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秦灭巴蜀之战:秦国供血能力大大提高,掀开秦灭六国的新篇章

秦灭巴蜀之战:秦国供血能力大大提高,掀开秦灭六国的新篇章

秦国吞并巴蜀的意义有多大?

长期以来,史学家都认为秦国吞并巴蜀是秦国命运的分水岭,自此掀开了秦灭六国的新篇章,史称“秦并六国,自蜀始”。

但是有一个问题,三国时期曹魏攻打蜀汉,要不是邓艾偷渡阴平,钟会就要无功而返了。曹魏吞并蜀汉那么艰难,为什么秦国吞并巴蜀这么容易?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看看秦灭巴蜀之战,看看这一战的经过以及影响。

秦国对外扩张方向之议

最开始巴蜀地区有四个国家,分别为充国、苴国、巴国、蜀国。(ps:由于史书记载模糊,细节地图无法考究,图片上的领域划分只是为大概区域)

巴国为了扩张联合苴国攻打充国,蜀国也不傻,你们两个瓜分了充国,那下一步是不是要瓜分我啊?

于是蜀国联合充国反击巴国,但是充国失败了,国家也被巴国吞并。蜀国为了挽回困境,迅速击败了巴国,并且准备吞并苴国。

巴国吞并充国,蜀国吞并苴国,到时候四分益州就变成了二分益州,蜀国仍旧可以与巴国对垒。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苴国不会坐等你吞并,但可惜老盟友巴国输给了蜀国,苴国为了自保只能去秦国求援。

收到苴国的求援后,秦王就想着攻打巴蜀地区,但是因为受制于当时局势,秦王就开始犹豫了。

如图所示,秦惠王时期秦国开始东出,秦国收复了河西地区,并且越过了黄河,攻占魏国河东地区,建立起东出的前线阵地。

为了遏制秦国东出,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攻打秦国。虽然联军声势浩大,但是被秦国轻松攻破,联军迅速落败。

虽然联军失败了,但联军攻打秦国松动了秦国在陇西地区的统治,义渠蠢蠢欲动,发兵攻打秦国边境。秦国东方有联军、西方有义渠,形势非常严峻,根本就承受不了一次大败。如果秦王发兵攻打巴蜀地区失败,那义渠和联军分分钟卷土重来。

围绕着秦国扩张方向的问题,秦国展开了一次政议。秦相张仪认为秦国应该攻打韩国,继而包围洛阳,挟天子以令天下。张仪毕竟只是个秦相,对军事一知半解的,甚至都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将军出身的司马错实名反对张仪的伐韩建议,认为秦国攻打韩国必定会让魏、赵心生“唇亡齿寒”之意,届时三晋必定会抱团取暖。秦国如果不能短时间灭了三晋,那势必会长期深陷战争泥潭,导致国力空耗。

随后司马错提出了攻打巴蜀的建议,认为国家要强大必须广其地。原本扩张土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苴国主动求援简直就是鸡给黄鼠狼拜年,此时不抓住机会还寻思啥哪?另外灭巴蜀之后就可以顺江直下攻打楚国,“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原本天上只是掉馅饼,现在天上直接掉满汉全席了。

不得不说这场政议司马错说动了秦王,秦王决定攻打巴蜀,派遣司马错为大将,走金牛道攻打蜀国。

秦灭巴蜀之战的具体过程

关中平原与汉中平原隔了一条秦岭(南北宽约140公里),而汉中平原与巴蜀地区又隔了大巴山(南北宽约130公里)。也就是说从关中平原攻打巴蜀地区,需要翻越270公里的山陵(ps:山陵一般海拔2000米)。

这是一个什么难度?一般人一看这难度都会直接放弃,大神级旅游爱好者也会萌生退意。为什么?因为蜀道非常难走,难走到黄鹤都飞不过去、猿猴都无法攀越,李太白都不止一次感叹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已经开通的道路就成了重中之重,要么你翻山越岭走270公里,要么你老老实实走已经开通的道路,这两条路你自己选吧。我想只要脑子不出问题,那都会选择都开通的道路。但是你能想到的,敌人也能想到,敌人一定会在必经之路埋伏,层层伏击导致外界人很难攻打巴蜀地区。

但是秦国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苴国不会方法秦国。秦国从勉县出发,沿金牛道向巴蜀地区开进。蜀国得知后火速赶到葭萌关阻击秦军,葭萌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多重要?就这么跟你说吧,这个地方与剑阁同样重要。只要这个地方不失,那秦国就很难灭蜀。

史书记载:襟剑阁而带葭萌,踞嘉陵而枕白水,诚天设之雄也。

葭萌关是蜀地的第一道防线,作为蜀国的第一道防线,葭萌关应该是非常难攻破的,毕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ps:葭萌关地势和剑阁差不多,剑阁地势见下图)

