的场景,也固执地认为只有在电视中或童话故事里才会出现的场景。

父母给她唱着歌,说着心愿祝福,其中一句话记忆犹新“我希望她自由快乐的生活就好。”

微风拂过,小女孩当众弹着钢琴,是那样优雅美丽,活泼有气质,就像她旁边的父母那样有风度有情怀。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我想那位幸福的小公主未来的生活应该并不会差到哪里去吧。起点高,也感受着最好的,在最美好的童年也经历着最浪漫的生活,经历着许多小孩子感受不到的宠溺与娇贵。

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旅途中本应走过的一段路程,这段路程或许会激发她不断去憧憬未来的美好,愈发让她想要走向更高的巅峰去眺望更美好的风景。这就是“马太效应” ,相信好的人会越来越好。

一霎间想到了《追风筝的人》里面的主人公,哈桑和阿米尔,他们便是两个世界的人。哈桑的父亲是被小孩都嘲笑的仆人,所以他也只能像他的父亲一样每天做服侍别人的粗活,甚至都没有上学的机会;而阿米尔的父亲是极其有威望的商人,所以他享有天生就被人服侍的福利。

因此哈桑的原生家庭便是他难以跨越的阶层,也导致他和阿米尔少爷的生活是地狱与天堂的差别。

但他虽然出身低微,却勤劳勇敢,朴实忠贞。他以一生兑现着对阿米尔少爷的忠诚,从小为他出头,为他被黑锅,为他追风筝,为他挣名声。这些美好的品质也是源于他父亲阿里对阿米尔少爷一家人的忠贞与真诚。所以这也是原生家庭里美好的品质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

所以原生家庭虽然对人会有深远的影响,但没有对错之分,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在察觉到并接受它后,去理智地分析这种原生文化对我们的好坏卑劣,而去选择丢弃或是传承。

❤突破局限,向上生长

因为心理学家萨提亚曾经提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好像对于自己的缺点和生活的失败通通有了合理的解释。

我脾气这么差,是因为我爸妈脾气差;我这么懒惰和大男子主义,是因为我父亲在我母亲的面前也是这样;我性格这么敏感,是因为我的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我经营不好婚姻,是因为我的父母经常闹离婚,他们也经营不好婚姻生活。

我们带着这种观念,把生活中所积累的怨气和不满都扣在原生家庭这个黑锅上,认为父母都是祸害,所有的失败也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我们经常也会在网上看到因为家庭不和睦甚至家暴离婚等造成子女自杀轻生的事件。

我也曾在知乎专栏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日后的日子你会发现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中鬼使神差地充满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仿佛一条寄生虫潜伏在她体内,无声无息。等着在某个时机忽然露头,邪恶又黑暗,好似瞬间就要把她生生毁掉。

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

诚然,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可是原生家庭就真的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命运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上帝给了你一手烂牌,可是他并没有剥夺你出牌和赢牌的权利。即使拿到一手烂牌,我们也应该打出最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再怎么糟糕也会有一条路通向属于自己的幸福。

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这只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成长;一生很长,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而这些人和事都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它们也会帮助我们不断向上,改写我们人生,改写我们后续的故事。

所以越往后走,你会渐渐发现,父母对你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或许你的父母没有带给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带给他们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这种“轮回”带给了你。

他们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父母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新上演。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着原生家庭的局限性,那就不断努力地挣破似乎无形中控制着我们的枷锁。选择一直向上而生长。因为你就是你未来子女的原生家庭!

现在的你还执意认为躲不过原生家庭的影响吗?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是身体和心理、人格成长的基础。原生家庭的健康是形成良好人格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年轻的父母中对育儿知识缺乏了解的原生家庭比比皆是。听以开办家长学校刻不容缓。



现在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原生家庭一一即父母的问题。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尤其是身教重于言教。但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这一点!即使知道也是做不到。



孩子的孝心行为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在观察学习中就习得了父母的行为。从而复制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的示范效应非常强。



在很多时候父母的身教作用会超过学校的作用。尤其是学习习惯和人格特质。



所以不要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于社会和学校。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我是心理问答达人 心理领域创作者:夏虫不可语冰2008。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可阅读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家庭就是会给你的性格、人生、命运刻下深深的烙印。

《都挺好》电视剧里,姚晨饰演的苏明玉,因为母亲一直重男轻女,父亲又窝窝囊囊,她在原生家庭中受了很多不平等待遇,所以她拼命努力,生活确实也给了她很好的回报:大公司总裁、有房有豪车,看似好像摆脱了原生家庭。但是在她对父亲那句斥责中 “我妈说的没错,苏大强,你就是个窝囊废,你就不配有家不配有儿女”,她发现她好像活成了活成了她最讨厌的人的样子-赵美兰,她那个一直重男轻女的妈妈。原生家庭里带给她的脾性,她似乎再成功也无法摆脱。

这种感觉,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

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
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上窜上来,深深地无奈与悲哀,终生难忘。

