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为何单独放过240名童子军?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为何单独放过240名童子军?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兵40万,为何单独放过240位少年?

长平之战,赵国派出赵奢之子赵括为赵军主将,与秦国的白起对战。在交战时,纵使赵括先前并没有多少出色的战绩,白起也没有对其轻视。为了麻痹赵括,他在军中下达死命令:敢泄漏秦军主将者死!之后,他便下令,让全军给赵括“开后门”。在白起的放纵下,赵括第一次领兵就大获全胜。

这可是赵国久违的胜利,赵王对赵括进行了嘉奖。而赵括也因为这次取胜而放松了警惕。这时候,赵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他直接带领着赵军主力冲往秦军营寨。这可正中白起下怀。他一路放水,将赵括引到了精心营造的陷阱中。接着,白起发起反击。他兵分两路,一路由两万五千人组成,这支精锐部队冲向了赵军的后勤补给通道并将其切断。

纸上谈兵

另一路则只有5000人,他们在白起的命令下迂回到赵军主力后方,切断了赵军的援军。此时,没有粮草与援军的赵括俨然成为一支孤军。发现这一点后,赵括惊慌失措。一边修筑防御工事一边向赵王求援。但秦王与白起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为了激励大家,秦王将当地15岁以上的武装力量集结起来,势必要拦住赵国的援救。

此时,赵括只能靠自己。他凭借着防御工事与白起对战46天,从这点来看,赵括也并不是传言中那么无才。但尽管他们奋勇抵抗,部队中却存在着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没有粮草。战斗到最后,赵军已经浑身无力,甚至开始以人相食。见到这种情况,赵括也只能拼死突围。他将幸存的队伍分成4队,从不同的方向突围。但却没有一次成功,甚至让四五次过后,赵军损失惨重。

交战

眼看情况愈发危机,赵括亲自领军搏杀,却没想到被弓箭手射杀。这下,赵军士气彻底被击垮。接着,白起开始收网,轻易俘虏了赵国的40万大军。这时候,如何处理这40万大军成为当务之急。思来想去,白起决定将他们全部坑杀。他利用这些赵军士气低落、疲惫不堪的特点,命人将其杀死。之后将其埋在坑中。这一举动也让白起饱受后人诟病。不过,让大家不解的是,在坑杀40万人时,白起竟然放过了240名童子军,是他心软了吗?

其实并不是。恰恰相反,这才是白起的残忍之处。据记载,这240名士兵未满16岁,是一群童子兵。这个年纪的他们还尚未成熟,40万人惨死的景象足以击垮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对秦国升起敬畏之心。这样一来,即使放他们回去,他们也对秦国也构不成威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白起要让赵国得知这一噩耗。

白起

而得知噩耗的方式也尤为重要。如果是赵王派人来查,到时候这些人已经被埋入途中,没有见到惨状的他们根本不会升起畏惧感。只有让亲身经历的这240人传信才能将这种恐惧放大。他们少年心性,在描述画面时,势必会让其变得更加恐怖。从而加重赵国对秦国的恐惧。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为何他最终因此丧命?

当白起在长平之战大胜后,故意放走240名童子军。他要用这一举动告知赵王,这240之所以能回去,都是自己网开一面。而赵国之所以现在还能苦苦支撑,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全力。这样一来,赵国的信心彻底被击垮。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心理战。

果不其然,这240人回去后,将白起坑杀40万人的惨状描述的恐怖无比。赵王得知后,更是十分惊慌,赵国士兵的士气也跌落到冰点。在这场战斗中,白起不仅用兵如神,还运用心理战重创赵国的士气,真可称得上是战神。但白起没想到,赵国在惊慌之余,决定从秦国内部入手,阻止白起的继续进攻。

范雎

而正是赵国的这一策略,间接导致白起送了命。赵王在白起手中摔了大跟头后,彻底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开始分析白起,想要将其打败。思来想去,赵王将目光放在了范雎身上。范雎身为秦国宰相,对白起的崛起十分忌惮。于是,他派出使臣与白起联系,一边用重金吸引,一边说白起胜利对他的威胁。

