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魁父、黄父,“父”多为都城后缀?试论春秋都邑为何多以“父”名

魁父、黄父,“父”多为都城后缀?试论春秋都邑为何多以“父”名

提到春秋时期有一种固定认识在于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处于从奴隶时代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阶段,春秋战国注定以混乱的模样走向历史的前沿。此段时间不只是能够提供后人参考人类社会本质变化的世间百态,更是让人们关注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兴盛。

乱世出人才,战乱的环境变相给中国文化生长的机会,甚至春秋孕育文化的环境自由度达到了后人难以匹敌的高度。遍地花开的文化呈现欣喜景象,但也受到中国未统一的限制影响了语言系统的特征,这些特征一直到如今都在保持作用。

一、春秋时期:文化肆意成长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衔接阶段对于当时的文人而言是精神可以得到满足的“盛世”,正是因为各国的统治者将注意力都放置在战争上,所以并没有空关注自己国内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又因为各国之间人员流动的频繁,所以各家学派有机会到各个地方传播自己的思想。

时至今日,我们的官方语言倡导各地人民使用普通话,但是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喜欢自己的家乡语言。联系地方语言的不同,试想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是怎样交流的呢?

文字统一要将时间后推到秦始皇一统天下,这也意味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人们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即便互相交流频繁,但是在未能达成统一共识的情况下,文化差异也肯定会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认知有所差异。

以“父”作为文化差异的代表,不同于如今现代人们对“父”的定义,“父”字在春秋战国时期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那时的人们往往在都邑取名上习惯使用“父”,例如“黄父”、“夷城父”,打眼一看以为指的是长辈,实际上说的是当时的某座都城。

尽管对于现代文化而言,这样的取名用词实在变扭,但是考察当时的各种书籍以后却能够发现彼时的许多文学著作都能够为“父”正名,它被当作城市的用法十分频繁。《春秋》当中曾经有一段记录过鲁定公时期的文字:建成莒父和霄,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莒父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称呼我们认为的首都为都邑,《春秋》中的这句话结合背景点名莒父是当时鲁国的都邑。除此以外,《左传》中也曾经提到过:晋人将鲁宣公拘留,在黄父结盟。黄父是当时晋地的都邑,鲁国晋地都使用“父”来作为都邑城市的取名,这让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父”是否就是都邑的存在。

二、多字一义:父的分身

如今坐在教室当中接受文化熏陶的学生在文言文中稍稍费心就能够认识到假借字的存在,这种字的读法和含义都与它自身不一样,往往老师在解释的时候也会引起一众学生的疑惑,几个字的意思都表示同一个意思,古人为何要这么麻烦?

“父”字也有很多分身,好比如《淮南鸿烈•俶真训》中的“块阜之山,无丈之财”提到“块阜”,《太平御览》中的“魁父之山,无营宇之财”说到的“魁父”,唐人使用这段话时说到的“魁府”都指的是一处地方。

引起这样的差别要和各地方口音有关,所以倒不是古人不嫌麻烦,而是如普通话到了四川自带“椒盐感”一般,大家的口音改变了地方的用词读法。按照古人发音书籍的指示,“父”字和“阜”字符合三、五发音的习惯,两者便可以想通,后来人们就把二者视作一意。

尽管各地口音不同,但在都邑取名的时候却十分统一。除去上文提到的鲁国和晋地,楚国也是如此。《左传》当中有记载:陂水经过郢城之南,往东北流去,名叫杨水。又有东北一路水,名叫湖水注入。

这段话虽然通篇并没有提到水的问题,但是重点落在了三水的流向,按照古文参照,文中提到的陂水、杨水和湖水都是三流聚一流向荒谷。东边的荒谷在其东岸有冶父,这里出现的冶父也是楚国的。

不过比起皇帝定都的方式,楚国的这一城池用的是蛮横的方式,据说冶父是从陈国的手里抢来的。此外,因为各国的文笔习惯不同,冶父还有别的名字。《春秋传》中所记载的内容与冶父相符合,但是《左传》中的记载还有不同。

鲁昭公时代记载楚国公子迁许国于夷地,这里的夷地指的也是城父。因为同时出现两个城父,所以后代学者也提出过区分的理论:认可楚国有两个城父,从陈国手中拿来的是夷城父。另一个城父为北城父。

