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秦国的“幕后玩家”魏冉,用因势利导的一击,打垮了强盛的齐国

秦国的“幕后玩家”魏冉,用因势利导的一击,打垮了强盛的齐国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16】呈上

一、魏冉的封地---陶邑

在印象流中,魏冉通常是作为范雎的背景板出现,用来衬托范雎“远交近攻”战略的正确性。

然而魏冉时期秦国的真实战略是怎样的呢?

先看一张统计数据图:

魏冉时期进攻统计

从公元前306年至前266年,魏冉在自己主政的四十年间,向东方六国共发动战争34次。

其中魏国12次、韩国8次、楚国7次、赵国4次、齐国3次,燕国0次。

这是一份清晰明确的“远交近攻”战略:

秦国优先打击毗邻的魏、韩、楚,而对较远的齐、燕的进攻次数则明显很少。

如果这都不叫“远交近攻”,那什么才叫“远交近攻”?

那么为什么魏冉会被人认为是范雎的反面典型呢?

原因还是出在他的封地---陶邑之上。

魏冉曾经“远攻”齐国,将陶邑纳入自家的腰包。

陶邑,位于现在山东菏泽的定陶区。从地图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陶邑和当时秦国并不接壤,乃是一块“飞地”。

陶邑不和秦国接壤

那这块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吗?又是怎么划到魏冉账户的呢?

陶邑原本属于宋国。

这个宋国在战国时期并不是一流强国,但资历极其深厚,与齐国这样的老牌强国相比分毫不差,更是秦、楚等国不能相比的。

宋国在西周分封时的地位极为特殊,乃是受到周天子尊重的“三恪”之一。这个“三恪”是周朝给前朝子孙特封的称号,以示尊重。

宋国是特意为商朝的微子启划分的国家,可以使用天子礼乐祭祀,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宋国的国土差不多在今天的河南东北、山东西南和江苏西北这一片,处于黄淮之间。面积虽然不大,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土地都是地处中原的膏腴之地,粮食产量充沛。

除了农业富足之外,宋国地处平原,拥有睢水、济水、泗水等多条河流,交通便利。因此宋国发展出了战国时期最为繁荣的商业,号称“百工居肆”,一片兴旺。

农业发达,商业繁荣。单从经济角度来看,宋国拥有三座繁华大都市:国都商丘、陶邑和彭城,城市人口均在10万人以上。

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绝对是一线大城市,可以参考现在北上广深的地位。

更难得的是,这三座大都市呈三角形分布,相距并不遥远,更是极为少见。

宋国有三座一线大城市

其中的陶邑,就是被盛赞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商业中心。

“商祖”范蠡从越王勾践那儿辞职之后,下海做起了生意,自号“陶朱公”。这个“陶”,指的就是陶邑,可见这座城市在当时的地位。

遗憾的是,宋国所有经济上的优势条件,在军事上都是劣势。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再加上被齐、楚、魏等强国包围,战略环境可不是一般的凶险。

偏偏这宋国心里还没点数,仗着财大气粗,自称有“五千乘”战车,与周边强国说话的时候很不客气。

本来就是块肥肉,加上邻里关系又没处理好,宋国不倒霉,谁倒霉?

正好这时候齐国在位的齐湣王也是个小暴脾气,于是逮着机会就摁着宋国爆锤。

那么这事儿和秦国、和魏冉有啥关系呢?

这就要把镜头拉升,从齐、秦两国的战略关系来看。

二、齐湣王被苏秦忽悠,灭了宋国

秦国是咱们这个系列的主角,具体情况前面的文章说了很多,就不重复了。

一句话概括:春秋时期差点儿上街要饭,惨不忍睹。到了战国,碰上最牛的家教老师商鞅,打通任督二脉,这才开始发家致富。

相比之下,齐国的履历就辉煌多了。人家从生下来就是高富帅,毗邻东海,有渔、盐之利,从没缺过钱。

加上后来齐桓公的“春秋首霸”、“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直接把股价拉满。整个春秋时期,齐国都是一等一的大国。

进入战国,齐国的表现继续高光。虽然经历“田氏代齐”,齐国换了业主,但是后来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直接震撼了所有人。

虽然我们的主角秦国也在河西之地与魏国大战三百回合。但是从时间线上,是先有了桂陵、马陵两场大战,齐国击溃了巅峰时期的魏武卒。之后才是秦孝公反击,在河西取得大胜。

所以在当时的天下人眼中,是齐国正面硬碰硬,击败“战国小霸王”魏国,让魏国由盛转衰。

再往后,第二次合纵之战,也是由于齐国的加入,合纵联军唯一一次攻破“绝对防御”函谷关,威胁到关中平原。第三次合纵之战,还是齐国牵头,兵临函谷关,让秦国认怂求和。

从秦孝公到秦惠文王,再到秦昭襄王,秦国与齐国少有的几次碰撞,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历代秦王对于这个相距遥远的东方强国,充满了忌惮。

这个时期的战国,论天下谁是最强,秦国和齐国二选一!

