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最强国,苏秦为何能让强秦15年不敢出关中?

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最强国,苏秦为何能让强秦15年不敢出关中?

商鞅这个人很牛,他在秦国变法,让秦国一跃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可以说当时的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秦国的对手。

秦国的军队,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这样的秦国当然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了。

按理说秦国想要挑战谁就能挑战谁了的,商鞅变法之前,他们秦国很弱经常受六国气,开个会都不会叫他们参与的。简直就是很蔑视秦国的存在,要不秦孝公也不会寻求变法强国之道了。

这个时候秦国强大了,秦惠文王应该要报仇雪恨一雪前耻了吧。

但是,秦国没有这样做。

当然了没有这样做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甚至秦国连续十五年,都不敢出关中一步。

为何会是这个样子呢,六国还有什么是让秦国忌惮的呢?

原来六国里有一个叫苏秦的纵横家,他说服了六国,让六国一起来对付秦国,只要是秦国敢攻打六个国家当中的任何一个,其它五个国家都要联合这一个国家抗拒强秦。

若是有一个国家胆敢不出兵,这五个国家就可以把不出兵的这个国家给灭掉。

可以说这个联合是很厉害的,历史上把这一次联合叫做“合纵”。等于是苏秦成为了这六个国家的宰相,他是促成合纵的负责人。

他佩戴了六国的相印,当他把这个六国达成的联盟协议,交给秦惠文王的时候,秦惠文王吓得15年没有敢出关中一步。

要知道当时六国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呀,似乎,秦国是不可能战胜六个国家的。秦惠文王也没有本事破六国的合纵,直到张仪出现。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六国之间也是有矛盾的呀,为何他们愿意听苏秦的呢?

事实上一开始苏秦是找到了秦惠文王,告诉秦惠文王秦国已经异常的强大了,这个时候秦王应该称帝了,再称王就有点不合适了。

但是,秦惠文王是一个很讨厌靠耍嘴皮子当官的人,就好比在秦国变法的商鞅,秦惠文王在即位之后,就把商鞅给直接杀掉了。

商鞅刚被干掉,又来了一个苏秦,秦惠文王很不友好的,就让苏秦滚蛋了。苏秦一看自己是不能到秦国服务了,那么,就去六国让六国联合起来抗衡秦国吧。

苏秦先是到了赵国,但是,赵王没有接纳他的意见。他又到了燕国去说服燕王,当时的燕国是七国当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当然了为了能够打动燕王,苏秦先是夸了一番燕国的富庶,又夸赞了燕国军队的强大。

最终,他就把一个重要的问题抛给了燕王,他说如今燕国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没有战事,全部是因为你们国家的东面有一个强大的赵国。

是赵国像一个屏障一样,挡住了秦军。

如今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秦国肯定会东出来侵犯六国的。

若是秦国把赵国给灭了,你们燕国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三日之间他们就能打到你们的都城。所以,燕国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和赵国联合。

保住了赵国,燕国也就安全了。

燕王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了,所以,他就说只要你能保证让赵国不攻打我,不占领我的土地,我就和赵国联盟抗拒秦国。

有了燕国的支持,他拿了燕国给的相印,就再次来到了赵国。这一次苏秦的身份不一样了,说话的分量也不一样了,被重视的程度更不一样了。

当然了苏秦必须要说服赵王,他就告诉赵王,目前赵国最担心的就是秦国的东出,若是秦国东出,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和魏国,若是这两个国家被灭了,下一个被灭的就是赵国。

因为你们距离秦国最近,只有先灭了你们最近的这些国家,才能把国土并入到秦国。

现在等于是韩国和魏国的存亡,关系到赵国的存亡,所以,对于赵国来说最稳妥的做法,就是联合韩国和魏国,一起对抗秦国的东出。

就这样赵王也被苏秦说服了,赵国的相印也给了苏秦。苏秦又到了魏国、韩国、楚国和齐国。

他把每一个国家的弱点都给分析了一下,这些国家的国王,全部被他给说服了。就这样他让六国之间,达成了联盟。

从此,秦惠文王再也不敢惹是生非了,他吓得是15年没有敢出关中一步。直到另一个天才纵横家张仪出现在他的身边。

张仪用“连横”的方式,破了苏秦的”合纵“。

什么是”连横“呢?

就是秦国和六国当中的任何一个国家,达成联盟就可以叫做连横了,就可以破苏秦的“合纵”了。

因为六国之间不是真团结,若是秦国真的动武,把一个国家给打服了,让他们连横,其它五国未必会帮忙。

事实上张仪就是用这个方法,让秦国再次可以傲视群雄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25748.html

强秦,燕国,合纵,苏秦,强国,秦国,赵国,六国,的国家,秦惠文王,消息资讯,燕国,苏秦,秦国,赵国,秦惠文王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强秦,燕国,合纵,苏秦,强国,秦国,赵国,六国,的国家,秦惠文王,消息资讯,燕国,苏秦,秦国,赵国,秦惠文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强秦,燕国,合纵,苏秦,强国,秦国,赵国,六国,的国家,秦惠文王,消息资讯,燕国,苏秦,秦国,赵国,秦惠文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