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吴王夫差的墓穴比秦始皇陵还要隐秘,至今都没有寻到,它究竟在哪

吴王夫差的墓穴比秦始皇陵还要隐秘,至今都没有寻到,它究竟在哪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

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越国打败吴国后,越王勾践想把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夫差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拔剑自刎,吴国灭亡。

这么一位真性情的君王到底魂归何处呢?史书中对此的记载寥寥无几,秦始皇陵被发现了但是找不到入口,而这位主的墓穴位置到现在都没有被世人发现,奇哉怪哉!

历史上记载夫差墓在秦余杭山之卑犹。但在民国初年,国民党元老、云南李根源留居苏州时,曾写《西山访古记》一文。他亲自察访有关的古迹,竟未找到夫差之墓,最后断言夫差墓不在苏州,至今成了一个谜。

据《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记载:夫差被围姑苏后,曾偕陪臣一起突围,昼行夜遁三日三夜,直到秦余杭山,后面追兵迫近,他问前面为何地?众说前有胥山,他一听当即心里发慌,知道自己命将绝矣,愧对列祖列宗,愧对伍子肯,就举剑自刎,而九个陪臣也尽忠而亡,一时悲惨至极。

据无锡民间传说,夫差死后,越王勾践为了表明自己是仁君,提出厚葬吴王夫差,遂在太湖中的一座孤岛拖山(今名,该岛距今马山八公里)上建墓。他动用5万官兵在对岸的吴塘门挖土,一人一筐,运至拖山,堆成土墩。至今拖山顶上还有一个大土墩,旁边有九个小土墩,在太湖周围的老百姓称它为夫差墓。

当地盛传一句谚言:欲见夫差身,要到齐水面。原来大土墩的下面满是石排,勾践为了稳坐江山,让吴族永远不得翻身,想出了深埋夫差的恶毒计谋。可见勾践是一个心胸狭窄、诡计多端之辈,历史上也有所评论。如今吴塘门还有不少深潭,传说是当年挖土所留。据说在民国初年,有三个小墩被盗,拿出来九只古乐器,形像橄榄形,二头有孔,中间皆空,太湖上多风,常发出嗡嗡声,盗墓人疑为有邪,不敢拿走,放在岛上大王庙的神龛中,后被南方泉塾师朱浩然趁夜偷走。

《吴县志》记载是县城西北三十里的阳山,又名万安山。在阳山西北十里徐候山的七峰之一为卑犹;而《越绝书》中说:“秦馀杭山者,越王栖吴夫差也,去县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而实际上吴县阳山,是陆地之山,既不近太湖,更谈不上“山有湖水”。

另有《吴郡志》载:“越入吴,夫差昼夜奔走,达于秦馀杭山。”《吴越春秋》中也曾记载:“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于秦馀杭山”,当吴王到达秦馀杭山候王孙骆曰:“饱食而去,前有胥山,西坂中可以匿止。”

但是最近小编在图书馆翻阅史料的时候竟然在一本书籍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姑苏西南五公里处,夫差静静的躺在棺椁当中,他左手是他的夫差矛,右手是他的夫差铍,他的头颅也和身体缝在了一起,只是脸却是用一块青铜器面具盖上了,让人看不出这面具之下是何人。夫差墓是地上墓穴,勾践为了表现自己的仁义,令越军数万人,一人一竹篮土,为其埋藏,等到数万人把土全都倒完后,眼前已经是座巨大的土台。这座小山因为位于姑苏城外,于是唤名叫姑苏小台。后来吴人为了表达对夫差的敬仰,每年都给这座台,添加新土,就这样姑苏小台慢慢演变成了后世姑苏山中的那最高的一峰。

两千多年后的世人无法想象,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夫差墓其实就埋藏在姑苏山那最高峰之最深处,这样的线索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事实到底是怎么样呢,这有待史学家和更多的历史爱好者共同去挖掘,发现真相,了解过去,探索未来,创造美好明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96754.html

吴国,姑苏,历史,太湖,杭山,吴王夫差,墓穴,秦始皇陵,隐秘,勾践,观点评论,吴国,太湖,夫差,杭山,勾践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吴国,姑苏,历史,太湖,杭山,吴王夫差,墓穴,秦始皇陵,隐秘,勾践,观点评论,吴国,太湖,夫差,杭山,勾践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吴国,姑苏,历史,太湖,杭山,吴王夫差,墓穴,秦始皇陵,隐秘,勾践,观点评论,吴国,太湖,夫差,杭山,勾践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