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刘志钧说瓷|从西周陶器“盔形器”了解“盐”来源的传说

刘志钧说瓷|从西周陶器“盔形器”了解“盐”来源的传说

刘志钧说瓷|从西周陶器“盔形器”了解“盐”来源的传说

西周时期 盔形器 口径18.5厘米,厚2厘米—2.5厘米,高25.5厘米,山东东营广饶南河崖遗址。

盔形器 (煮盐器)泥质褐陶,折沿,外尖圆唇,侈口,鼓腹,圜底。颈部素面,颈部以下饰绳索纹。

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被历代王朝奉为“国之大宝”。山东北部沿海现存大量商周时期制盐遗址,其中晚商至西周的盐业遗址群有五六个,遗址数量数百个。位于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广北农场一分场三队南河崖遗址就是一处西周时期的盐业遗址群,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煮盐遗迹和大量陶制盔形器。

陶器编为小件和典型标本的共计500 余件,其他大小残片无以计数。其中少数为完整器 (近30件),多数为上半部、下半部或底部残段,断口大都较整齐。内壁多遗有较为坚硬的白色沉淀物薄层,部分外表底部经火烤呈红色或红褐色。该陶器的制法、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一致。制法先以泥条盘筑,然后用手将内外抹平,再对口部慢轮修整,最后在外表施右旋绕身的绳索纹 (可知为口朝下制成)。形制多为折沿、侈口、鼓腹、圜底,少数为侈口略卷沿、斜腹、尖底。多为深腹罐形,极少为浅腹盆形。口部以下均饰粗绳索纹,部分沿下另有粗绳纹。整体形态较规整,但粗拙厚重。因器壁较厚,唇部往往有内外两层。

盔形器是一种煮盐器具——煎卤罐,其内壁的白色沉淀物应是煮盐时所遗留。这些煮盐的盔形器少见完整者,绝大多残碎,应与煮盐成功后砸器取盐有关。

俗话说得好,“宁可食无肉,不能食无盐”,盐是百味之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炒菜若是没有盐辅助,将寡淡无味。从古至今,盐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有着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地位。那么这么重要的资源“盐”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又有着怎么的传说呢?

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音:试)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在中国古代流传着“白鹿饮泉”“羝(音:低)羊舐土”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都说明了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动物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并掌握盐的提炼和使用,从而改变了盐的摄取方式。

根据文献记载的“煮海为盐”的时代,是在神农时代。《说文解字》载:“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风盐之属,皆从盐。”清代郝懿行《证俗文》:“盐,咸也。古者夙沙氏初作,煮海盐。”夙沙氏(中国古代“夙”与“宿”字通用,因此夙沙又被称作宿沙)为何人?先秦时期成书《世本》云:“夙沙氏始煮海为盐。夙沙、黄帝之臣。”他“始以海水煮制,煎以成盐,其有青、黄、白、黑、紫五样,盐之作,自从始”。《鲁连子》也说“宿沙瞿子善煮盐”。根据这些文字记载,“海水煮盐”的传说都指向了一个叫“夙沙”的人。

相传在神农时期,在山东渤海莱州湾南岸一带地区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部落的首领名叫夙沙,他十分的聪明能干。他善于撒网捕鱼,捕获的禽兽鱼鳖比谁都多。有一天,正值中午,夙沙和往常一样打了半陶罐海水正放到火上煮,准备煮鱼吃。这时突然有一头野猪从他面前飞奔而过,夙沙氏见状拔腿就追。等他扛着野猪回来的时候,发现罐里的水已经快熬干了,罐底部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了一点尝尝,味道又咸又鲜,那白白的细末就是从海水中熬制出来的盐。夙沙用烤熟的猪肉沾着它吃了起来,感觉味道比平时更加鲜美。从此,夙沙带领部落的人们用海水熬制盐,再用盐换取大批珍贵的兽皮、肥壮的猪羊,让部落人们在渔猎劳作中有力气,生活越来越富裕。夙沙因此也被认为是煮海成盐的鼻祖,《中国盐政史》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5259.html

山东,陶器,海盐,来源,部落,遗址,中国,西周,煮盐,海为,夙沙氏,盔形器,盐业,刘志钧,夙沙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山东,陶器,海盐,来源,部落,遗址,中国,西周,煮盐,海为,夙沙氏,盔形器,盐业,刘志钧,夙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山东,陶器,海盐,来源,部落,遗址,中国,西周,煮盐,海为,夙沙氏,盔形器,盐业,刘志钧,夙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