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国鼎力时期,“第四国”如何迅速作死?答案很简单

三国鼎力时期,“第四国”如何迅速作死?答案很简单

前一篇我们说到,公孙渊虽然联络了孙权,但是惧怕曹叡的辽东公文,就主动杀害了孙权的使者并和曹叡提出归附。曹叡在接受了夏侯玄的建议下,对公孙渊进行了测试性出使(借着封官的噱头)。

公孙渊如何对待曹叡的使者呢?他又为何叛变呢?读完本文你就知道啦!

曹叡的使者到了辽东,公孙渊误以为这使者是受曹叡命令来给自己撤职的,就傻了吧唧的提前派遣军队保护自己。而且公孙渊完全忽略了接待天子使节的礼仪,甚至恶语相向。

使节明白了,自己真实目的其实是给你封官的,我还没宣读诏书你就如此尖酸刻薄,那你谋反的意图应该很明显了,最少你的心和魏国不在同一条线上。

根据《吴书》记载,公孙渊对魏国的误会是因为自己的蠢手下和他自己的低智商综合形成的。

在魏国使者来辽东封公孙渊为乐浪公的路上,公孙渊前去洛阳做公务的官吏从洛阳回来,这位官员对公孙渊说:“魏国的来使都是力大无比的神人。”

公孙渊由此判定曹叡就是为了缉拿自己,先命令使节在学馆休息,然后让步骑兵将学馆层层包围,自己再进去。魏国使节非常害怕,坚定了公孙渊的谋逆心理。

两位使者回到曹叡身边,狠狠地告了公孙渊一状。

另外,魏国的使者是傅容和聂夔。

小报告源源不断,曹叡已经无法再容忍这个“定时炸弹”了。曹叡决定,派遣毌丘俭召回公孙渊,理由是征辟。

公孙渊也不傻,得知曹叡召自己入朝,猜测自己入朝必死,就举兵叛变了。在辽隧地区,对毌丘俭的军队进行偷袭,毌丘俭虽然有心理准备,但突如其来的关系变更加上连续十多天大雨反击无力的因素,在接受曹叡撤军圣旨后,还是输给了公孙渊。

根据《魏书》记载,公孙渊知道此次绝对不会是毌丘俭的单一军事行动,于是对就积极准备自救。

首先,公孙渊派人去朝拜孙权,表示接受燕王爵位,归附吴国,希望吴国能够给我封成一个独立属国。

然后,公孙渊的阴险(聪明)就暴露出来了。他居然给魏国曹叡写了封信,居然还在想办法化解和魏国的矛盾(为此部分史学家认为这是公孙渊为防止战争的仁德外交政策)。

信中表示:

1:是我的手下七百八十九人逼我“叛乱的”,是我对不起魏国。

2:我的爷爷发家不容易,接手蛮荒之地,就是为了对汉朝效忠。

3:我爷爷来到辽东有众多贡献

4:我爷爷死后,我的父亲能够继续治理,和曹操一起匡扶汉室。

5:当年曹操可是充分肯定我公孙家的,我所作所为也尽了最大努力。

6:孙权听说了我的光荣事迹,前来讨好,即使我得罪他她也不计前嫌。

7:我自己对辽东的治理问心无愧(这段最长,但总结为一句足矣)

8:是有人想陷害我才在您那里造谣我的,您主动打我是对辽东人民不负责,百姓一定会自发反抗的。

9:我无罪,从汉安帝开始历史上这么多对辽东不利的事情您还不知道吗,这是百姓和军队的私人决定而已,我曾经劝他们不要与魏国为敌,他们不听我的。

10:从曹丕开始,我就持续为魏国祈祷,相信我们魏国能够扫荡天下。

11:我们的反抗,是守善道,其实我会誓死报效魏国,但是历史上很多卸磨杀驴的典故,让我不知所措。希望陛下能够抛弃小人的谣言,让我能偏安一隅,咱们合理达成一个在尊重魏国情况下合理的互相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孙渊的确是为了辽东稳定四处“祈求”。

不过另一种意义上讲,公孙渊是真他妈“吕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22997.html

孙权,曹叡,时期,四国,使节,答案,魏国,军队,辽东,毌丘俭,故事传记,公孙渊,孙权,曹叡,魏国,辽东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孙权,曹叡,时期,四国,使节,答案,魏国,军队,辽东,毌丘俭,故事传记,公孙渊,孙权,曹叡,魏国,辽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孙权,曹叡,时期,四国,使节,答案,魏国,军队,辽东,毌丘俭,故事传记,公孙渊,孙权,曹叡,魏国,辽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