不得不说,原生家庭打下的烙印,真的是太深了。


虽然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就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原生家庭操控我们的命运。其实大部分有所成就的人,原生家庭都不怎么好,但是他们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通过学习、自律,树立正确的三观,一步步创造巨大的价值,所以他们获得成功,被社会所认可,就像苏明玉。

虽然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脾性,但是他们摆脱了原生家庭里错误落后的三观。所以,终究,他们还是值得敬佩的。

你有没有发现,小时候父母对你打骂,你觉得这样不好,可是长大后总是忍不住打骂孩子,小时候你讨厌父母的唠叨,可是你对孩子唠叨得更多,越是小时候你讨厌的事,长大之后越摆脱不了,其实这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其实这些伤害是可以治愈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刚刚情绪还挺好的,可是一点小事就让 你莫名的烦躁、焦虑、甚至愤怒!

你是不是曾经怀疑自己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

或许你会说,我妈说了我从小就是这样的坏脾气,性格古怪,但是这是真正的根源吗?

我的朋友珊珊从小就处处都争强好胜,学习要第一,工作要最好,别人都不能超过她,而且会嫉妒比她好的人。容不下别人时就会使用无不顾忌的言语甚至一些手段去做事,这样的结果就是她身边没有朋友,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总不能得到重用。珊珊自己非常困惑,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情,婚姻无一不亮出红灯。

这些都只是现象,那么是什么让她产生这样的问 题呢?

现在给各位介绍两位大神级的人物,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苏珊.福沃德是享誉国际的心理医师,她创作的《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畅销全球。另一位作者克雷格•巴克写过的《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两位大神级的心理医师创作的《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通过丰富工作案例深入分析各类父母的所做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孩子及成年后的持续影响。

另外作者还传授了具体的对策,帮助孩子摆脱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恢复自信与力量,重获自由和幸福。

书中列举了三种会对孩子带来伤害的父母类型:不称职的父母、操控性的父母、言语虐待性的父母。

不称职的父母

这种父母推卸自己对孩子应尽的责任,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照顾,甚至反过来要孩子照顾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前一阵子很火的电视连续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夫妇就属于这种类型的父母,生活中处处偏向于两个儿子,对女儿则不闻不问,甚至连必要的学费都不给。女儿没办法只能独自一个人在外面闯生活,生生地逼出了一个”女强人“而强悍只是她表面的伪装,其实她内心极其自卑,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不被重视的,她拼命工作,把工作做到完美,无非就是想证明给别人看,而同时她也关闭了自己的情感之门,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以及如何去接受别人的爱。

而在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却以孝道为名义,想出各种借口逼着女儿照顾自己。

操控型的父母

这种父母与不称职的父母恰恰相反,他们不是不管,而是管得太多,控制欲非常强,时刻要让孩子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操控型的父母害怕孩子不再需要他们,所以他们会尽其所能地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孩子的这种无力感能伴随终生,从而一直能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这种父母甚至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小到生活饮食,大到结婚就业,都要以自己的意愿为主。

还是说电视剧《都挺好》 ,剧中的二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被操控型的孩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妈宝男,父母为他设计好了他所有的事情,上学时放假回来带一大包脏衣服,母亲会安排妹妹为他洗好,上学,工作,乃至结婚无一不是母亲的意愿,这个妈妈眼中的乖乖宝就这样一点点变成了一个生活、精神都极度依赖父母的妈宝男,受了委屈理所当然地先找妈妈,以至于婚后也经常回家“借钱”。这样一个对现实有着种种无力感的男生,他无法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自我的身份常常模糊不清。

言语虐待型的父母

这样种类型的父母经常用语言来贬低孩子,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个人价值等进行负面的攻击。

言语虐待性的父母虽然没有对孩子施加身体的暴力,但却使用了精神暴力,让孩子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榜样和标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父母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父母说自己蠢笨,丑陋,孩子心里就会认定自己就是那个样子。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常常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为了赢得父母和外界的肯定,不断地苛求自己,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另一种就是极力反抗,叛逆,甚至会对成功产生恐惧。

上面提到的我的朋友珊珊所困惑的问题在这一个章节中就得到了印证,珊珊曾经说过,她的父母非常想要一个男孩,可偏偏她是个女孩,父母为了显示我家女孩一样什么都行,对她要求非常严厉,考试得99分,父亲会骂她说“你就不能认真点考个100分?”

稍微做错一点事情,母亲张口就说“你笨死算了,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还会做什么?类似这样的语言,甚至更难听的都是家常便饭,所以珊珊就拼命要做一个什么都很棒的孩子,来证明给父母看,借以讨好父母。正是因为这样,颠覆了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让成年后的珊珊无法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一时自卑,一时自负。

以上三种类型的原生家庭对孩子都会造成种种的伤害,而我们又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父母、家庭、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来消除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了呢?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作者对上述的问题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苏珊沃德在书中还应用了大量的诊疗案例具体案例具体分析,相信你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有所收获,正如苏珊本人所说,这本书能消除父母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让你内心的力量得以释放,让你隐藏多年的自我得以释放,找回本应属于你的那个富有爱心,独一无二的你,挣脱束缚,成为自己的主人!

