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俄罗斯是东罗马帝国继承者吗?

俄罗斯是东罗马帝国继承者吗?

NO.442 作者:Humanitas 制图:傲慢的上校

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延续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宣告灭亡,几乎整个东欧都笼罩在土耳其人的铁蹄之下。鉴于“罗马帝国”在欧洲已经成为了文化符号,从中世纪开始,几乎每一个崛起的强权都愿意自诩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包括后起的俄罗斯帝国,而它的确与东罗马帝国有着很深厚的渊源。

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从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早在基辅罗斯时代,俄罗斯就已经和东罗马帝国产生了联系。公元882年,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占领基辅,建立起基辅罗斯公国,即留里克王朝,将不同的东斯拉夫部落置于其统治之下。基辅罗斯的经济仰赖于国有控制的贸易,先是向各部落索取的实物贡赋,例如毛皮、蜡和蜂蜜,然后以瓦希商路(从瓦良格到希腊之路)为依托,自波罗的海南北贯穿至敖德萨出海,最后到达君士坦丁堡。基辅罗斯得益于瓦希商路而飞速发展,东罗马自然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此时东罗马国力尚强,双方地位并不平等,掌握贸易主动权的东罗马时常做出违反贸易协定的事,导致双方诉诸武力来解决争端。

基辅罗斯遗迹黄金之门(修复)。

来源.Pexels

公元911年,奥列格率领基辅罗斯各部联军围攻君士坦丁堡,迫使利奥六世签署了有利于基辅罗斯新的协定,如免税、增加经商时间、免费食宿等各种优惠。到了944年,其继任者伊戈尔依样画葫芦,也通过战争与东罗马签署了一份贸易协定。鉴于伊戈尔在941年的失利,这份协定相比于上一份是对基辅罗斯不利的,但基辅罗斯人在君士坦丁堡的旅居、与君士坦丁堡居民的贸易以及两国的总体关系等都得到了保障。战争并没有让两国成为仇敌,反而加深了关系。

君士坦丁堡军事门。

来源.Pexels

贸易往来必然伴随着文化交流,东正教也不可避免地传入基辅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东正教是俄罗斯国家的源头。”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东正教将俄罗斯不同民族整合为一个相对单一社会的历史作用。基辅罗斯在起初是非常松散的状态,不同的部落信仰不同,多神教逐渐成为制约国家继续向前的瓶颈。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来源.Pexels

10世纪末,东罗马爆发叛乱,皇帝瓦西里二世以联姻为条件向基辅罗斯求援,弗拉基米尔大公出兵帮助镇压叛乱后,瓦西里二世却食言而肥,坚持东罗马公主不嫁外族。弗拉基米尔便施压夺取了东罗马在克里米亚的城市契尔索尼苏斯,成功迎娶了瓦西里二世的妹妹安娜(Anne)。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接受洗礼,基辅罗斯正式成为东正教世界的一员。

罗斯受洗油画(上)2016年,乌克兰民众游行纪念罗斯受洗1028周年(下)。

来源.Pexels

弗拉基米尔这一决策“奠定了一个转变的基础,他的疆域原来是一些部族的聚集,每个部族分别向他进贡,而现在转变为一个整体的王国,它以一种共同的宗教和各种文化联结,以及一个共享王朝所提供的政治结构而结合起来。”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法律、礼仪和习俗从此都打上了东罗马的烙印,与东罗马产生了文化认同。

莫斯科的东正教堂圣瓦西里大教堂。

来源.Pexels

蒙古人的征服令基辅罗斯的文明进程戛然而止,统帅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旧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以北)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即金帐汗国。蒙古人对当地惯于横征暴敛,却懒于治理建设,与被征服者的矛盾愈演愈烈。腐败的猖獗更进一步损坏了蒙古人的财政政策,他们将大公的位置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而最终未能及时察觉到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到了1480年,伊凡三世公开宣布与金帐汗国决裂,挫败了阿合马汗的镇压,并于1502年联合克里米亚汗国将曾经的宗主彻底消灭。这时东罗马已经作古,独立后的俄罗斯开始全面继承它的衣钵。

