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合纵为何无法成功?并非时机未到,是不能由利出一孔而力出一孔

合纵为何无法成功?并非时机未到,是不能由利出一孔而力出一孔

自从魏国霸业步入衰微以来,东周城头大王旗频繁变换,真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

公元前354年,因为长久以来的积怨,魏惠王怒而出兵,大举围攻赵国邯郸。不曾想,魏人虽然攻破了邯郸,却被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或山东巨野东北)伏击,遭遇了一场惨败!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又派大军进攻韩国梁赫(今河南开封西南),齐威王则再度派兵支援韩军,在马陵(今河南长葛东北的马陵岗)大败魏军,彻底将魏国拉下了霸主的宝座。两胜霸主魏国,齐国威望大盛,齐威王甚至在公元前334年无视周王室,联合魏国公然称王;可次年,楚威王就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一战击溃齐军,将齐国打回了原形。先胜越国、后胜齐国,这让楚威王顿时雄心万丈,于公元前329年率兵入侵魏国,不料却在陉山一战中遭遇溃败,楚威王自己也不幸病亡……。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战国前期的列国风云人物都已故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回顾过往,山东六国这才惊讶地发觉,过去这三十多年虽然列国都忙于争霸,也曾各自风光过几年,但最终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列强先后遭遇重挫之际,唯有原本躲在关中的秦国,不但成功推行了商鞅变法,在新君秦惠王即位后还逐步突破了崤函天险,甚至还跨过黄河、在河东站稳了脚跟!

山东诸国辛辛苦苦数十年,竟然是为秦国做了嫁衣裳!

秦国一枝独秀,山东六国无论如何,都已笑不起来。

就在这微妙时刻,一位十多年前成名于东周的故人站了出来,再次向诸侯们推销合纵之术。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纵横术士苏秦。虽然十多年前苏秦就成功推行了合纵,可那时列国虽然同意结盟,合纵却只限于形式,并没有展开过实质性合作。如今秦国崛起势头迅猛,山东六国却先后遭遇重挫,合纵抗秦已成山东列强的共同心愿。

但苏秦奔走了一圈,燕国仍然对合纵抗秦一事不热心——毕竟秦、燕不接壤,燕国自身实力又羸弱,让燕人出兵攻打秦国,既耗费时力又得不到什么好处。最终,苏秦只能说服楚、齐、三晋参与这次伐秦。韩、魏、赵、楚四国与秦接壤,直接面对秦国东扩的威胁,对合纵自然是有迫切的需求。齐国虽然与秦不接壤,但争霸雄心长期不减,这次加入合纵也是想打击秦国。

参与合纵的五国当中,楚国虽然遭遇了陉山之败,但曾接连大胜齐、魏等强国,国土面积最大。因此这次伐秦,楚怀王又被公推为“纵长”。

虽然名义上是“山东五国”合纵,但魏人公孙衍一次偶然播下的种子,却让这次伐秦意外增加了一位同盟。

公孙衍原本在秦国出仕,却因斗不过张仪而被迫回到了魏国。此后,公孙衍就与秦反目成仇。一次,义渠君前来魏国访问,公孙衍当时就提醒他:“如果崤山以东的诸国都与秦国和平相处,那么秦人将摧毁您的国家;如果崤山以东的诸国与秦兵戎相见,那么秦人必将向您赠送重礼,来事奉贵国。”

后来义渠君一听说山东五国伐秦,就不顾秦国主动献上重礼的亲善之举,全力出兵攻秦,结果大败秦人李伯之军。

眼看义渠军在秦国身后大获全胜,正面战场的山东五国大军却意外掉了链子。五国军队声势浩大地进逼到函谷关,却谁不敢主动出兵进攻。眼见秦兵一出,五国军队都畏惧不敢应战,纷纷引退。撤退过程中,韩军见秦军逼得太近,便主动出击,结果连累三晋都成了秦军的打击对象。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一战中,秦军大破三晋军队,斩首八万二千!而韩军还被秦军追击到观泽(今河南清丰西南),主将䱸和申差都成了秦人俘虏!

而此时,楚人率五国其他军队撤退到成皋(今河南荥阳),并没有出兵救援的意思。

眼见形势危急,盟军却无人前来救援,韩公仲朋气极,干脆建议韩宣惠王:“盟国都不可依赖,现在秦国想伐楚,大王不如通过张仪与秦国求和,把一个大都邑贿赂给秦国,然后与秦一起攻打楚国,这可是一失换两得的计谋。”

此时韩宣惠王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让公仲朋向秦求和。

得知韩国将向秦求和,楚怀王大为着急,马上找来陈轸,寻求对策。陈轸想了想,答道:“长久以来,秦国就想进犯我们。如今秦人又得到韩国一个大都邑,然后与韩联手南下进攻,楚国将难免遭遇一场恶战。请大王听信下臣,立刻在国内发动全面军事备战,挑选精兵声言救韩,让战车布满道路。派出亲信使臣携带贵重财物,一定要让韩国确信楚国会出兵救援。这样一来,即便韩国不能听从我们,也会感激大王的恩德,不会真心附和秦国。秦、韩不和,就算两国军队来到楚国,楚国也不会有大的伤害。假如韩国听信了我们,就必然会拒绝向秦求和,秦王因此而恼怒,与韩国结下大仇!这样,我们就能困扰秦、韩二国,却免除楚国祸患!”