如何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操控

想要重新收回对自己的生活的掌控权,你需要做到以下三步:自我审视,换一种方式与父母说话和与父母对峙。

1.自我审视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步骤,自我审视。

书中说:“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所以,要想摆脱父母的控制,你需要看清楚现在的目标是自己的真实需求,还是父母的需求。

首先列一个清单,写出你对父母的感受,比如:“当我不能每件事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时,我感到内疚。”这样的句子,分别写出内疚,害怕,难过,愤怒四种情绪的感受。

接下来,在后面写上你会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比如:“当我知道自己令父母失望时,我感到难过,因为让父母高兴是我的责任。”这种写法。

当你都写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好多情绪都源自于父母的感受。找到了你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根据你做某个事情时的情绪,心情,就可以倒推出来你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因为你自己想做,还是你的父母希望你去做的。

了解了自己情绪的根源,父母再对你提要求时,你就需要认真考虑,我真的想做这件事儿吗?如果不想做的话,你就要换一种说话方式来拒绝父母的要求。

2.换一种与父母的对话方式

那么要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来拒绝父母的要求呢?你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

  • 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 第一个方法是,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这个方法的意思是,当父母要求你做什么的时候,你只需给出态度,不需要回复他们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比如,父母要求到你家来住,但是你并不想让他们来打扰的你的生活,那就可以像下面这样的对话:

    父母说:“我们要住到你家。”你这时可以说:“我需要考虑一下。”控制型父母这时肯定会因为你没有顺从他们而生气,他们也许会说:“你太过分了,我们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居然没有立刻答应我们住到你家!”

    那么面对暴跳如雷的父母,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只需要表明你的态度,你可以这样回应他们:“真的很抱歉,让你失望了,但是我需要考虑一下。”最后的结果就是父母无话可说。

    这样的对话方式,既可以表明你的态度,又可以给双方情绪上有个缓冲。

  • 表明自身立场
  • 第二种说话方式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也就是说,你要表明什么是你愿意的,什么是你不愿意的。但是,在表明立场之前,你需要先弄明白你的立场是什么。

    比如说,上面的父母想住在你家的例子,有三种立场可以选择,第一个是:我不愿意让你们住在我家。第二个立场是:我可以让你们住一阵子,住多长时间我说了算。第三种立场就是:你们可以住在我家,愿意住多长时间都行。

    那么假如你不想让他们住,又怕太伤他们的心,你就可以选择第二个,比如,可以让他们住一个礼拜。

  • 不要说“”我不能
  • 第三个说话方式就是,不要说“我不能”,也就是把所有你想说的我不能做什么换成其他的词语。

    比如上一个例子,你答应他们住一个礼拜,但是其实你一天都不想让他们住,但是你心里一定在想:“我还是不能违抗我的父母。”在这句话里,你要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换成“我还没有违抗过我的父母。”

    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就是,“我不能”它是一种定义,代表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你只能同意他们在你家做,不能反抗。

    但是“我还没有”的意思是:我以前没拒绝过他们,但是不代表我现在不能拒绝他们,我可以试试。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后面的说法给了你拒绝的勇气。

    这三种说话方式你都可以在你的父母身上试一试,我相信你坚持练习,一定会慢慢摆脱他们对你的控制。

    3.与父母对峙

    做好了上面两点,我们就来到了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与父母对峙。不管结果如何,你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他们的做法是怎么伤害到你的,又是怎么影响着你的生活。

    这一步最重要的不是父母给你什么样的回应,而是你自己要坚定立场不退缩,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这一步,你要告诉他们,你是个成年人了,你已经成家立业,并且有自己的生活,是个独立的个体,希望他们不要再过多的干涉你的生活,他们的控制对你已经产生了困扰。你可以和他们面对面交谈,也可以给他们写封信。

    这一步与前面不同的是,你的感受一定要让父母知道,因为你仍然在父母的控制中,你需要把自己从他们手中解放出来,你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做完了最后一步,恭喜你,你已经基本成功了,距离彻底成功只是需要时间。而只要你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父母最后总会妥协的。你最终也会摆脱掉原生家庭对你的控制。

    如果你也生活在父母的操控下,不妨试试上面的三个步骤。

    个人认为原生态家庭能带给人一个人的: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虽然有些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但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现在研究也发现,很多成年人心理问题都是受到原生态家庭影响。所以作为成年人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善良、正直、勇敢、有责任心的人来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感谢邀请!

    我是情感教主——张剑

    原生家庭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整天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的原生家庭,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没任何的好处!

    不懂得经营婚姻的夫妇很可怕。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没有那个老师教你如何和另一半相处,如何经营爱情、婚姻,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怕就怕碰的头破血流走出婚姻,恶狠狠的咬着冰冷的牙挤出一句:果然,婚姻都是爱情的坟墓!

    其实啊,只要多看看相关的书,经常和另一半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就会大大降低吵架的几率!

    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wxwx.cc/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2&id=269710

    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