被誉为俄罗斯帝国开创者的伊凡三世,人称伊凡大帝。

来源.Pexels

首先是和东罗马再度产生联姻关系,联姻即意味着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法理依据。公元1472年,在教皇保罗二世的撮合下,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公主。伊凡三世将东罗马的双头鹰标志添到他自己家族的圣乔治标志上,并且在索菲娅的影响下依照东罗马设计出一套复杂的宫廷仪式。

血缘关系也就有了。图为索菲亚公主。

来源.Pexels

东罗马有的,我也得有!图为俄罗斯双头鹰国徽。

来源.Pexels

其次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伊凡三世开始使用“沙皇”和“专制君主”这一最高头衔。“专制君主”一词最早是指摆脱宗主国的控制,完完全全的独立,百分之百的自由,对一切压迫的摆脱;“沙皇”的称号则源自罗马的“恺撒”(Caesar)。俄罗斯专制的源头很多人认为是来自蒙古统治的残余,但东罗马以及东正教才真正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与范式。

而东罗马的专制又是自戴克里先积累而成,罗马皇帝不再有元首制时代“第一公民”的外衣,公民沦为皇帝的臣民,对皇帝要卑躬屈膝。在东罗马时代,与基辅罗斯联姻的瓦西里二世就很具有代表性:“独自一人统治着帝国,不听取任何建议劝告,成为在所有问题上都独断专行的君主。……他要求其臣民不必热爱他,但是要服从他。其全部理想就是强化国家权力,为征服帝国的内外敌人而奋斗。”在强大的君权面前,东正教也沦为附庸。东正教作为基督教的主要分支,也具备弥赛亚意识,但不同于与君主分庭抗礼的天主教,东正教的理念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国家与教会、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混为一体”。皇帝被视作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受膏即从上帝手中接过统治权,即君权神授,成为本国名正言顺的专制君主。

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与普京。

来源.Pexels

俄罗斯的沙皇同理,沙皇被认作上帝在地上的全权代理人,沙皇关心的不仅是国家的利益,更关乎灵魂的拯救。俄国法律明确规定:“俄罗斯沙皇是专制制度的化身,拥有绝对正统的皇位继承权,上帝教导我们要服从沙皇的绝对权威,这种服从并非受武力胁迫,而是发自内心的。”

政治与宗教的因素合在一起,“第三罗马”的思想应运而生。1515-1524年间,修士菲洛费伊扬言俄罗斯的沙皇,是“普天之下唯一的基督教皇帝”,还说“两个罗马(罗马、君士坦丁堡)先后都衰落了,第三罗马(莫斯科)正屹立着,第四个罗马不会再有。”沙皇就是上帝赐给俄罗斯民族的拯救者,而俄罗斯人在东正教的熏陶下也盼望着一位救世主带领他们走向强大。

“第三罗马”思想成为了俄罗斯强大后的扩张动力,俄罗斯总是打着拯救世界的旗号:

“俄罗斯的安泰跨越了国界

把它的余晖洒向基督教世界

你的战士为和平而战斗

你用武器给欧洲带来和平!”

但是,君士坦丁堡这座东正教的大本营却一直被奥斯曼帝国占有,若能从异教徒的手中夺回她,“第三罗马”将显得更加名副其实。这一点往往也和泛斯拉夫主义绑定,因为在东欧还有其他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兄弟,而他们同样受到奥斯曼的奴役。而此时的奥斯曼早已腐朽落后,自然成为了俄罗斯扩张的主要目标,领土不断被蚕食鲸吞。

当然,宗教与民族因素之背后,是现实的利益考量。为了与欧洲列强竞争,俄罗斯必须为肥沃的南方出产的农产品找到一个出口途径,这就必须在黑海沿岸的不冻港建立一个海军基地,保障船只可以从那里出发驶向地中海。在地理位置上,黑海对俄罗斯来说极为关键,它是保证俄罗斯成为欧洲强国的基础。如果不能控制黑海,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唯一出海口就只有波罗的海,而一旦发生冲突,波罗的海很容易被其他强国封锁。

