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史料中透露的两大疑点,诸葛亮都不敢相信

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史料中透露的两大疑点,诸葛亮都不敢相信

众所周知历史上诸葛亮有六次北伐,其中最有可能成功的是第一次,也就是建兴六年正月发动的攻岐山之战。战争初期进展顺利,三郡来降,取得了震荡陇西的战果。但是在战役的第二阶段,当曹魏向陇西派来援兵之时,由于马谡在街亭被张颌击破,导致战局急转直下。诸葛亮不得不放弃三军退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事后马谡被斩,诸葛亮也自贬三等以示担责。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这段情节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章,受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事先立下军令状,他既然战败便该军法从事。诸葛亮为严明法纪才不得不如此。但是从史料中透露的细节来看,事情的真相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里面存在两大疑点。一是处死马谡的方式,二是处死马谡的罪名。先看第一个马谡到底是怎么被处死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马谡并非像演义所说是在前线被军法从事,而是在诸葛亮回到汉中后才被处死。东晋人习凿齿的《襄阳记》还说马谡临终前写信给诸葛亮说:只要杀了自己对蜀汉有好处,那自己虽死无恨。俨然一副慷慨赴死的气魄,行刑时诸葛亮也亲自临祭,“于是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场面相当感人。如果这一记载属实,那马谡就是当着北伐将士的面被公开处刑的。

可是陈寿在马谡传里却说马谡是“下狱物故”的,诸葛亮为此很悲伤,还流下了眼泪。如此一来,马谡就是死在了监狱里。而且陈寿还耐人寻味地用了“物故”这个词,那这就很奇怪了。因为“物故”在秦汉史籍中虽然往往代指死亡,但据学者研究并非所有的死亡都能用物故指代。而是专指那些突发的、令人感到意外的非正常死亡。比如《史记·大宛列传》里说“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士卒多死是因为受到将吏的残忍对待

《后汉书·应劭传》说有个叫尹初的人,为替弟弟顶罪“求代其命,因缢而物故”这是自杀。《英雄记》记载孙坚之死,是因为刘表的士兵从山上扔石头,“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这是被砸死。刘章的哥哥刘瑁“狂疾物故”是因为得了突发的精神疾病。此外,居延汉简中还有“戍卒行道物故的现象”也是因为疾病或水土不服。

就这个意义而言呢,罪犯在经过审理后明正典刑是不能够用“物故”来描述的。清人潘眉就因此质疑说:陈寿在《三国志》记述某人被官府依律处死,要么用“弃市”要么用“伏诛”“伏辜”。就是没有用“物故”的,怀疑陈寿在这个地方是玩弄了春秋笔法,暗示事情非比寻常。那么马谡到底是“明正典刑”,还是“下狱物故”了呢?这是第一个疑点。

再看第二个疑点,马谡被处死的罪名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这不是很明显吗,当然是因为他打了败仗啊。再说他还立了军令状了啊,这我要先说一说,立军令状这回事呢是小说家的虚构,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甚至三国时到底有没有军令状这种东西都很难讲。至少我在三国志里没有见到,以我的浅薄见识军令状是宋代以后才大量出现的。演义中所有立军令状的情节,包括草船借箭时诸葛亮立军令状;赤壁之战时关羽立军令状;去贵阳时赵云立军令状;取武陵时张飞立军令状等等都是小说家的虚构。

正因为虚构,逻辑上也就不够严厉,所以才产生了整个三国演义里,“只有马谡的军令状是真的这个梗”。至于战败马谡当然难辞其咎,可是战败就一定会被处死吗?并非如此。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般来说如果仅仅是战败,通常罪不至死。远的不说,就说这次被罚当时赵云、邓芝同领一军出斜谷为疑兵。同样被曹真击败,事后赵云的处罚仅仅是从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此外与马谡执行类似任务的还有属将高详,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在马谡被张颌击败的同时高详军也被郭淮击溃,可是史书中却没有高详被处罚的记载。不但如此这个高详后来先是升为右将军,最后甚至当到了跟魏延平级的杂号大将军。仕途基本没受影响。所以我认为马谡虽然战败,但他后来被杀的罪名应该不止于此。实际上相比战败马谡更大的错误有两条。一是违令,二是叛逃。

我们先说违令,根据《诸葛亮传》的记载马谡之所以在街亭战败,是因为他“违亮节度,举动失宜”。《王平传》也说“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又不听王平的劝谏,这才被张颌打败。再参考《张颌传》马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的记载可知马谡的真正过错是“违亮节度”也就是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命令,自作主张选择了上山扎营这个策略。接着他又举措烦扰、忙中出错,忽视了对取水通道的防护,这才导致汲道被断,战败而归。更糟糕的是从《向朗传》透露的信息来看,当时在诸葛亮身边担任长史的向朗因为跟马谡的关系比较好,他竟然在马谡逃亡以后故意知情不报,随后被诸葛亮免了官。

《华阳国志》则记载向朗的罪名是“不时臧否”意思是褒贬评价不合时宜,暗示他对马谡颇有回护之词。这说明街亭战败后,马谡一度曾有过畏罪潜逃的举动,向朗的回护马谡在前,纵容马谡逃亡在后。但是马谡后来还是被抓捕归案,军法处置。这就带来了新的问题,即马谡为什么会选择逃亡呢?

