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1926年,梁启超为徐志摩证婚:以后要痛改前非,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1926年,梁启超为徐志摩证婚:以后要痛改前非,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1926年8月14日,这一天是中国农历七夕节,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婚礼的日期,现场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想一睹这对新人的风采。

特别是当人们得知,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将会为这对新人证婚时,更是对这场盛大的婚礼充满了期待,但梁启超站起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把所有人都弄懵了:

“我今天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听了梁启超的话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可是徐志摩新婚大喜的日子,身为徐志摩的恩师,也是本场婚礼的证婚人,梁启超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是来砸场子的吗?

此时,徐志摩心中也是一惊,他根本没想到恩师会这么说,然而就在徐志摩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时,梁启超突然转向徐志摩:

“徐志摩,你性情浮躁,以致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以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可以说,梁启超对徐志摩说的话非常严厉,不过梁启超毕竟是徐志摩的恩师,尽管场合不合适,老师教训学生也算说得过去,可接下了梁启超就望向陆小曼: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希望你今后能恪守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

陆小曼听后非常难受,毕竟任何人都不想在自己新婚大喜的日子里受到这样的批评,可陆小曼并不敢顶嘴,因为梁启超不只是徐志摩的恩师,也是她前夫王赓的恩师。

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梁启超的声望和影响力,就算陆小曼有千般不快,也不敢表露出来,更何况梁启超说的都是实话。

由于事发突然,事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尽管徐志摩见惯了大场面,可他也不知道如何破解这个尴尬的局面,就在徐志摩思索对策时,梁启超继续语重心长的说:

“离婚后再婚,是你们性格过失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笑话、让——”

眼见梁启超越说越激动,徐志摩此时也终于反应了过来,他连忙上前打断梁启超的话,向梁启超求饶:

“老师,请别再讲下去了,顾全一点学生的颜面吧!”

眼见徐志摩羞愧得低下了头,陆小曼的脸也变得通红,梁启超感到于心不忍,于是他很快就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俩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梁启超说完后,婚礼继续举行,尽管所有人都装作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但直到婚礼结束,现场尴尬的气氛依旧没有散去。

梁启超的新婚证词,注定让徐志摩和陆小曼,乃至现场所有宾客终生难忘,而这场婚礼也成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用来解压或者交朋友的谈资。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人物,曾参与“公车上书”,也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那他为什么会在学生徐志摩的婚礼上如此发言呢?

其实,梁启超对徐志摩这个学生用心良苦,他在徐志摩和陆小曼婚礼的第二天,就给自己的女儿梁思顺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做的事情,就是为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婚妻子是我另一个学生王赓的前妻,而且这个女人是与徐志摩恋上后才与王赓离的婚,实在是不道德至极。”

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非常不赞同,陆小曼是自己另一位学生王赓的前妻,而且徐志摩和陆小曼好上时,陆小曼还没跟王赓离婚。

可以说,是徐志摩抢走了自己同门师兄弟的妻子,而徐志摩和王赓都是自己的学生,两个学生之间竟然出现了这种事情,怎能不让梁启超愤慨呢?

不过,这并不是梁启超在徐志摩婚礼上“发难”的真正原因,随后梁启超就对女儿说出了自己这么做的真正原因:

“志摩找到陆小曼这样的伴侣,怕将来痛苦会接踵而来,所以不惜声色俱厉予以当头棒喝,盼有所觉悟,免得将来把徐志摩弄死。”

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梁启超认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非常不道德,但他之所以“大闹”婚礼现场,终究还是为了徐志摩,最后梁启超又点评了一下自己对这场婚礼的影响:

“我在婚礼现场,对新人予以大大教训,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为中外古今未闻之婚礼也。”

我们通过梁启超写给女儿的信,可以看出梁启超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他气愤自己的学生不争气,又时时刻刻都担心着学生,可以说是万分纠结。

那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呢?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情,我们就不得不提徐志摩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1915年,在父母的包办婚姻之下,18岁的徐志摩不得不硬着头皮娶了15岁的张幼仪,当时徐志摩家是有名的江南富商,张幼仪家同样在当地有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

可以说,两人的结合属于强强联姻,而且当时张幼仪正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为了这场婚姻,她不得不辍学回家成亲,成了徐家的少奶奶。

