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41年,诸葛亮临终前才知道他的城府很深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41年,诸葛亮临终前才知道他的城府很深

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英雄能人辈出。而刘禅,作为蜀国的君主,留在大多数人中的印象却是不学无术,昏庸懦弱,不思进取。

无论是流传下来千百年沦为笑柄的“乐不思蜀”,还是怒其不争的“扶不起的阿斗”,似乎他在三国时代最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赵子龙等能臣强将,再给后人留下一点警示,提供一些笑料。

然而,当我们抹去历史的灰尘,翻开属于刘禅的那一页记载时,发现这位人们眼中昏庸无度、贪图享乐的阿斗,在兵连祸结的三国乱世中稳坐蜀国君主宝座40余年。

在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中,即便是国泰民安的治世,在位超过40年的皇帝也只有汉武帝、嘉靖帝、康熙、乾隆等寥寥几位。

而几乎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历史学家裴松之对其更是赞誉有加,称其“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那么,究竟是刘禅确实是个贪图享乐、一无是处导致蜀汉覆灭的阿斗,还是数千年来人们的误解让刘禅蒙尘了呢?

刘禅成长史

刘禅作为甘夫人所诞下的刘备嫡长子,从生下来起就被寄予厚望。在刘禅的教育问题上,刘备对其非常严格,文化与武功兼修并重,也着重培养他的治国才能。

诸葛亮甚至在繁忙的军政事务中抽出时间亲自手抄《六韬》《申子》《管子》《韩非子》等书籍供其学习。

虽说在人才辈出的三国年代,文有曹植、祢衡、华歆等人熠熠生辉,武有赵子龙张飞典韦吕布名震一时,刘禅混迹其中的确不算出众。

但从刘禅的成长轨迹来看,若说一个既没有智商上的先天不足,在教育上也没荒废的人,能成长为一个愚蠢至极、一无是处的酒囊饭袋,似乎也不大可能。

政治手腕,显露锋芒

公元223年,刘备带着对“匡扶汉室”事业未竟的遗憾饮恨而终。刘备去世之后,因先天不足加上数年征战,蜀国丧失大批精兵良将,物资匮乏,积贫积弱。刘禅在这种情况下继位任蜀国君主,仍得以与魏国、吴国抗衡数十年,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的政治手腕和治国才能。

在其执政前期,刘禅重用了诸葛亮、姜维、蒋琬、王平、费祎、董允等诸多贤臣良将,算得上知人善任。

在刘禅的全力支持下,诸葛亮总揽蜀国的军政大权,开疆扩土,稳定国内局势。军事上,在诸葛亮的统领下,数次北伐,取得不俗战果;平定汉嘉、南中叛乱,保住疆土。政治上,采用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结盟,让蜀国得以喘息。

同时,刘禅也是一个掌握权力制衡之术的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王的统治权威,历来是封建王朝君主的必修课,刘禅也深谙此道。

蜀国向来是由丞相总揽军政大权,而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立即废除了丞相这一职位,改设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他先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接管军政大事,第二年,刘禅又封蒋琬为大将军,监管尚书事。公元243年,刘禅任命费祎为大将军,监管尚书事。

这样就形成了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的朝堂局面,两个掌握主要权力的重臣互相牵制制衡,避免出现对朝堂的拥有绝对控制权的权臣出现。经过这一系列政策变革,分散了丞相的权力,军事政治实现了分权而治。为了使朝堂的统治地位更为牢固,刘禅随后与张飞之女联姻,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张飞的儿子。自此,刘禅慢慢开始了自己的掌权之路,完全掌控了蜀国的权力中心。

除去朝堂的举措外,刘禅在位期间,未曾大兴土木,多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鼓励农桑,不行苛政,经常大赦天下。

在诸葛亮和姜维连年北伐之后,到刘禅降魏时,根据《王隐蜀记》记载,蜀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府藏有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蜀国国库仍较为充盈,官兵民都尚处在可以维持的状态。由此可见,刘禅这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蜀国的经济发展。