齐国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

所以对于齐湣王而言,传到他手上的基业是雄厚的,他的内心是膨胀的,他十分渴望齐国在自己的手上再创辉煌。

国君是这么个心态,那接下来的事就可以预期了。

齐湣王时期,齐国是四面出击,和周边的赵国、燕国、楚国关系都十分恶劣。

这时候一位纵横家的出现,更是让齐湣王利令智昏,彻底被带沟里了。

谁啊?苏秦!

这里史料记载中有差异,《战国策·齐策》中写的是苏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写的是苏代,苏代是苏秦的弟弟。

要论证谁对谁错,对于小步来说超纲了。由于苏秦名气更大,就决定是苏秦吧~

没错,小步就是这么草率的人!

苏秦:终于轮到我出场了

苏秦的职业是纵横家,将合纵联盟搞得红红火火。

巅峰时期的他配六国相印,能拿六份工资~

不过从方方面面的资料来看,苏秦的这个合纵联盟对秦国没啥兴趣,倒是对齐国有着满满的恶意。

在第三次合纵之战前夕,苏秦找到齐湣王,说了这么一大堆话:

《战国策·齐策》:苏秦谓齐王曰:“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 “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也?” 对曰:“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愿王熟虑之也。”

这段话的背景在系列前文《

五次大规模合纵攻秦,领头的没一个简单人物,怎么就是赢不了呢?

》第三次合纵之战的分析中有详细的描述,苏秦的目的就是让齐国不要攻击赵国,从而保证燕国的安全。

于是苏秦就开始一顿忽悠,原文比较长,翻译过来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苏秦:现在齐国和秦国都称帝了,齐国是“东邪”黄药师,秦国是“西毒”欧阳锋,您说谁更厉害一些?

齐湣王:秦国。(大哥,万幸您心里总算有点数!)

苏秦:我们不和秦国比拉仇恨,您把帝号撤了,让秦国去当MT好不好?

齐湣王:好。(秦昭王:你好,我叫MT)

苏秦:咱们和赵国打,没什么好处啊。您看那个宋国,它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儿。拿下它,名利双收,走上人生巅峰!

齐湣王:就这么办!(瘸了,鉴定完毕!)

(读者老爷:你忒么管这叫翻译?!!)

忽悠瘸了的齐湣王一条道走到黑,公元前287年,第三次合纵之战。由于秦国主动割地求和,其实这一战就没打起来,合纵联军在荥阳耀武扬威一番,随后就散伙了。

转过头来,齐湣王就拉着魏国和楚国一起去打宋国了。

打完了还不过瘾,公元前286年,齐湣王自己单干,把宋国给灭了。

这下子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灭国之战啊!

富庶的宋国在当时周边强国的眼中,价值大致是这样的:

【宋国】=【大还丹】,服用可增加五十年功力。

所以当齐国把宋国给吞并了之后,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齐湣王准备要做天子啦!

周边的诸侯非常恐惧,齐国本来就很强,再服下宋国这颗大还丹,不会超进化吧?

齐国要是变成完全体可咋整?

三、“幕后玩家”魏冉打出第一拳

列国:秦国那么可怕,要打过来好歹要走个函谷关。这齐湣王万一哪天爆种,大家伙儿可都挨着呢~

怎么办?怎么办?

恐惧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要么让人绝对的服从,要么让人极度的愤怒。

而齐湣王造成的结果,是后一种。

列国:好你个浓眉大眼的齐湣王,宋国是大家盯着的一锅肉,现在你连锅端走不说,还要继续扩张做天子?

各国君王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个共识:不能让齐湣王这么嚣张下去了!

可问题是,齐国现在携灭国之威不好惹,谁来打第一枪?

这个时候,魏冉出手了。

《史记·秦本纪》:二十二年,蒙武伐齐,河东为九县。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

两段记载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公元前285年,魏冉派遣大将蒙武进攻齐国,夺下河东九县。

这短短的一句话,乍一看和齐国灭宋没啥关系。但结合以上的分析,魏冉的这个动作就很有意味了。

以魏冉的地位,要说他不清楚当时的形势,不了解各国的小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正是由于魏冉看清了各国的顾虑和犹豫,也看透了齐国全盛之下的虚弱,这才精准而迅猛地轰出了进攻齐国的第一击。

这次打击对齐国是致命的,就如同一个膨胀到极限的气球,被针扎了一下。

于是可怕的连锁反应出现了,一直盯着齐国的各双眼睛都看明白了,原来齐国这么虚弱啊~

当恶龙的虚弱人尽皆知,勇者们会怎么做?