然而,徐志摩却对这场婚姻非常不满意,从结婚开始就对张幼仪非常冷漠,甚至在新婚之夜都没有进入洞房。

尽管张幼仪的内心非常痛苦,但她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非常通情达理,不但孝敬公婆,而且全力照顾徐志摩,几乎在所有人眼中,张幼仪都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

然而,徐志摩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张幼仪非常虚伪,之所以做得这么好,都是装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得大家的同情和认可。

其实,徐志摩之所以对张幼仪存有偏见,并不是张幼仪的问题,而是徐志摩对生活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徐志摩看来,自己理想中的妻子必须要美丽优雅、气质超凡,而且还得是有学识、有思想的新时代女性。

就这样,这场婚姻过了两年,当时间来到1917年时,徐志摩正在攻读的北洋大学法科,被并入到北京大学中,徐志摩也因此成功进入北大读书。

我们不得不承认徐志摩非常优秀,他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他不但在北大广交朋友,还专门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拜师大礼,拜梁启超为师,这也是后来徐志摩称梁启超为恩师的原因。

1918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徐积凯出生了,不过这并没有让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态度有任何改变,或许对于徐志摩来讲,徐积凯的到来只是标志着自己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

随后,徐志摩很快就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留学2年后,他又在1920年前往英国伦敦留学,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白月光”——17岁的林徽因。

林徽因出身名门,而且满门忠烈,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她在1920年4月跟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

而林长民也是徐志摩的老师,有了这层关系,徐志摩才有机会接触林徽因,在徐志摩看来林徽因美丽优雅,而且有学识、有思想,完全符合他对妻子的所有幻想。

尽管自己早已娶妻生子,但徐志摩才不管这些,他爱上了林徽因,他完全忘了远在家乡的妻儿,此后他开始疯狂地给林徽因写诗,想尽各种方法追求林徽因。

可林徽因却非常冷静,并没有接受徐志摩的追求,因为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早已结婚,她绝对不想当第三者,因此林徽因始终清醒的与徐志摩保持了距离。

或许是有人从国外传回了风言风语,也或许是徐志摩的父母担心徐志摩与张幼仪分居太久影响夫妻感情,二老就在这一年让张幼仪前往英国伦敦与徐志摩团聚。

可张幼仪的到来,并没有挽回徐志摩的心,徐志摩对张幼仪非常冷淡,不管张幼仪做什么都看不惯,不过最初张幼仪并没有想太多,毕竟徐志摩对她一直都是这种态度。

所以,张幼仪依旧全身心地照顾徐志摩,直到有一天,当一位女性来家里做客后,张幼仪终于知道了徐志摩如此冷淡的原因,当时徐志摩对张幼仪说:

“今天有一个女性朋友会来家里吃饭,你好好准备一下。”

说完,徐志摩还非常认真地嘱咐张幼仪准备哪些菜,后来张幼仪才知道,这些菜都是林徽因喜欢吃的。

当林徽因来到家里后,徐志摩完全忽视了张幼仪,非常热情地跟林徽因聊了起来,甚至还不断给林徽因夹菜,张幼仪是第一次见到徐志摩如此热情、开心,她也终于意识到了危机。

果然,一段时间以后,徐志摩就跟张幼仪提出了离婚,尽管张幼仪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依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特别是她发现自己又怀上了徐志摩的孩子。

于是,张幼仪就问徐志摩,如果离婚了,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没想到徐志摩竟然毫不在意地说,孩子可以打掉,但婚必须离。

张幼仪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挽回徐志摩的心了,但她舍不得肚子里的孩子,而且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她决定等到孩子出生后再离婚。

可徐志摩明显不想照顾她,更不想要这个孩子,很快就离开了二人租住的房子,并安排人给张幼仪带口信,表达了自己离婚的决心。

当时,张幼仪孤身在外,举目无亲,她为了孩子只能求助自己的兄长,当她给身在德国留学的哥哥张君劢写信说明前因后果后,张君劢霸气回应道:

“不要打掉孩子,这个孩子我收养!”

