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国:谈司马懿的名望,他生前为何不敢接受丞相职位和九锡之礼?

三国:谈司马懿的名望,他生前为何不敢接受丞相职位和九锡之礼?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其孙司马炎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两代三人打下的基础下,篡夺曹魏江山,建立晋朝,故而,司马懿被称为晋朝的实际奠基人。

晋朝消亡之后至今,司马懿在各种官方及民间的评价中,均不太正面,如唐人编纂《晋书》时,评价“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用一个常见的词汇来代表司马懿的话,就是“阴险”

总的来说,因为司马懿及其后人得位的不正,及他们在篡夺曹魏江山中一系列事迹,司马懿在后世的名声是很差的。

这和司马懿生前所获得的巨大的正面的名望相比,完全颠倒过来了。

举一个例子,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时任镇东大将军、扬州都督的毌丘俭因不满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专权,发动了叛乱,试图铲除司马氏。

根据《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中的记载,在起兵时,毌丘俭发布了一道檄文,其中是这么形容司马懿的:

毌丘俭作为司马氏的敌人,并没有诋毁司马懿,反而肯定了司马懿的功勋和名望,承认其“以宁华夏……天下赖之”,希望司马师学习父亲司马懿。

这份檄文至少证明一点,就是司马氏的敌人无法在道德层面找到司马懿的错处,无法在司马懿身上找到攻击司马氏的环节。

如此一来,大概能知道,司马懿生前或许真的是“天下赖之”,有着巨大的正面的名望。

再举个例子,高平陵事变发生后,已故曹魏重臣辛毗的女儿,被史书赞誉“聪明有才鉴”的辛宪英是这么评价此事的:

辛宪英的态度代表了绝大多数曹魏集团的上层人士对高平陵事变的看法,即司马懿不是在夺权,他是在铲除奸佞。

事变发生时,当朝郭太后、司徒高柔、太尉蒋济等均站在司马懿一边,也证明了这一点。

显然,和后世的评价不同,司马懿在其生前,在曹魏集团的势力范围内,绝对是正义的化身。

当时曹魏的诸多名臣、皇族,对司马懿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

如曹植评价司马懿:“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允惮,风行草靡。”吴质评价司马懿是:“忠智至公,社稷之臣。”等等。

曹丕和曹叡两代皇帝更不用说,努力提拔司马懿,授高官、赋兵权,对他比对曹氏宗亲还亲。

这当然不是司马懿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其刻意经营的结果。

司马懿和曹操类似,身上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甚至比曹操更重。

当初曹操生前不废除汉室,就是因为其一辈子食汉禄、为汉臣,无法摆脱这个政治包袱。

相比起曹操,司马懿更有过之。

曹操好歹扶危定乱,在汉室倾颓之际,保住了汉室江山存续,汉献帝差点连饭都没得吃时,是曹操拉了汉献帝一把,汉室和汉献帝要承曹操的情。

而司马懿是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亲手提拔起来的,且“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实实在在是受到了曹氏的恩惠。

司马懿为曹魏立下的功劳抵不过这些恩惠。

所以,曹操虽然不能废汉室自立为帝,但可以堂而皇之的当权臣,受封魏王、受九锡之礼。

可司马懿别说九锡了,他连魏帝让他当丞相,他都要辞让:

魏帝后来想任命他为相国,给他加郡公的爵位,他同样坚决辞让。

司马懿不敢当权臣,至少表面上不敢当权臣,这是因为他知道,他给曹魏立下的功劳,不足以让其压下曹氏给他的恩惠,让自己凌驾于曹氏之上。

司马懿要做的只能是表面恭敬,给上层人士和底层百姓多做实事,多积攒名望,给儿子和孙子打下未来的基础。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年龄问题,高平陵事变发生时,司马懿都已经70岁高龄了,即使有雄心壮志,也来不及实施了。

高平陵事变发生两年后,司马懿就去世了。

因此,司马懿在其晚年,很干脆的做忠臣,做纯臣,做给天下人看,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换取巨大的名望,然后把这份政治遗产留给后人去发挥,去经营。

司马懿生前积攒的名望,以及经营下来的权力,当然为司马师、司马昭专权,及司马炎篡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氏成功代魏,建立新朝,司马懿作为实际奠基人,在死后也获得了应有的追封待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司马懿的儿子、孙子在其死后的政治行为,以及晋朝成立后的不作为,使得天下重新大乱的后果,也拖累了司马懿。

这也让生前获得巨大名望的司马懿,正义化身的司马懿,在晋朝消亡之后,其评价越来越低。

不过,反正司马氏为一体,司马懿也怪不得谁。

备注:本文观念均为个人见解,未必准确,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700.html

太傅,评价,高平陵事变,丞相,名望,司马懿,司马氏,曹操,曹魏,职位,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太傅,评价,高平陵事变,丞相,名望,司马懿,司马氏,曹操,曹魏,职位,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太傅,评价,高平陵事变,丞相,名望,司马懿,司马氏,曹操,曹魏,职位,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