陈轸此计,楚国的损害当然是最小。但五国刚刚才结盟,就如此戏耍盟友,合纵抗秦大计还有希望吗?

楚怀王听了,却非常高兴,再也顾不上什么“合纵”大计,立刻依计行事。

楚国使者一到韩国,就对韩王信誓旦旦地保证:“敝国虽小,已经举国起兵前来救援了!希望大国放心与秦对抗,我们将举国以助韩!”

果不其然,韩宣惠王相信了楚人,马上终止了向秦求和计划。公仲朋大惊,马上揭穿了楚人的阴谋:“不行啊。以实力来困扰我们的,是秦国;以空话来援救我们的,是楚国。仅凭楚人几句空话,就断绝与秦国关系,必然会被天下人嘲笑。况且大王已派人回报了秦国,现在又临时反悔,这就是在欺骗秦国。轻视强大的秦国,却轻信楚国谋臣,大王将来一定会后悔!”

韩宣惠王不听,结果秦王果然大怒,再度发兵岸门(今河南许昌北),又一次大败韩国军队!

声势浩大的五国伐秦之战,却落得如此下场,可谓是虎头蛇尾。五国合纵伐秦,秦国没丝毫损伤,可五国内部已经矛盾频现,麻烦不断。

不过,合纵抗秦失败以后,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只会更加令人意外。

到了这种地步,曾经的“纵长”楚怀王也知道合纵抗秦是没有希望了。

就在这时,魏哀王派相国惠施出使楚国,商讨与秦议和一事。楚怀王听了,也不作它想,就想直接将惠施送到秦国,让他来主持这次和谈。

可这时,谋士杜赫却对楚相昭阳说:“当初合纵伐秦,都是以楚国为首,如今惠施以魏国名义来到楚国,可您却让他直接到秦国去议和,这是表明了楚国主战而魏国主和。您不如不要听惠施的话,却暗中另外派人到秦去议和,以改善与秦国的关系!”

现在伐秦不成,谁都怕秦国找自己麻烦。听杜赫这么一说,昭阳心里也没了主张,就先把惠施支使回了魏国。

魏哀王得知此事,极不高兴。

这时,杜赫又对昭阳说:“魏国为您先行投入战斗,损失了一半兵力。向您报告困境时不听,现在前来请求议和又不能办,如果魏国转头投靠了齐、秦,您还有什么办法挽救?东有越国之累,北失三晋之交,西与秦关系未定,那么楚国就孤立了。不如赶快与秦议和!”

昭阳这时不敢再犹豫,立刻派人知会魏国,直接与秦讲和了。不过,攻秦无功而返,“纵长”楚国又屡次以权变之术祸害盟友,“合纵”随时都有可能变成“连横”。

昭阳看出形势不妙,也对楚怀王说:“五国攻秦之后,列国必将南下图谋楚国。”

楚怀王对此心知肚明,赶忙问:“那该如何是好?”

昭阳决心再从韩国身上找到突破口:“韩国是我们的邻国,喜欢得利却厌恶危难。以土地贿赂他们,以混乱韩人内心;举国发兵压迫他们,以使韩人畏惧。韩国既畏惧我们又被我们所给好处迷惑,那么列国图谋楚国一事必败。事情失败后,就算不给韩国土地也能成事!”

楚怀王大喜,马上派人到韩国拜见公仲,说:“当年牛阑、马陵二战的祸害,是您亲眼所见。您如果不与他国合作,我们将献出五座城池给韩国,楚国军队也听从韩国指挥,以谋取齐国!”

韩国果然听信了楚人,不再参与伐楚之事。见三晋如此多变,齐国也转变心态,不再与赵、魏联合。得知这消息后,楚人就不愿再给韩国土地,列国伐楚一事也就此搁浅。

五国合纵伐秦,背后还有义渠人相助,看似不可阻挡。然而,却在列国彼此的勾心斗角中,以一个虎头蛇尾的结局收场了。闹到最后,列国反而是争相恐后地与秦议和,由“合纵”迅速倒向了“连横”,成了一个颇具讽刺性的笑话。

为什么合纵无法成功?

不是合纵时机不成熟,也不是列国利益不一致,而是在于列国都只想别人付出,自己只想坐享其成。所以,五国联军到了函谷关门前,却无人敢抢先发起进攻,反倒是被秦军冲得七零八落。

理想中的合纵,是六国团结如一国,合力来斗垮秦国;但现实中的合纵,是列国都有私心,都不愿在关键时刻冲上第一线。所以,合纵的理想百般美好,现实却更是万分残酷——列国根本不可能因“利出一孔”而“力出一孔”。

如此松散的合纵能战胜秦国,那才是怪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163.html

山东,力出,由利,合纵,秦国,河南,秦军,公元前,军队,楚国,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山东,力出,由利,合纵,秦国,河南,秦军,公元前,军队,楚国,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山东,力出,由利,合纵,秦国,河南,秦军,公元前,军队,楚国,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