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三国演义诸葛亮:从"神"到人,4方面看孔明,前后形象差距有多大?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精心塑造诸葛亮形象,而使之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个著名的艺术典型。

但是,纵观全书,细心体味,可以发现这个艺术典型性格存在着某些复杂的现象。

在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的前后,诸葛亮生气勃勃,对未来充满着坚强的必胜信念,面对一切敌人或困难的挑战则表现出敢于藐视的英雄气概、积极乐观的从容态度和主动进取的无畏精神,因而他的智谋处处闪耀着胜利的光辉,而且神机妙算,简直有如神助。

但到“蜀汉”建国以后,诸葛亮则成为一个对前途感到渺茫、充满着忧伤而形象黯然的人物。而且打仗屡屡败绩,特别是六次北伐,次次不如意,最后出身未捷身先死,死在五丈原。

究竟前后差距有多大?

我们不妨仔细剖析一下:

1、对前途信心的前后不一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蜀汉”建国以前(下略称“军师”诸葛亮),雄心勃勃,英姿焕发,满怀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

他早在隆中为刘备筹画“先取荆州为本,后取西川建国,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的未来发展宏图时,不仅展示出卓绝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抱负,而且也表现他对这一远大理想计划实现的高度自信心。

所以,小说描写他受聘而出隆中时,曾经信心十足地对其弟诸葛均说道:

“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去也。汝可躬耕于此,以乐天时,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名遂之日,即当归隐于此,以足天年。”

诸葛亮出茅庐之日,就料定自己的未来必将“功成”而“名遂”,取得事业上的完满成功,然后再还乡“归隐”,以度“天年”。

(一)前期何以信心满满?

尽管刘备集团力量如此微薄,但是诸葛亮则能从中看到胜利的希望,而坚信自己必定“功成名遂”。

他的这种信念并不是盲自产生的,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的。

在小说的描写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洞察时势时:

(1)强调“人和”在诸因素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天时”;孙权据江东,“国险而民附”,占了“地利”,而刘备虽无“天时”、“地利”可凭借,却具有“人和”这一很重要的因素。

他还进一步指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又“思贤如渴”,刘表的荆州、刘璋的益州,不久都必将归于刘备。到了那时,待机而动,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也就是说,凭借于“人和”,可以改变“天时”、“地利”上的劣势。

(2)关键还在于“人谋”

诸葛亮向刘备指出过,曹操曾以名望卑微、力量薄弱而战胜势力极其强大的袁绍,其原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他认为,曹操尚且如此,而“仁慈忠孝,天下共知,胜如曹操万倍”的刘备,只要充分发挥“人谋”的作用,便能由弱变强,其结果将更胜于当初“名微而众寡”的曹操,必可取得最后的成功。

刘备以往失败是由于“左右不得其人”,而现在既有被誉为“天下第一人”的诸葛亮应聘为之主谋,其胜利之前景自不必待言。

所以,徐庶在曹军席卷荆州之时,对刘备指出:“公有卧龙之辅佐,何愁大业不成乎!”

我们从《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军师”诸葛亮对整个斗争的前途怀着“功成名遂”的坚定信念,而这种坚强的信念首先来于高度自信其智谋与才能之不可战胜。

“军师”诸葛亮无论是在曹操之泰山压顶的攻势面前, 还是处于东吴诡计多端的明枪暗箭之中,不管情况有多么复杂而艰险,但是从不怀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坚信前景的光明,以积极乐观主义精神,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后期何以悲观失望?

然而,“蜀汉”建国以后的诸葛亮(下略称丞相诸葛亮),则与之大不相同。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尽管立国于益州的“蜀汉”事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比之刘备在新野时的情况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丞相诸葛亮则认为前景并不美妙。

他认为不伐魏只能“坐而待亡”,而今在“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则住(坐守)与行(进攻),劳费正等”的情况下,与其“坐而待亡”,还不如发动进攻。

因此,他六出祁山虽然打出“克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堂堂之旗,但实质上是进行一场迫不得已的消极战争,其目的在于以攻为守、避免“坐而待亡”。

至于战争的前途,他也完全缺乏自信心。

与“军师”诸葛亮坚信凭借自己的智能而必将“功成名遂”的思想相反,丞相诸葛亮则一再表示自己“才弱”、“驽下”,不但对战争的“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而且以“才弱敌强”,其结局也“何能必胜”。

可见,丞相诸葛亮所发动的“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对魏战争,是一种既没有任何成功把握而又无胜利希望的战争。

