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都督制因何而建?浅谈从曹操到曹丕之都督制的创立

都督制因何而建?浅谈从曹操到曹丕之都督制的创立

“都督制”如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占田制”一样,是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草创于汉末时期,盛行于西晋,又在南北朝衰落。如同“九品中正制”完成了他的使命一般,在隋以后再也见不到“都督制”的身影。

提到“都督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曹操。堪称那个时代的大战略家,其“屯田制”甚至运用到了现代,由此可以看出曹操那与众不同的智慧和超乎常人的眼光。今天的所说的“都督制”也是在他手上进行草创,后世在进行改良最终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那么“都督制”的形成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来聊聊两晋南北朝之“都督制”的创立。

都督制的起源

关于“都督制”应该起源于秦汉的“御史监军制度”。“御史”在古代先秦时期是作为记录历史的史官而设置的。不知各位是否看过《大秦帝国之崛起》,在“渑池之会”中之中就有蔺相如替赵王驳回脸面之时命令随行御史记录下这一事件。

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御史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史官变成了监察百官的监察官,始皇帝在一统天下之后也常派出御史监察地方以稳固统治,但是不久之后秦朝灭亡,这套制度便基本废置了。

“汉承秦制”之后大汉朝建立,这套“御史监察制度”也被汉朝承袭了下来。但是汉武帝巡查地方之时,发现地方郡守严重失职,“御史监察制度”根本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而这套制度不久之后也被废弃了,汉武帝转而采用“部十三州刺史”来监察地方。

而到了东汉时期,“御史监察制度”已然演变成了“御史督军制度”,比如《宋书.百官志》:“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权时置督军御史,事竟罢”。

综合以上论述,其实我们发现和“都督制”其实有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相同之处在于:上述的制度和“都督制”一样都具有监察地方之职权,并且“督军制”同样具有统兵之职权。

不同之处在于:“督军制”乃是朝廷临时性的,一旦有重大事故爆发,才派遣“督军”或者“御史”到地方,而“都督制”的到后来已成一种常设制度,经常会看到这一时期有“督数州军事”等字样。

曹操草创“都督制”的初衷

如同屯田制运用到了现代社会一样,都督制其实不但拥有现代的影子,他和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也有类似的地方:

1.都督拥有军事统兵权和管理地方的权力,而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也是军政合一。

2.拜占庭帝国是为了抵抗波斯帝国和游牧民族而设置的,而曹操当时初创时也有军事上的需要。

3.军区制最后导致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导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同理都督制也产生了诸如“淮南三叛”以及“八王之乱”的事件。

都督制虽然不是八王之乱引起的主要因素,但是笔者看来也是间接因素,毕竟地方都督的设置让诸王有了起兵的兵源,朝廷又孱弱无能,这怎么不能引起在地方手握重兵的藩王的窥伺。

拜占庭帝国为了应对波斯帝国设立军区制一样,那么曹操创立都督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曹操当时的处境:

1.皇权孱弱,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主豪强不断坐大,势大者更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督军制根本无法监视豪强地主。

2.自身对地方控制尚弱,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控制地方的指挥系统。

3.身处腹心之地,周边都是强敌,一招不慎便有倾覆之风险。

也基于这种种情况,曹操大胆尝试,在“御史监军制度”以及“督军制”上建立了“都督制”的雏形,比如让钟繇“督关中诸军事”、臧霸“督青徐二州军事”。还别说曹操的这一任命的确收到了奇效,在笔者看来至少收到了三点奇效:

1.臧霸本身就是徐州豪强,笼络了臧霸之后的确让徐州在那段时间暂时安定下来了,同时封地方豪强为都督也可以笼络人心。

2.通过控制都督的方式间接地加强了自己对地方上的控制。

3.钟繇督关中之举让西凉的马超等人一直不敢轻举妄动,钟繇虽是文官,但是西凉马超对这老家伙还是挺忌惮的。

曹操建立都督制是其大胆的设想和尝试,但是都督制本身也是有弊端的,就如笔者之前讲的:一旦都督权力过大那么就会形成其尾大不掉之势,对当时的政权而言也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因而曹操并没有像东汉的“督军制”将“都督制”制度化。

但是都督制在对地方控制上和对外征伐上面取得了奇效,而曹丕登基之时也有一定的麻烦,因而为了稳固政权,都督制的制度化最终在曹丕手上完成了。

魏文帝曹丕因何重新设立都督制?

公元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位,是为魏文帝。曹丕在曹昂死后是曹操的嫡长子,在任何朝代都是拥有巨大优势的,但是作为曹操的儿子这根本不占任何优势:

1.无论正史还是演义,都看出曹操本人是很蔑视礼法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别人来说还有优势,但是在曹操面前曹丕的优势不大。

2.曹丕在当时太过于普通,在文学方面不如其弟曹植,而曹操的幼子曹冲当时为曹操所喜爱,因而当时心仪的是这两个儿子。

因为这几个原因,所以曹操在继承人之位一直犹豫不决,在综合了各方面因素之后在他死的前三年才正式册立曹丕为世子。等到曹丕继位之时,在朝在野他的声望根本远远不及其父亲,因而曹丕刚继位就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曹操死活内部地方势力蠢蠢欲动,隐隐然有崛起之苗头。

2.如何预防当时蜀吴两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对曹魏的入侵。

但是相比较而言,其实第一个问题则更迫切,因为一个政权的崩溃往往是从内部开始,况且彼时吴蜀交恶还暂时顾及不了曹魏这边。因而曹丕继位后,便着手先解决当时动荡不安的地方势力。

曹操曾经利用都督制压制了地方势力,因为有迹可循,所以对曹丕来说压制当时动荡不安的地方势力难度还不是太大。他将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划分成了七个大的战区,每一个战区都任命一个大都督,大都督拥有统兵之权,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利,曹丕的本意就是让都督来压制地方势力。

因为是在曹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各个方面还是大体相同,但是细细看一下还是略微有些差异:

1.曹操之时都督的辖区不是太大,比如臧霸只管辖青州徐州,而曹丕则直接将战区扩大,比如曹魏东南方向的都督曹休直接管理了青徐兖扬四州。

2.曹操时期为笼络地方势力采用的办法是让地方豪强担任都督,如徐州的臧霸,关中的钟繇等。而曹丕大多采用心腹或者宗亲担任都督,让这些地方豪强随时处于都督的监视之下令其不敢妄动。

“都督制”建立之后,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臧霸等地方豪强直接置于曹氏宗亲的监视之下,并且都督制的创立在以后抗击吴蜀及游牧民族的战争之中也立下了殊多功勋,因而“都督制”在曹丕手上正式创立。

而这套制度在以后的政权虽略有变更,但是其军政合一的职能大体是不差的,只不过是各朝各代对都督辖区的划分来应对当时时局的需要。

结尾语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都督制的创立是为安抚或者打压地方势力而立的。可是正如之前讲的都督手握重兵,一旦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那么其危害甚至更为广,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曹丕以及之后的统治者又如何预防都督的坐大呢?而都督制又是如何衰亡的呢?关于这两个问题因为篇幅原因,笔者会令做叙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703.html

监察,帝国之崛起,地方,曹丕之,都督,督军,曹操,军事,制度,御史,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监察,帝国之崛起,地方,曹丕之,都督,督军,曹操,军事,制度,御史,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监察,帝国之崛起,地方,曹丕之,都督,督军,曹操,军事,制度,御史,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