在这样的策略下,范雎果然动心了。开始游说秦王,最终让白起撤兵。因为这件事,白起与范雎结下了梁子。之后,更是因为范雎的‘“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九个字而引发秦王猜忌,被赐死。在临终之际,白起想到了被自己坑杀的4万赵军,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本就该死,长平之战,我杀害降将几十万人,已经是死罪了”。说完便自刎,一代战神就此陨落,让人唏嘘不已。

自刎

那么,白起为何要坑杀这40万大军呢?仅仅是因为他残暴吗?在得知白起抓捕40万大军后,朝堂中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就是要求白起将这些大军带回秦国,壮大自身兵力。另一支就是要求严惩。而白起认同第二种做法。首先,这40万大军并不是小数目。秦国虽有意拉拢这些降将。但降将却不会因此感激。在之前的两国交战中,两军只见已经变得水火不容。

现在他们虽然投降,却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家乡。在他们心里,秦军就是侵略者。根本不可能真心归顺。如果现在不斩草除根,将来他们势必会抓住机会,在秦国内部闹事。到时候,他们掌握着秦国的情报,与赵国联手进攻,秦国就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处境,别说统一天下了,恐怕自身都难保。

坑杀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此举对秦国有何好处?

当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立即坑杀40万赵军。这虽然残忍,对秦国来说却是一件好事。秦国虽然强大,但在后勤上十分头疼。在长平之战中,秦军共投入60万大军,这样的大军一天消耗的粮食你根本想象不到。根据《墨子杂守》记载,战国时期士兵每日两餐,每餐的口粮分为五等。分别是半斗、三分之一斗、四分之一斗、五分之一斗以及六分之一斗。也就是说,一个士兵每天最少要消耗一斤粮草。

60万大军一天消耗上百吨粮食。再加上战马的吃食,粮草本就不够。再加上40万赵军,对秦国来说是一大负担。甚至秦国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的士兵。这样一来,自己本国的士兵就会怨声载道。为了发起这场战争,秦国可是下了血本,秦昭襄王调集了全国各地的15岁青年参军,本就是强弩之末。如果在寒了自己将士的心,到时候,国内势必会爆发起义。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粮草

还有一点与秦国当时的政策有关。为了激励士兵奋勇拼杀,秦国执行二十级军爵制。只要杀一个人就可以晋升一级。甚至只要士兵斩杀敌军“甲士”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和田一顷、宅一处以及仆人一个。因此,秦军斩杀的敌军越多,自己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就连白起,也是凭借着斩杀多名大军才获得的如今的地位。有着白起这个例子。这对于秦军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在白起俘获40万人时,这些秦军已经蠢蠢欲动,如果此时白起执意要将他们遣送回朝,势必会引起大家的不满。白起也会因此失去人心。身为一个统帅,他当然知道人心对自己的重要性。最后一点,就是要让赵国对秦国忌惮。在两军交战时,赵国虽然屡战屡败,但却依旧负隅顽抗。导致秦军也损失惨重,不得已派出15岁的青壮年出战。而在交战期间,对秦国的粮草、国力也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斩杀敌军

因此,白起希望能够借此事给赵国一个教训,让他们士气低落,这样一来,秦军就可以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迅速拿下多座城池,结束战争。出于这几点原因,白起才会将这40万的降军斩杀。但是让白起没想到的是,他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最终却毁于政治斗争。他深受范雎的忌惮,在范雎的建议下,秦王下令让其收兵。白起只能照做。

让秦国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举动,给了赵国喘息的时间。之后,赵国出尔反尔,拒绝给秦国割地赔偿。此时的秦王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他怒而出兵。但此时,秦国已经失去了之前的优势,开始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秦军人数锐减。就在白起准备再次起兵对抗时,却因为范雎的一句话被秦昭襄王赐死。 回顾白起的一生,他战功赫赫,却落到这样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心酸不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74.html

长平之战,白起,赵括,赵军,赵王,秦国,童子军,赵国,范雎,大军,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长平之战,白起,赵括,赵军,赵王,秦国,童子军,赵国,范雎,大军,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长平之战,白起,赵括,赵军,赵王,秦国,童子军,赵国,范雎,大军,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