可以说,在张幼仪最无助的时候,是张君劢给她吃了定心丸,最终在哥哥和弟弟的帮助下,她前往德国柏林,在那里租下了一个房子待产。

1922年2月24日,张幼仪生下了她与徐志摩的次子,可当徐志摩听说这件事情后,竟然在张幼仪坐月子时就来到柏林,要求与张幼仪离婚。

这一次,张幼仪没有拒绝,非常痛快地签了离婚协议,随后她又带着徐志摩到医院去看望刚刚出生不久的次子。

这是徐志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这个孩子,可徐志摩直到离开,也没有问张幼仪将来要如何抚养这个孩子,很显然徐志摩并不想管这个孩子。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号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据《民法》的西式文明离婚案,也使得张幼仪被人称为“民国第一弃妇”,受尽了冷眼与嘲笑。

然而,徐志摩并不会想这些,或许当时的徐志摩只有一种放松感,因为他终于离婚了,终于可以去大胆追求林徽因了,然而徐志摩真能达成所愿吗?显然不可能。

其实,不只是林徽因不同意,就连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也非常反感徐志摩,在林长民看来,尽管自己的学生徐志摩非常优秀,但并不适合做自己的女婿,更何况徐志摩早就结婚了。

不过,尽管林长民屡屡警告徐志摩离自己的女儿远点,可徐志摩却坚持追求林徽因,没有办法的林长民只能在1921年把林徽因带回国。

所以,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时,林徽因已经回国了,然而徐志摩并没有放弃,他在与张幼仪离婚后,很快也回了国,自此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了大量诗文。

当然了,在这期间,徐志摩也不断尝试追求林徽因,可林徽因明显非常冷静,她始终没有接受徐志摩的追求,并且刻意保持了与徐志摩的距离。

1924年4月,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到北京访问,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等人一起迎接泰戈尔,并陪同泰戈尔游历北京。

徐志摩想要趁此机会把林徽因追到手,他甚至还想让泰戈尔做自己和林徽因爱情的见证,然而林徽因此时早已心有所属,她的爱人就是梁思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结合属于门当户对,或许是为了断了徐志摩的幻想,林徽因与梁思成在2个月后,就一同前往美国留学攻读建筑学。

这一次,徐志摩终于死心了,不过他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这个陆小曼也非常厉害,她和林徽因一样都长得美丽动人又才华出众。

陆小曼精通英语和法语,而且多才多艺,当时是名动京城的名媛,因此追求陆小曼的人特别多,不过陆家很快就选到了一位乘龙快婿——王赓。

王赓非常优秀,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又先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休斯顿大学学习,特别是他还进入西点军校学习,著名的艾森豪威尔也是他那时候的同学。

1922年,在家人的祝福下,19岁的陆小曼与27岁的王赓结婚了,婚后王赓进步得非常快,在结婚一年后,就担任了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并晋升为陆军少将。

不过,随后陆小曼与王赓的婚姻就出现了危机,原因很简单,王赓最在意的是工作,根本没时间陪陆小曼,可陆小曼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不禁让陆小曼非常失落。

这时候,徐志摩出现了,由于梁启超是王赓的老师,所以徐志摩与王赓也算是师兄弟,两人私下里有很多来往,徐志摩经常到王赓家做客,也正因为如此,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

由于王赓工作非常忙,所以有时候陆小曼想要游玩时,王赓就让徐志摩帮忙,并对陆小曼说:“我没空,让徐志摩陪你玩吧!”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徐志摩与陆小曼也就越来越熟悉了,两人经常吟诗作对、到处游玩,好不快活。

而当时,恰好林徽因与梁思成前往美国留学了,徐志摩遇到了自己感情的空窗期,这时候出现了一个跟林徽因差不多的女性,他也就把陆小曼当成了林徽因的替代品。

同时,陆小曼也热衷于新诗,对浪漫多才的徐志摩同样非常仰慕,就这样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王赓头顶上的帽子也越来越绿。

终于,陆小曼在1925年跟王赓提出了离婚,而且在提出离婚前,陆小曼发现自己怀了王赓的孩子,为了顺利离婚,她竟然把孩子给打掉了,这也导致她后来终生不孕。

王赓见陆小曼去意已决,只能无奈地同意了离婚,不过王赓非常大气,在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时,专门送去了一份天价贺礼。