所以,《三国演义》所写的丞相诸葛亮并不是生气勃勃的,而是“死”气沉沉,充满着悲观主义的情绪。

《诸葛亮六出祁山》写他最后一次出师,景象十分凄惨,诸葛亮拜别刘备庙时所泣告“惟死而已”,既表达不可动摇的拼死决心,又写出他对成功无望的悲观情绪。他出师时,“大哭”、昏倒、“长叹”,悲剧气氛十分浓郁。

如此描写,在六出祁山战争中颇不乏例。

再出祁山时,当赵云二子求见,“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随即,“孔明跌足而哭。”

又在三出祁山的军中,当小将张苞身故消息传来,“孔明听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子地。众皆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通过这些描写表明,沉浸于悲观情绪中的丞相诸葛亮感到前景暗淡,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

2、如何看待强大的敌手上的前后不一

“军师”诸葛亮敢于藐视一切,而不管他的敌手是如何庞大或狡诈。

(一)藐视敌人的气魄

赤壁之战时,曹操大军席卷荆襄,长驱直下,大有鲸吞天下之势。

但是,诸葛亮并不因当阳新败而气馁,仍然满怀豪情地对鲁肃说:

“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亮举手,则皆为齑粉矣。”

他对百万曹兵,藐视之为一堆举手即灭的“群蚁”。

这并不是徒作壮语,而是他透过貌似强大的表面,看到了敌人的虑弱本质。

他在舌战群儒时,答虞翻说:

“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军无纪律,将无谋略,虽数百万,不足惧也。”

他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把庞然大物的曹军视为“群蚁”。

对于破曹兵“如摧朽木”、处处高出曹操一筹的周瑜,“军师”诸葛亮却一直视如“小儿”以戏弄之。

在激周瑜抗曹时,诸葛亮就戏言曹操要抢夺他的妻子小乔姐妹:

“今操引百方之众,虎视江南,实为此二女也”,煞有介事地大开其玩笑。

在周瑜要借敌人之手杀他而令之断曹军粮道时,诸葛亮却以“片言戏之”说:

“吾闻江南小儿有言:‘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说周郎’。…周公瑾只堪水战,不能陆战耳”,而只有他善于各种战法。

意思说周瑜不如他,所以只得求他去断道。周瑜听了,气得要亲自出兵;诸葛亮又说曹操必有重防,劝他先决水战,然后别寻妙计破之。

诸葛亮既以“小儿有言”调侃之,又以善言诱导之,玩弄足智多谋而要暗害他的周瑜于指掌之间。

在三气周瑜时,诸葛亮指出他的“假途灭虢”计:“周郎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极其藐视之。

诸葛亮还曾在周瑜使鲁肃来索荆州时,说:“曹操统百万虎狼之众,动以天子为名,吾亦只以为疥癣之疾,岂惧周郎一小儿乎。”

诸葛亮“三气周瑜”,就像戏耍“小儿”一样来耍弄这个既是抗曹盟友又是争夺荆州的敌手,喜剧色彩甚为浓厚。

这些故事表明,“军师”诸葛亮对待各种敌人与困难,都具有一种敢于蔑视的英雄气概。

(二)为何惧怕司马懿?

但是,丞相诸葛亮则有所不同。

他对弱敌尚敢藐视,然而对强敌不仅不敢藐视,却往往反生畏怯之心。

如面对曹魏都督司马懿,丞相诸葛亮时而忧患之,“大惊”之,以至“惧之”。

《三国演义》写他听说司马懿“提督雍、凉等处兵马”以拒蜀时:

孔明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挂意;但有河内温人司马懿,此人乃世之英雄,今总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芟除此人,以绝后患。”

“军师”诸葛亮蔑视当时最强大的对手,以曹操大军为“群蚊”、周瑜为“小儿”;而丞相诸葛亮却以对敌司马懿为“世之英雄”、“非等闲之辈”、“蜀中之大患”、“后患”、“平生所患者”,所以得知他出守雍、凉等处,便惶恐不安、“大惊”未已。

又当丞相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而使司马懿削职还乡时,则“孔明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众。今既中计而贬之,吾有何忧耳。’”

于是,才上表伐魏。丞相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任职与去官,一则以“大惊”,一则以“大喜”,一则以为“大患”,一则以为无忧,可见他视司马懿为巨大的障碍而深切忧虑之。

故司马懿后来复官平西都督时,小说又写:“孔明听毕,顿手跌足,不知所指。”

当时参军马谡问“丞相何故惊也?”而这位“不知所措”的丞相诸葛亮说出了自己的心病:司马懿是其“平生所患者”,此人得“平西都督”大权,孟达举兵归蜀事必败,从此“中原不易得也”。为此,他还专修书信给孟达,说自己对司马懿“犹惧之”,要“慎之,戒之”,千万“勿视为等闲人耳”。