列国:还能怎么做?兄弟们,开团,走起!

公元前284年,秦、魏、赵、韩、燕五国联手,讨伐齐国!

五国伐齐

四、五国伐齐,齐国一蹶不振

看看,齐湣王混得多么不得人心,人宁愿和秦国联手,也要揍他一顿。

面对合纵联军,即使秦国有“绝对防御”函谷关,有时候都不一定顶得住,更何况是防御力弱了不止一筹的齐国?

齐湣王派出大将触子迎战,在济水摆开阵势。

这种时候能够守住就很不错啦,可齐湣王严令触子主动出击。

【进度条规律】:在战场上,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就是:进度条快进。很多还能够坚持的战局,进度条会直接拉到底。

这个规律后面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此次进度条快进的结果是,五国联军在济水大破齐军,触子下落不明。齐国战败后,楚国也来趁火打劫。

齐湣王东躲西藏,最后躲到莒城,被楚将淖齿捉住强行删号,走得十分安详。

齐湣王:我这叫走得十分安详?

后面的剧情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了,其他各国陆陆续续撤了,就剩下世仇燕国和齐国单挑。

这一仗打了三四年,燕军主帅乐毅将齐国打得就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

或许是齐国气数未尽,出了一个【黑玉断续膏】---田单,使出了绝版技能【火牛阵】,将燕军击溃,帮齐国把这条命给续上了。

不过从此以后,齐国元气大伤,再也不能算是顶级强国。

复盘一下,这一次五国伐齐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齐国吞宋,达到全盛】----【各国惊怒,谁也不敢先动手】----【秦国打出“first blood”】---【五国开团,将齐国打成残血】---【燕国和齐国单挑】

在整个过程中,魏冉打出的第一拳就显得格外关键,成了多米诺倒下的第一张牌,引发了后续的连锁反应。

否则哪怕燕国有苏秦这位大神的加持,以其排名倒数的实力,要和齐国单挑,是没有这个可能性的。

五、战后各国收获盘点

那么轰轰烈烈的一仗打完,各家的收获如何呢?

首先齐国肯定是最大输家,从“高富帅”直接被打成“穷矮矬”,从此沦为二线网红。

其次燕国也没讨着便宜,原本差一点灭了齐国,可最后功亏一篑,没啥好处。

楚国倒是小赚一笔,前面不是说宋国有个大都市彭城么?就被楚国趁机装进兜里了。

汉高祖刘邦:从此以后,俺就是楚国人了。

再来算算秦国的账,陶邑正式落入秦国之手,成为魏冉的封地。

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收获是,齐国这个曾经和秦国可以平起平坐的强国,就这样借他人之手被削弱了。

这种战略上的胜利,远比夺下几座城池重要的多。

所以,这笔账算下来,秦国是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宋国:我这人物账号都没了,就没人同情一下吗?

魏冉:没错,我就是幕后玩家

如此看来,还能说魏冉“远攻”齐国是错误的吗?

他并不是头脑发热就越过魏国去攻打齐国,而是对局势有着非常精准的判断,然后顺水推舟而已。用极其微小的成本,就削弱了齐国这个强敌。

投入少、风险低,回报丰厚,魏冉的这波操作可以纳入商学院教科书啊!

列国:投入、回报我们都理解,这个风险低是个啥意思呢?

魏冉:万一把齐国惹毛了,中间不还隔着个魏国呢么?

魏国:求求你做个人吧~

照这么说的话,魏冉的所作所为其实没啥毛病。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魏冉都已经“远交近攻”了,那范雎做了个啥?

他又凭什么能取代魏冉呢?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16,同名视频系列也在更新。

如果觉得不错,那么点赞、转发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48529.html

战略,玩家,时期,强国,秦国,宋国,战国,陶邑,魏冉,齐国,观点评论,苏秦,秦国,宋国,魏冉,齐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战略,玩家,时期,强国,秦国,宋国,战国,陶邑,魏冉,齐国,观点评论,苏秦,秦国,宋国,魏冉,齐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战略,玩家,时期,强国,秦国,宋国,战国,陶邑,魏冉,齐国,观点评论,苏秦,秦国,宋国,魏冉,齐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