控制住塞塞瓦斯托波尔,也就控制了黑海。

来源.Pexels

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俄罗斯真正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得以有实力染指巴尔干。女皇甚至梦想着奥斯曼崩溃以后,俄罗斯可以“光复”君士坦丁堡,重建东罗马帝国。她将这个愿望寄托给了第二个孙子,取名为康斯坦丁,正是为了纪念东罗马末代皇帝。康斯坦丁出生时,女皇发行特制银币庆祝,银币上印着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没有尖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可惜康斯坦丁爱美人不爱江山,长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他将皇位让给了幼弟尼古拉一世。尼古拉一世则是个无比虔诚的东正教徒,对君士坦丁堡和泛斯拉夫民族有着无比强烈的使命感。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巩固权力后,他积极推动希腊脱离奥斯曼,1829年,俄军攻占阿德里安堡,君士坦丁堡甚至能听到附近海面上俄罗斯舰队的炮声。

尼古拉一世:俄国的未来,还得靠我!

来源.Pexels

但阿德里安堡没能完全满足俄罗斯的欲求,这种使命感在克里米亚战争达到高峰。1853年,尼古拉一世利用耶路撒冷教派之间的冲突向奥斯曼施压,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在奥斯曼境内拥有对东正教徒的保护权。遭到断然拒绝后,尼古拉一世悍然发动战争,渴望几近偏执:“我必须走自己的路,凭着我的信仰,为了俄罗斯的荣耀,担当我的责任。你无法想象这些想法多么令我悲伤。我已渐渐年老,但是我希望我的生命在和平中终结!”宫廷内泛斯拉夫主义的领袖波戈金大言不惭道:“土耳其人向我们宣战,这就相当于废除了决定两国关系的所有过去签署的条约,所以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武力解放斯拉夫人了,因为土耳其人自己选择了战争。”这一点也得到了沙皇的认同。

但英国不允许欧陆再出现超级强权打破均势,法国更要冲破维也纳体系的束缚,因而联手对俄宣战。俄罗斯最终寡不敌众,随着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万念俱灰的尼古拉一世于1855年3月2日撒手人寰。

塞瓦斯托波尔的沦陷,决定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败局。图为Franz Roubaud画作《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

来源.Pexels

惨败之后俄罗斯仍然没有死心。“第三罗马”宗教思想的根深蒂固,使俄罗斯和俄罗斯人自以为对其他的斯拉夫民族负有责任。俄罗斯社会的爱国热情和宗教情绪高涨,为了把斯拉夫兄弟从土耳其人多年的压迫中解救出来,1877年,俄罗斯再度向土耳其宣战。这一次俄罗斯尝到了甜头,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获得独立,保加利亚成为俄罗斯的保护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改归奥匈帝国统治。但好战必亡,因为泛斯拉夫主义,俄罗斯被塞尔维亚人卷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内部社会矛盾全面爆发,罗曼诺夫王朝最终在革命的浪潮中崩塌。

2016年2月12日,古巴哈瓦那,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和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举行跨越千年的会晤,基里尔以东正教“扛把子”身份出席。

来源.Pexels

综上,可以说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俄罗斯尽管至今仍没有“光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但继承了东罗马的精神内核,东正教塑造了俄罗斯人的价值观,无论多少次西化改革都抹不去。

参考资料(向下滑动):《俄罗斯史》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思想》别尔嘉耶夫;《克里米亚战争:被遗忘的帝国博弈》奥兰多·费吉斯;《拜占庭帝国》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俄罗斯的弥赛亚意识》郭小丽;《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塑造》王忠威;《东正教政治理念辨析——兼评俄罗斯教会之依附性悖论》吴舒屏;《拜占庭对俄国文化影响研究》汪鑫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733.html

基辅,Pexels,三世,君士坦丁堡,俄罗斯,来源,罗马帝国,君主专制,公元,伊凡,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基辅,Pexels,三世,君士坦丁堡,俄罗斯,来源,罗马帝国,君主专制,公元,伊凡,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基辅,Pexels,三世,君士坦丁堡,俄罗斯,来源,罗马帝国,君主专制,公元,伊凡,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