而且,除了贺礼之外,王赓还附送了一张亲笔书写的贺贴,上面写下了七个大字:“苦尽甘来方知味”,尽管没有亲自去参加婚礼,但王赓也表达了真挚的祝福。

不过,尽管王赓的心胸非常宽广,可当时的人们却接受不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甚至就连徐志摩、陆小曼的家人都不同意。

徐志摩虽然不是因为陆小曼离婚的,但也因为挖同门师兄弟的墙角,被很多人唾弃,而且他还对张幼仪太过绝情,被打上了“渣男”的标签。

陆小曼的问题同样很严重,她婚内出轨、为了离婚不惜打掉孩子,而且陆小曼娇纵任性、生活奢侈,因此也有很多人唾骂她。

所以说,梁启超在1926年,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才发表了那样的讲话,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身为老师的爱之深责之切。

不过,根据后来故事的发展,可以说梁启超看得非常准,因为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过得并不舒服。

由于徐志摩的父母非常讨厌陆小曼,所以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也就慢慢断了对徐志摩的经济支持。

当时,徐志摩和陆小曼已经搬到了上海,可陆小曼却整天无所事事,每天都睡到中午,然后就是各种游玩、跳舞、打牌、听戏,穿梭在各种娱乐场所中,大把大把的花钱。

徐志摩为了满足陆小曼的奢侈生活,只能拼命想办法挣钱,为此他不断地坐飞机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地,同时兼职多所大学的授课任务,而且还拼命创作补贴家用。

然而,徐志摩挣的钱,依旧不够陆小曼花的,陆小曼也经常为了钱和徐志摩吵架,甚至在徐志摩去世前的一天晚上,两人还大吵了一架,可以说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生活苦不堪言。

而且,为了挣钱养家,徐志摩没有时间陪陆小曼了,陆小曼与一位名叫翁端午的推拿医生接触得非常多,在徐志摩去世后,两人还同居了多年。

对于徐志摩来讲,或许这也是一种悲哀,当年王赓因为没有时间陪陆小曼,才让他有机会乘虚而入,可他后来也因为没时间陪陆小曼,让翁端午有了可乘之机。

1931年11月19日,为了赶上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徐志摩坐飞机飞往北京,可由于突然出现大雾,飞机撞山,徐志摩不幸意外去世。

徐志摩去世后,他一生中的三个重要女人反应得各不相同,第一任妻子张幼仪后来成了银行家,不但为徐志摩的父母养老送终,整理徐志摩全集,还资助过陆小曼很长时间。

而且,张幼仪还全程参与指挥了徐志摩的葬礼,并把孩子抚养成人,张幼仪在1988年去世,享年88岁。

陆小曼在徐志摩的葬礼上哭得死去活来,此后也不再出去交际,而且也认真整理了徐志摩的部分诗稿,不过陆小曼与翁端午同居多年也是事实。

而且在二人同居期间,翁端午一直没与原配妻子离婚,这也是陆小曼被后人诟病的地方,不过陆小曼却表示自己对待感情很专一。

陆小曼曾给自己和翁端午的关系做过一个总结,她说自己对翁端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陆小曼在1965年去世,享年62岁。

林徽因在得知徐志摩出事后,并没有赶到现场参加葬礼,不过她让丈夫梁思成赶到飞机失事现场,梁思成从现场给林徽因带回了一小块飞机残骸。

而林徽因此后就把这块飞机残骸挂到自己的床头,以寄托自己对徐志摩的哀思,同时她还写了两篇悼文纪念徐志摩。

其实,从始至终都是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而林徽因从来没有回应过,一直都与徐志摩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林徽因在1955年去世,享年51岁。

总体来看,张幼仪才是真正爱徐志摩的人,可徐志摩并不懂得珍惜,一生都在追求幻想中的“白月光”,不禁让人感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261.html

徐志摩,事情,恩师,梁启超,新人,新婚,王赓,婚礼,陆小曼,张幼仪,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徐志摩,事情,恩师,梁启超,新人,新婚,王赓,婚礼,陆小曼,张幼仪,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徐志摩,事情,恩师,梁启超,新人,新婚,王赓,婚礼,陆小曼,张幼仪,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