纵观我们翻看古文典籍,也需要时间理解明白古人的意思,那么对于当时时代下生产力不高,文化传播条件有限的人们来说,传播文化最快的方式可能就是口耳相传。用文字记载对文人行得通,但对普通人民而言实在行不通。

三、选择父为都邑之名的原因

春秋时期虽然提供了文化飞速发展的好机会,但是毕竟也只是带给了文化传播不受限制的环境,技术不如当今的时代,传播也只能够依仗一张嘴的力量。社会信息流动不够覆盖性的同时,我们还会发现文化的传播在不同地域的面前也受到了限制。

古代对发声有韵律的区分,好比上文中提到的“阜”和“父”之间就可以互通。不过最终将“父”确定为都城后缀的原因还是引起人们的思考,父为何成为大家心照不宣代表都邑的名词呢?

各国君王在选择都邑的时候十分讲究,这其中的讲究首先考虑都邑所在的地理位置。无论古今,城市的选择依仗于地形,都邑所在的位置要包容一定的人口,所以面积一定要广阔。

除此以外,当时的人们居住习惯喜欢土山的南面,向阳但是并不潮湿的地方。古人的智慧在此时充分发挥出来,风向所朝的位置通过自然山坡抵挡能够减少对自身的干扰。曾经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过象形词,前有山的解释,后有阜的解释。

山是依仗大山的形状,阜指的是大陆,两者比较起来,后者缺少石头。虽然形状相同,但是构成完全不同。此时的解释已经赋予二字有一定的相近意义,按照声韵的说法,两者的韵也十分相同。

意义相同,韵声也相同,因此后者多喜欢用“阜”来命名。前文已然介绍过“阜”和“父”之间本来就具有三、五声相通的特点,所以久而久之各自完全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春秋》当中曾经提到过“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其中提到的“安甫”可以被写作“安父”、“安甫”或者“安丘”。

种种看来,如今令我们感到疑惑不解的各种通假字和多字同义的现象并不是古人可以制造出来的文字游戏,属实受限于当时的文化交流不便加上文字不统一的现象才出现了这么多的意思。

按照这个逻辑,三尺讲台下的学生懵懂学习的通假字也很有可能是古人的“错别字”,想到这里也会令人莞尔一笑。古人虽然受到文化传播方式限制,但还能想到用声韵来分别各自的文字。

这也能够说明古人的智慧,尽管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在后期被约束为以儒家文化为尊,但是也确定了在后期几千年文化当中的底蕴。哪怕时至当今,我们依然在默默遵循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

四、结语

比起因为文字发展不够成熟导致通假字遍地的春秋时代,如今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文字统一是我们能够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工具。从秦朝开始,中国才结束分散的局面,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儒家文化差点灰飞烟灭,但是意识超前的人们拼死保住了文化的烟火。

从那以后的中国凝聚在一起,我们确实不可能再看到当初那般高度的文化自由,但是也获得了足够强的民族凝聚力。

正是因为中国上下十几亿人口都对同一种文化表示认可,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地方方言当中找到彼此的认可感。“父”字的通用和多种含义是春秋文化的一种代表,它使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文化智慧。

如今的世界今非昔比,官方统一文字的使用,我们除了地方文化以外也在统一接受主流汉字。不同于春秋时期的文化限制,如今的我们有各种工具来统一认识,甚至凭借互联网技术做到忽视空间和时间限制进行沟通。南来北往的文人不用舟车劳顿,一封邮件发出就能够得到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回信。

细细对比之下,我们才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了真实的触感,也更庆幸自己的祖先有如此强大的毅力。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技术骄傲,但也一定要谨记这一切的开始源自古人不辞辛劳地坚持。

五、参考文献

《春秋》

《左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05311.html

都城,黄父,地方,文化,传播,时期,都邑,后缀,人们,楚国,消息资讯,黄父,文化,都邑,冶父,楚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都城,黄父,地方,文化,传播,时期,都邑,后缀,人们,楚国,消息资讯,黄父,文化,都邑,冶父,楚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都城,黄父,地方,文化,传播,时期,都邑,后缀,人们,楚国,消息资讯,黄父,文化,都邑,冶父,楚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