如前所述,马谡是在蜀军撤回汉中后被处死的。他逃亡的举动大概率也是发生在回到汉中以后,这是因为在回到汉中之前马谡未经审判罪名未定。他不一定非要逃亡,这时候他的罪名无非就是战败违令。前面说了战败罪不至死,至于违令,我们也都听说过那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主帅的意思下面执行的人不可能完全照搬,或者根本来不及请示,必须当机立断。

马谡的违令到底是客观局势所限还是他本人自作主张、一意孤行,他又在多大程度上违背了丞相的军令,这当中本身就存在探讨的空间和性质。判定的不同,由此量刑的标准也就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在是不是要处死马谡这一点上,一些蜀汉大臣跟诸葛亮是有分歧的。诸葛亮主张从严量刑,这是因为他用马谡统兵本来就是破格提拔,有用人唯亲的嫌疑,这个时候必须严格执法、以示公平,要不然没法向众人交代。

但是不赞成诸葛亮这么做的也大有人在,除了前面提到的向朗之外,比如与马谡同为参军的广汉人李邈,他就劝诸葛亮别杀马谡,而应该让他戴罪立功。再比如当时不在前线的蒋琬后来也曾委婉地向诸葛亮表示说杀掉马谡实在可惜,再加上马谡跟诸葛亮私交甚厚,他是有理由认为马谡未必就会被处死的。

相反,如果马谡是在战败以后在前线便选择了逃亡,那这种叛国行为毫无争议是死刑,当然该杀。向郎等人在这个问题上就失去了争辩的理由,所以马谡应该是在回到汉中后在得知了诸葛亮坚持要从严治罪的情况下,才选择了逃亡的。而马谡一旦逃亡,那他逃亡的目的地不是东吴就是曹魏。考虑到当时吴蜀联盟,他更可能逃亡曹魏。换句话说,不论去哪,逃亡都意味着叛国。要知道马谡的妻小都在成都,如果他不是摊上了必死无疑的罪名,他绝不会舍弃妻小逃亡叛国,从而让家属受连累。

所以我认为尽管逃亡是更严重的罪名,但在此之前,诸葛亮很可能就已经做出了处死马谡的决定。于是马谡认为既然左右是个死,那不如逃跑还能有一线生机。只是他并没有成功

反倒让自己坐实了第二个罪名叛逃。对此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则旁证,那就是《王平传》说除了马谡之外,诸葛亮同时还杀掉了将军张休、李盛并剥夺了将军黄袭的兵权。这三人的名字呢在史籍中仅此一载、事迹不详,想来应该是马谡的属下。可是问题在于不听诸葛亮的指示是马谡的主意,三人作为下属只有遵从,即使有错应该也罪不至死,所以我怀疑这三人被处罚很可能也是因为参与了叛逃一事。那么马谡最后到底是以什么罪名被处死了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叛逃虽然是更严重的罪行,但对诸葛亮来说却不便深究。因为我们知道蜀汉作为三国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个,就是外来户进入益州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对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就要求诸葛亮对举国臣民的思想高度统治尤其要坚决遏制有人生出叛离之心。在本国历史上前有糜芳、傅士仁后有黄权、孟达的情况下,马谡作为诸葛亮亲自提拔并重用的心腹,其叛逃的行为如果广为世人所知,政治上的影响将极为恶劣。所以对诸葛亮而言马谡一定要杀,不杀不足以服众,但是不宜对案情详加审理,也不宜公开处刑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马谡自己认罪,然后将其在监狱中处死或者勒令自杀。然后再对外宣布马谡是因为唯“违令”“战败”而被军前正法。其人罪有应得、死得其所。而诸葛丞相则铁面无私、用法严明。

我想这大概就是陈寿称马谡是“下狱物故”而与马谡同乡的习凿齿则大肆宣扬他是在刑场上慷慨赴死的原因。也就是说,虽然马谡有逃亡之罪但对外公开的罪名呢只是“战败”和“违令”这也是为什么事后马谡的家属,也得到了诸葛亮善待的缘故。因为按照法律叛逃之人的家属本来是应该连坐的。总而言之这就是我眼中挥泪斩马谡的真相,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不保证正确也欢迎大家反驳。如果有朋友能提出更严谨、更有说服力的观点,请在评论区提出以供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070.html

军令状,物故,三国演义,诸葛亮,马谡,高详军,向朗,罪名,史料,陈寿在,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军令状,物故,三国演义,诸葛亮,马谡,高详军,向朗,罪名,史料,陈寿在,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军令状,物故,三国演义,诸葛亮,马谡,高详军,向朗,罪名,史料,陈寿在,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