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旧信息 >中药代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代黄的功效与作用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既不是厨师,也不是美食家,卢冉这些年却和朋友们一起,写了一本关于美食的书《宋宴》。他们从古籍中打捞出宋代菜谱,复原出一道道看得见吃得着的菜肴。

在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中,观众随卢冉穿越回那个风雅又充满烟火气息的宋代。从食物中咂摸人文,在杯盘里碰撞诗情。

专访|马未都:古籍保护重在应用

《穿越时空的古籍》海报

节目制作方小河传媒,曾制作过《但是还有书籍》《书迷》等高分纪录片作品,《穿越时空的古籍》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从古籍保护、收藏、修复以及用不同形式研究古籍的人的视角出发,从外到内透视一本古籍在文化上的价值。

在片中,你可以看到如同卢冉这样的鲜活故事,比如冬巴古籍的新生,家谱里的人生等等,观众目睹着学者和艺术家修复古籍、演绎古籍内容同时,也感受到原本束之高阁的古书逐渐“鲜活起来”。

字节跳动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并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定向资助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穿越时空的古籍》是该专项中的一环,旨在通过挖掘民间专家对古籍修复的故事,唤起更多人对古籍魅力的认识。其中,纪录片的第九集包含了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支持修复《永乐大典》的情节。

《穿越时空的古籍》截图

当然,片中最吸引人的还是这一场宋宴。而宴席之中最让人垂涎的就是一道蟹酿橙。

将一颗黄熟大橙子切去顶盖,用勺子挖出果肉,做成中空的橙瓮,螃蟹以大火蒸八分钟,拆出蟹肉、蟹黄,浇入黄酒、醋、橙汁和少许水,拌匀橙馅料。然后酿如橙瓮,上蒸锅蒸五分钟左右,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蟹酿橙大功告成。

“蟹酿橙在几本古籍里面都有记载。他是一个在南宋时期广受大众和上层人士欢迎的这样的一道菜。”卢冉说:“非常佩服宋代厨师的搭配和想法的。纸张上记载的几个字,反馈回来,能够感受到宋代人吃这个菜的欣喜感。”

蟹酿橙的试制成功证明了复原宋代美食的可行性。但这种成功建立在他们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和考证上,为了找出一道菜最精准的配方,他们常常需要比对宋代及其前后朝代的各种食谱和相关古籍。

在复原过程中,卢冉等人参考的既有宋代厨娘所写的家常菜食谱《吴氏中馈录》,也有文人所写以文人菜为主的《山家清供》,这本书的作家林洪是一个能诗善画、喜好风雅,甚至略有些矫情的南宋文艺中年。

在《山家清供》中,他记录了一百多道具有山林隐逸气质的菜品,不单罗列了做法,还附带诗词典故和个人感受。最让人拍案的是他取菜名的天赋。如果活到今天,他一定被星级餐厅争相聘请。名字自带山林清香的“满山香”,实际上只是一道煮青菜。诗情画意的“碧涧羹”,原来是水芹菜羹,简简单单的涮肉片,他取名叫“拨霞供”。

近日,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知名媒体人洪晃,古籍守护人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导演郑苏杭一起来到观复博物馆摆桌,也复刻了一场宋宴,大家一边享用宋代美食,一边以美食为圆心谈古论今,同时感受古籍中的奇妙文化以及对生活在今天人们的意义。

宋宴直播海报

在直播后,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马未都谈到古籍保护和修复所面临重重考验。他认为,古籍是一个高山仰止的事情,不仅对公众而言,大部分文物工作者对古籍也是高山仰止的,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学问,门槛特别高。

“中国人能熟读古籍的人是屈指可数的,且唐宋元明清以来,能留下来的古籍百不足一二,大部分都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剩下的就变得非常的宝贵。”马未都觉得,“如果作为一个国家工程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古籍的信息全部数字化录入,第一,它可以广泛的使公众可以应用。第二,也不怕原始的这种纸质本一旦灭失,数字化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令古籍保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马未都

【对话】

“纸寿千年”

澎湃新闻:最早接触古籍善本是在什么时候?

马未都:对我来说,古籍善本不是我的专业,但我接触古籍比较早,大约30年前,我在琉璃厂那儿常驻扎,中国书店里大量的卖古籍,我们就去翻阅,当时还有一部分是复刻的古籍,那就很便宜,对我来说,有用我就买,没用就不买。古籍收藏,宋版书就非常难得,因为宋版书在民国的时候就有“一页纸一两黄金”的说法,我买点古书都是为了用。

澎湃新闻:现在手里有没有珍藏的古籍?