洞悉形势,处事圆融

政治上颇有手段之外,刘禅也是个对形势有清晰的认知,处事较为圆融之人。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丞相一生为蜀汉政权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刘备去世后,为了完成刘备匡扶汉室的心愿,诸葛亮一生中数次领兵北伐。但在北伐这个问题上,刘禅并非完全与诸葛亮一心。因为刘禅并无其父振兴汉室的霸主之心,宁愿偏安一隅做个太平君主。

但在对诸葛亮北伐的决定持异议时,他采用的并非是严词拒绝的方式,而是婉转建言:“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表示是因相父多有劳累担心相父身体健康方才不建议北征。其话术之高,心思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诸葛亮坚持北伐之后,刘禅也并未固执己见,表示全力支持,并做足了后勤保障。因为他知道此时蜀国诸葛亮才是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坚持反驳毫无益处,索性调转“车头”,做出支持的表态,维护君臣一心的形象。由此可见,刘禅对形势认得极清,而且处事相当圆融。

而诸葛亮去世后另外一件事也可看出刘禅对形势的明悉。在诸葛亮去世后,安汉将军李邈上书刘禅,称诸葛亮长期把控大权,又数次带兵北伐,大大威胁了蜀国安危,对陛下您也不利,如今他终于死了,您就安全了。

因此我们不仅不应该为此悲伤,反而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刘禅看到这份奏折后,当即下令处死李邈。一方面,多年以来,诸葛亮之于刘禅,亦父亦臣,对蜀国忠心无二,刘禅对其尊崇有加,不容有人污蔑。

另一方面,数年来诸葛亮为蜀国基业鞠躬尽瘁,在蜀汉臣民的心中,诸葛丞相代表了一部分蜀国的形象,是蜀国臣民的精神图腾。

而且即便诸葛亮去世,他培养提拔的文臣武将仍是蜀国政权赖以维持运转的主要力量。一旦将诸葛亮定义为乱臣权臣,不仅朝堂会陷入混乱,军队民间也势必产生动荡。故此,在处理李邈这个问题上,刘禅杀伐果断,处理得异常坚决。

从刘禅的种种行为,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毫无城府和主见的人。诸葛亮临终之际,刘禅在病榻前问,“相父,您走了之后,您的儿子以后应该怎样安排呢?”

刘禅的这个问题,大有门道。因为封建王朝,只有王权帝位世袭一说,但若丞相的权力也世袭罔替,那就将大大威胁皇权,导致皇权旁落。

因此,诸葛亮连忙惶恐回道:我家在蜀地有农桑和土地,子孙后代可以借此谋生。或许,也正是此时,诸葛亮才发现昔日的“小阿斗”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心思深沉,城府极深的帝王了。

小结:

刘禅继位数十年间,无论是前期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还是后期一步步掌权后的举措,最后自制棺材降魏,得以善终,可见其治国上拥有一定手腕,而且对形势人心把控极为精准,绝非人们口中愚蠢懦弱的亡国之君。

只是刘禅其人,观其行事作风,或许在太平盛世可做一个勉力维持的君主,但在群雄争霸的战国年代,缺少乱世君主的魄力和霸气,故远不能被称为那个年代合格的君王。

他最终投降魏国的举措,虽得以自保,但他未能继承其父刘备和相父诸葛亮的遗志,也辜负了为此而奋斗蜀国臣民的满腔热血和缕缕忠魂,令人唏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00186.html

政治,丞相,北伐,刘备,城府,诸葛亮,刘禅,君主,三国,蜀国,消息资讯,刘备,诸葛亮,刘禅,李邈,蜀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丞相,北伐,刘备,城府,诸葛亮,刘禅,君主,三国,蜀国,消息资讯,刘备,诸葛亮,刘禅,李邈,蜀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丞相,北伐,刘备,城府,诸葛亮,刘禅,君主,三国,蜀国,消息资讯,刘备,诸葛亮,刘禅,李邈,蜀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