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东吴重臣张昭,为什么要孙权投降曹操?他是怎么想的?

东吴重臣张昭,为什么要孙权投降曹操?他是怎么想的?

魏蜀吴三国征战的事情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三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人熟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国演义的出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人们了解三国时期,大部分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在历史上,三国成为了最被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

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之际,百姓流离失所,此时的东汉皇室已经是名存实亡。这时候出现了很多把持朝政的大臣,比如说董卓、曹操等等。后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后还出现了曹操挟持汉献帝,于是就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一段大乱世,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包括曹操、刘备、孙权、关羽、诸葛亮等等,三国时期出现的厉害人物简直是数不胜数。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中,刘备的出身最低,建立蜀汉也是最晚的。

刘备虽然名义上是刘皇叔,但是在东汉末年,这个身份已经没什么用了,毕竟东汉皇室都已经成为了傀儡。魏蜀吴三国建立之后,每一个都大量地笼络了人才。东汉末年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就是张昭。此人少年时期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

长大之后,已经是东汉末年,此时天下大乱,无奈之下,张昭四处琉璃,遇到了孙策。孙策对张昭是非常敬佩的,同时重用了张昭,在当时来说,刚刚追随孙策,张昭就被任命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更为重要的是,孙策对张昭非常礼遇,每逢佳节都会拜访张昭的母亲。

这样说来,张昭和孙策就像是同辈的密友一样。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主掌东吴的大权。此时的张昭仍然得到重用。建安十三年,曹操开始有所行动,这一年赤壁之战爆发了。此时曹操率20万大军,号称80万,进击荆州。由此曹操下了一份挑战书。

内容就是“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水军八十万众,与将军会猎於吴。”面对这样的挑战书,孙权肯定是不甘示弱,此时东吴分为主和派与主战派。那么作为东吴的重臣,张昭给了孙权一个答案,就是投降曹操。

曹操是虎豹豺狼之辈,挟天子征伐四方,东吴的实力无法与曹操相比,因此不如投降曹操。张昭一直对孙家是忠心耿耿的,那么为何张昭会突然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呢?难道张昭真的是“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那么张昭当时是什么心态呢?

史书对鲁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比如说“治军整顿,禁令必行”、“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这是极高的赞誉了。张昭活着的时候,对鲁肃是看不顺眼的,可问题是张昭病重期间,向孙权推荐了鲁肃是可以接替自己的人。

这样一来,不就是出现了矛盾吗?还有建安十三年,甘宁投奔了孙权,此时的甘宁建议孙权先下手为强,要在曹操之前抢夺荆州。这一意见与之前鲁肃的建议不谋而合,孙权十分高兴。张昭却以东吴自身危机尚未解除,假如大军西征,那么东吴内部肯定是不稳定的。

从张昭的理由来看,是站不住脚的。后来孙权已经站稳脚跟。现如今看来,张昭之所以劝孙权投降,是因为要稳定局面,张昭在保境安民方面尽心尽力,作出极大贡献。张昭辅佐孙氏兄弟,是为了保境安民。匡扶汉室不是张昭的目的。

史学家裴松之对其评论:“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籓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现如今看来,张昭劝孙权投降,只不过是孙权吃亏,但是百姓是不会受到损失的,更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造成的后果。

张昭深受儒家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昭肯定是以百姓为根本的,那么投降曹操,对东吴来说肯定是“悲剧”,但是对东吴的百姓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这会避免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由此说来,张昭的心与其他东吴谋士肯定不一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2575.html

三国征战,东吴,孙权,东汉末年,投降,重臣,时期,孙策,张昭,曹操,观点评论,东吴,孙权,孙策,张昭,曹操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三国征战,东吴,孙权,东汉末年,投降,重臣,时期,孙策,张昭,曹操,观点评论,东吴,孙权,孙策,张昭,曹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三国征战,东吴,孙权,东汉末年,投降,重臣,时期,孙策,张昭,曹操,观点评论,东吴,孙权,孙策,张昭,曹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