马未都:因为我从没有刻意收藏过古籍,一方面跟文物横向比,古籍几十年前就贵,一个古籍一个碑拓,这两项在收藏中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门类,都是价钱比较高的。在历史上,收藏古籍的人都是学问比较大的,像朱家溍先生父亲一代,祖父一代都是收藏古籍的大家,所以后来大量的古籍都捐给了故宫。

澎湃新闻:了解古籍保护,可能还是要从了解纸的不同出发,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古法手工纸比现代铜版纸更长寿。

马未都:造纸是中国一个很伟大的发明。唐宋年间的纸,过千年到现在都依然还能够翻阅,它还有柔软度,主要是源于古法造纸,纸里没有任何不该有的微量元素,没有酸它的寿命就比较长,所以古人一直在说“纸寿千年”。比如送人的书札比较容易保存,但写在绢上,它会变得非常的脆,就很难保留。现在纸里头有酸,寿命一般情况下就100年。像100年前,当时俗称西方铜版纸的这种画报纸进来说,当时都认为,这种纸一定把中国的宣纸给打败,但现实是,在各大图书馆里,一百年前的这些画报不能翻阅,一翻阅就酥了。

过去老先生看好一点的古籍,都是捂着嘴看,没有人在古籍面前说话,而且还都不能出气,因为你呼出来的气,对古籍都是一种伤害。

澎湃新闻:虽然寿命长,但古法做纸没有被广泛使用,这是不是也对古籍保护是一个考验?

马未都:嗯,对于修复古籍确实是个问题,修复必须用古法做纸,现在有一种假古法,你看着跟宣纸都差不多,但它里头你要测,它还是有酸,如果有酸的话,它是一定受影响的。修复古籍的这种修复方法,都是用新的纸作为命纸(指的是绢本书画装裱后紧贴绢背的一层纸),把它重新装裱一下,这个纸就得有要求,如果对这个纸没有要求,可能过一二百年它也会出问题。

澎湃新闻:像很多古代字画也会进行多次揭裱,所以修复的关键词是什么?

马未都:可逆性。在中国,我们对于所谓“财产”的这种价值观,都有这种可逆性。

比如一个画,它裱完了以后,隔了几百年来又可以重新揭裱一次,把上面的比如干裂,虫咬这些都可以修复,古家具也是这样,古家具的榫卯结构也是可以拆开了重新修的,修完了以后完好如初,它的理念就是顺其自然的理念。

但现在很多新的家具使用这种化学胶,这种胶是不可逆的,你比如裱画,现在传统裱的还是用面,如果说现在有的用化学浆糊,那种浆糊是不可逆的,一旦它干了以后,它就再也不可能变得柔软。

你很难知道今天的人画的画,写的字在200年以后有多大价值,现在可能很值钱的画,200年以后它就没有价值了,可能现在这个画家没什么价值,但200年以后就有价值了;比如说你买张画,或者人家送的价值很便宜,你随便这么一裱,那么200年以后,可能问题就出来了,是吧?

澎湃新闻:所以有可能保护修复的造价,比买它的费用更高,这是否也是留传未果的一个关键?

马未都:嗯,古籍一定是有缘的,它能留到今天,一定是它有这份缘分,像敦煌遗书散落在世界各地,我们不讲这东西谁拥有,或是当年怎么个情况,留下来总比烧了强,对不对?每一个留到今天的,都是物的本身的命。

如何充分利用古籍,是保护文物的重点

澎湃新闻:纪录片第四集《古籍里的奇幻世界》里,沉迷于古籍《山海经》中神仙妖怪的撒旦君,用现代的笔触画出最初人类想象的神怪,你如何看这种创新的古籍传承?