在小说中,丞相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忧惧情绪不仅表现于其本人的言行,而且也为魏、吴两国所察知。

(1)魏人知他惧司马懿。

初出祁山后,屡败魏军,魏臣钟繇奏请重新启用司马懿:

“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其人,故散流言,令陛下去其柱石之臣,果然陛下中计,方长驱大进也。今若复用其人,则诸葛亮自然退矣。”钟繇以全家性命保举司马懿“足可退诸葛亮之师”,因他深知诸葛亮“惧其人”。

(2)东吴也深察丞相诸葛亮惧司马懿的实情。

《诸葛亮三出祁山》写他令使者入吴:

“乞遣陆逊兴师,要分其(魏)势,魏朝必命司马懿拒之。懿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也。”

丞相诸葛亮因司马懿相抗而北伐无所进展,只得转求孙权出兵以企图引司马懿东去来减轻对自己的压力。

但是,吴军主将陆逊对此早已一眼识破,他指出:“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

尽管司马懿其人谋略并不能与孔明比肩,“畏蜀如虎”,乃至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之事,但是丞相诸葛亮以其为“平生所患者”,每每“大惊”,以至“惧之”。

这种对于强敌忧患重重、惊惧不已的情绪,却从未见于“军师”诸葛亮的性格。

3、胆略上的前后不一

“军师”诸葛亮不仅才智无与伦比,而且胆力过人,锐气极盛,饶有敢于主动“弄险”的强烈进取精神。

(一)前期的“弄险”精神

《三国演义》写周瑜要害他,故意令他在日内造出十万支箭。

“军师”诸葛亮识破周瑜是“特寻这一件风流过犯,明白斩我”,却一口应承,而且还主动提出“只消三日严限”,并纳下了军令状。

三日后,他果然如数向周瑜交纳了箭。这次“草船借箭”的成功,诚然首先是由于他智谋的杰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亮三日前,算定今日大雾”,并且作了周密的安排。

但是,敢于出奇制胜,还毕竟要有超人的胆量和勇气。

因为“借箭”行动,显然带有很大的风险:

(1)三日前对大雾的“算定”只是一种预测,而预测即使是准确的,还并不能完全排除三日后可能“天有不测之风云”,即突然出现天时的急骤变化。

(2)向鲁肃借船二十只,每船借军三十人,共用六百人;而这一支人数不算太少的吴兵行动,也难以绝对不被主帅周瑜所发现。

(3)曹操临机静守观变而不放箭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总之,每一个具体环节上倘有意外或差池,都会招致全盘失败的结果。

“借箭”尽管是建立在对气候变化等客观情况正确预测基础上的,但是通向胜利的道路毕竟充满着风险;倘若一昧贪求“谨慎”或稳妥,而缺乏超人的胆略与主动进取的精神,那末可“借”之箭一定不会“借”到手。

本来,周瑜所限的十天造箭时间是通常情况下完全办不到的,但是“军师”诸葛亮反而甘愿以生命作赌注,自动提出再缩减去七天。

为此,周瑜则说:“他自送死”,而他事后也自称:这是“敢取巧而办之”。

可见,小说所写的“军师”诸葛亮,具有主动进取的不怕“送死”而“敢取巧”的“弄险”精神。

正是如此,在“气”死周瑜以后,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他又毅然冒着“周瑜部将皆欲杀之”的生命危险,而亲自前往东吴吊丧。

《诸葛亮大哭周瑜》写他成行前,也完全明白东吴将领心怀仇恨,却仍主动去冒杀身之险,这不仅是对自己才智的坚信,而且也更加充分地表现他非凡的胆量和勇气。

(二)后期的“求稳”

但是,丞相诸葛亮却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物。

在整个伐魏战争中,他“只怕有失,不肯弄险”,一味求取“万全之计”。

《三国演义》魏延出子午谷奇兵取长安、另出斜谷而一举定咸阳以西的北伐计划,丞相诸葛亮以为“此非万全之计”而断然表示“决不可用之”。

其实魏延并非无将才。

曹操谋士刘晔曾说:

“(刘备)武有关、张、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勇冠三军而为将,号曰五虎。”

刘备一直重用魏延守汉中以当魏兵。他多年官任镇北将军,是蜀军北方前线司令长官,对曹魏情况当是很熟悉的。

他的伐魏计划并非无可取,魏军都督司马懿在取街亭时,就对张郃评论道:

“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只怕有失,不肯弄险。”

司马懿所见与魏延计划不谋而合。正是由于丞相诸葛亮苛求“万全”,过分“谨慎仔细”,北伐战事停滞不前,果然不出魏延所料。

因而,魏延对此一直不服气,在四出祁山时说:

“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也!”