原本蜀国是可以凭借葭萌关据守的,但是蜀地不与秦塞交流,长期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十分落后,作战观念非常陈旧。蜀国和秦国之间的差距就相当于晚清与列强的差距,两者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蜀军是临时征集农夫,而秦国是拥有长期实战经验的职业军人,战争一开蜀军就全线落败。之后秦国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消灭巴蜀地区的国家,苴国引狼入室非但害死自己,还连累了巴蜀两国。

随后秦国出兵攻打楚国的丹江地区,彻底掌握汉中地区,同时解除了楚国对巴蜀地区的威胁。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掀开了秦灭六国的新篇章。

秦灭巴蜀的影响

1:秦国供血能力增加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秦国吞并了大量土地,在古代土地多少能决定粮食产量、人口上限、经济好坏、军队多少。但是在刚开始吞并巴蜀地区的时候,秦国国力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增长。因为巴蜀地区长期不与外界交流,农业发展十分落后。战国时期有本书叫《禹贡》。这本书根据土地产量划分了土地等级,关中平原属于上上品,而巴蜀地区则是下上等(ps:土地一共分九等,关中是第一等,巴蜀是倒数第三)。

可能很多人说这个巴蜀和他认识的巴蜀不太一样啊,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巴蜀还是那个巴蜀,只不过有了都江堰、先进的农业技术,迅速改变了巴蜀的土地产量。秦国吞并巴蜀之后迅速把先进技术带到巴蜀地区,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增产,但巴蜀命运的改变还是靠都江堰。在都江堰以前巴蜀长期都是靠天吃饭,稍微有个旱灾洪涝就会导致大面积减产。但是李冰搞的都江堰使巴蜀地区从此进入水旱从人的地步,原本的低等土地一跃成为天府之国。

《史记·货殖列传》:关中沃野千里,地不过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不过天下的十分之三,但财富确实天下的十分之六(此处的关中包括巴蜀地区)。巴蜀地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迅速成为秦国的主要产粮地。秦国的供血能力大大加强,自此秦国就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灭国战。庞大的供血能力让秦国可以使用人海战术,长平之战就是靠秦国源源不断的供血才胜利的。史书所言“秦灭六国,始蜀也”,所言不虚。

2:秦国掌握汉江上游

秦国掌握汉江上游有两个优势,其一是军事优势,其二是经济优势。从军事上看,在江河上游更有利于对下游发动攻击。下游逆流而上十分不利于军事进攻,但是上游却可以顺流之下,军事进攻成本大大缩减。秦国掌握汉江上游之后攻打楚国,司马错攻占楚国黔中、白起打得楚国迁都,这两位军神压得楚国喘不过气。他们为什么能力压楚国?个人指挥固然是一方面,但是秦国强大的国力、地理优势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上游对下游有多重要,这一点孙权就能给你解释,为了拿上游不惜背叛孙刘联盟,这个分量还不能说明上游的重要性吗?

经济优势一方面是农业基本盘变大,另一方面就是秦国打破了食盐垄断。长期以来齐国通过垄断食盐谋取暴利,秦国虽然也能产盐,但是产量和质量都弱于齐国。食盐具有杀菌、防腐等功效,不仅是人体必需品,在古代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齐秦友好的时候,齐国还会卖你一些盐,但是如果齐秦交恶,那齐国必定会断绝食盐供应。虽然古代也有黑市,但黑市上的价格要远高于正常价格。

秦国吞并巴蜀之后,李冰创造了凿井煮盐法,开创了凿井煮盐的历史,满足了巴蜀地区的食盐供应。目前这种盐还列为非文化物质遗产了,也就是自贡井盐。另外在南方很多人习惯称盐为盐巴,为什么叫盐巴?这是因为巴国长期贩卖食盐才有的称呼。巴国长期产盐,但是在秦灭巴蜀之前楚国率先抢走了巴国主要产盐地(伏牛山盐泉、巫咸国盐泉、清江盐泉)。秦国占领巴蜀后发现产盐地被楚国夺走了,所以秦国在经过短期休整之后派白起去掠夺盐泉,秦国攻郢的主要目的就是掠夺盐泉。自此楚国一蹶不振,秦国迅速变强,开始逐步兼并六国。十七年后,秦国迎来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正面与秦国争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658.html

地区,秦灭巴蜀之战,能力,充国,国联军,巴国,秦国,六国,蜀国,葭萌,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区,秦灭巴蜀之战,能力,充国,国联军,巴国,秦国,六国,蜀国,葭萌,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区,秦灭巴蜀之战,能力,充国,国联军,巴国,秦国,六国,蜀国,葭萌,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