马未都:关键还是这部分瑰宝,是不是能够更多地在社会中应用?比如按照古籍《山海经》重新画一下重新配色,我觉得这只能算利用它,不能算保护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想保护下来,一定是原汁原味。比如当时历史是什么情况,我们能够看到它最真实的情况,如果你把它重新填了色,重新勾了线,现在人都很高兴,但再过个一百年乃至一千年以后,可能这个信息就是混乱的,对我而言,保持文物信息的原始状态是最重要的。

古籍首先是数量很少的,第二是有寿命的。理论上讲你保护它,但它还是最终要灭失的。文明本身是一个替代过程,就是一个文明替代一个文明,我觉得没有必要把人类的所有的文明,都彻头彻尾地保护下来。现在的问题是,把我们有的这部分东西,怎么能够充分地利用,我觉得这是我们保护文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应用它。

澎湃新闻:纪录片里也讲到了家谱,家谱是对国史、方志的补充,大家族的宗谱能保存下来也是非常珍贵的,现在在收藏市场也是备受关注。

马未都:家谱宗谱,过去我们说都是批判态度,所以中国的这种家谱宗谱,十有八九都被毁掉,留下的是很少的。我刚写的关于唐诗宋词的解读的书《唐诗宋词的密码》,这本书中,我写了很多诗人和词人,他们都是有清晰的家谱。比如像杜甫,上溯到十几代人都能找到,如果没有家谱,你根本不知道你家里祖上都是谁是吧?很多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他的家族关系都是靠家谱来告诉我们的,这块原来我们认为不重要,现在觉得特别重要。

澎湃新闻:比如像安徽,至今还生活着一批西夏人的后裔,西夏因为史料记载很少,这个也是通过像祠堂里的家谱,才能找到历史的溯源。

马未都:确实是这样。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交替,基本上是游牧和农耕文明的相互交替,每一次交替过程中都会有弱势,那一方被迫隐姓埋名,很多人就没了。比如契丹最后灭国,少说也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其实就融在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甘肃有一支罗马人,河南有一支犹太人,开封有相当一部分犹太人,已经返回以色列了,又入了犹太教,他们最后是用DNA来解释这个问题的。

直播截图

澎湃新闻:你们那天一起吃了一席宋宴,我想到我的一位美食家朋友,也是喜欢翻古籍做菜,他说过一道宫廷鱼筋面,一条鱼只有一根筋,做这碗面耗时耗力,极其讲究,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这样的翻书掉下巴的美食记忆?

马未都:江浙餐厅里都有一道名菜就是清蒸鲥鱼。现在的鲥鱼都是人工养的,鲥鱼上桌是半条,从脊背一劈两半,你看着是一条鱼,实际上它只有半条鱼。它为什么是半条?是因为鲥鱼的鱼鳞是不刮的,鱼鳞有油脂,要蒸出来,底下有鳞蒸会腥。鲥鱼刺儿特多,但特别香,这东西特别讨厌,出水就死,在古代无法保鲜,如果你不腌制它,它很快就坏了。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就吃过鲥鱼,回到北京以后突然想吃这鱼,可是从江南运到北京,按照古代最快的速度,昼夜兼程,也起码得跑一天。所以要运到北京,古人有招,先准备猪油,猪油在半凝固状态下,鲥鱼打上来之后,直接就塞这猪油里,猪油就把它给封了,就这样把它运到北京,猪油已经凝固了,半个月都没事,猪油也不会破坏鲥鱼,而且现在清蒸鱼的时候,反而要加一点猪油。这样乾隆皇上就可以在北方吃到新鲜的鲥鱼了,这个成本只能皇家承受,一般人你要这么运到北京,你说说那条鱼得多少钱?

澎湃新闻:收藏家貌似对吃也很讲究,比如王世襄先生,传说有客突然到访,两根大葱也可以炒个菜,还特好吃。

马未都:有个朋友在五星级饭店请客,老头儿(王世襄)就自个在家里先炒一青菜,再炒一菠菜,炒完把它们装在瓶子里,你想想他们家离饭店,骑自行车得骑十几分钟,玻璃瓶子到餐厅再打开,再快也得半个小时以上,对吧?一路颠簸到酒店装盘再吃,所有人都说好吃,我觉得这种好吃,还是一种礼节性的。但是能显示出一个对美食有追求的人的这种心态。老爷子喜欢吃,对吃有追求,讲究时令,反季节不吃,比如这会春笋下来就吃春笋,其实讲究不讲究是在于个人的口,最讲究的菜无非是花功夫,比如吊汤,各种汤得吊6个钟头,一般人吃饭怎么可能这么弄?除了专业厨子给你做。

澎湃新闻:你呢,在吃上讲究吗?

马未都:没追求,我吃饭特快,这是以前困难时期养成的毛病,慢了怕吃不着,像我艰苦日子过来了,吃什么都觉得好吃。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wxwx.cc/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2&id=37897

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