尽管小说作者褒孔明而贬魏延,但是丞相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有余,而以致裹足于祁山,无所成就。

丞相诸葛亮虽然曾有一个极为惊险的空城计故事,但正如他事后亲口对部属所说:

“此人(司马懿)料吾平生谨慎,心不弄险;见如此规模,疑有伏兵,故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他这个“因不得已而用之”计谋之所以侥幸成功,完全是由于司马懿以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自疑而退走。 这显然与“军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胸有成竹地主动而大胆的“弄险”行为是很不相同的。

4、计谋上的前后不一

“军师”诸葛亮在斗争中,计出不穷,算无不验,处处显示出应付事变的无限能力,时时闪耀着足督多谋的胜利光辉。

不管什么敌人或对手,都不能逃脱他“神机妙算”的打击。

赤壁之战前夕,他对刘备说:

“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亮借一风帆,直到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吾则无事矣。若南军胜,照旧而杀操以取荆州之地;北军胜,乘势而取江南。此远大之计也。”

果然,他用计以借助吴军之力,终于大败曹操。

所以,他在取零陵时说:“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片甲不回”,后来又对川将张任说:“曹操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走。”

对于周瑜这个争夺荆州的对手,他也用智以“气”之,一而再,再而三,使之计尽谋绝,不得不在临终前无可奈何地发出“既生瑜,而何生亮”的哀叹。

即使处在极其危难的困境中,“军师”诸葛亮也能挽狂澜于既倒,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当阳之战,本是刘备集团一次损失惨重的大败退,但是由于诸葛亮的用谋,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且反使曹操攻势受到打击。

在这次大撤退之前,他火烧新野、白河放水,打得来犯的曹兵先是“自相贱踏,死者无数”,后又“人马皆溺于水中”。

但是,丞相诸葛亮则有所不同。

尽管他在伐魏战争中也使过不少计策,却有时往往谋而无功、难以应变,以至于遭到失败。

初出祁山,他错用马谡而败于街亭,四出祁山又错用陈式等人,再败于箕谷。

六出祁山之初,丞相诸葛亮“虚攻北原,暗取渭滨”之计却为司马懿识破,其结果是所遣第一支攻北原兵为魏军伏击,“蜀兵大半死于水中,余者奔逃无路”;第二支烧浮桥兵为魏军乱箭射住,“吴班中箭死于水中,余军跳水逃生,木筏尽被魏兵所夺”;第三支攻渭水旱营兵亦中魏军埋伏,“蜀兵折伤太半”。

迫不得已,只好派费祎去东吴再次恳请孙权:“以念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取中原,平分天下。”

丞相诸葛亮不仅在司马懿面前捉襟见肘,而且还吃过姜维等小将的败仗。

初出祁山攻天水郡城时,他的“玄机”先为姜维所识,随后他“自为前部”来到城边,夜间又为姜维所困扰,而使“蜀兵乱窜”。

后来,他费尽脑筋,使出了反间计,才逼迫姜维归降。

而更有甚者,他二出祁山攻陈仓时,这位堂堂大蜀丞相竟然成为魏军末将霍昭手下的败将。陈仓是一座“孤小城池”,守军只有三千,守将只有霍昭一员,又非魏国名将;而蜀军由丞相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小将领众多,所“起三十万精兵”百倍于魏,正如诸葛亮自己所说:“量此小小城池,满城皆是人马,安能及我哉。”

但是,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百计而不能一得。他先命蜀军前部先锋魏延四面攻击,“连日不能破”。继而派遣部曲鄞祥两次说降,均为霍昭所严拒。于是,诸葛亮亲自出马直接指挥攻城战斗。

诸葛亮一筹莫展,只得放弃占领陈仓的计划,绕道从小径出斜谷而去祁山。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以三十万之众久攻不下三千守敌小山城的丞相诸葛亮,跟从前笔不费力地取下南郡等三座大城的“军师”诸葛亮相比,前后性格差距竞然如此之大,的确是令人惊异的。

丞相诸葛亮即使处在打得赢的战争中,也并不都是无所不能,而有时却陷入了智尽谋绝的境地。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8549.html

孔明,胜利,形象,刘备筹,方面,诸葛亮,&,quot,前途,曹操拥,丞相,司马懿,诸葛亮,曹操,周瑜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孔明,胜利,形象,刘备筹,方面,诸葛亮,&,quot,前途,曹操拥,丞相,司马懿,诸葛亮,曹操,周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孔明,胜利,形象,刘备筹,方面,诸葛亮,&,quot,前途,曹操拥,丞相,司马懿,诸葛亮,曹操,周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