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魏国建立几十年,皇族大权旁落,罪魁祸首正是这个冒牌明君

魏国建立几十年,皇族大权旁落,罪魁祸首正是这个冒牌明君

作者:长乐夜未央。

高平陵政变,是曹氏皇族的全面失败,可以说这次失败之后,魏国已经进入了魏失其鹿天下逐之的局面。无论谁胜谁负曹氏都很难夺回大权了。而对曹爽来说,更是灭门之祸。

在魏明帝死前的宫廷政变之后,曹爽一系可以说是曹氏皇族的唯一栋梁支柱,人臣之极,手握顾命大权,权倾朝野,兄弟并握兵权,然而不出十年就一败涂地,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曹爽的失败,说到底是曹氏皇族宗亲集团的失败,而曹氏从曹操死前人才济济,大权在手的局面到曹爽被人满门一锅端的局面,时间不过一代人,以曹氏马上得天下,以武力乱世横扫北方一统中原,而迅速大权旁落其原因何在?

在我看来,曹氏大权旁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甲,东汉末年的战乱并未打断世家大族这个新兴势力的崛起。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和曹氏代汉,世家大族的势力相比东汉,实际是不断膨胀的。

乙,曹氏宗亲集团在魏文帝到明帝时期随着大量优秀人才去世,加上魏明帝的亲王不得辅政的规定和对曹氏嫡系近亲的打压,呈现了明显的青黄不接的状态。

丙,魏明帝自身扶植其他势力来平衡朝局的彻底失败,魏文帝的更换皇后和禁止母后临朝,魏明帝的更换皇后和“曹氏好立贱”的传统,实际导致外戚这一可以平衡内外的势力始终没能扶植起来。而魏文帝禁止宦官参政,和魏明帝用朝臣为亲信的做法,又导致内朝势力无法成型。

结果:到魏明帝末期,朝局已经明显失衡,世家大族明显地呈现一家独大的态势。皇室自身的亲信势力,外戚以及可能的宦寺都没能建立起来,而唯一的宗亲势力则每况愈下。而并未看到魏明帝有意识到这点迅速调整局面的努力。

如果魏明帝能够长寿,他毕竟是大权独揽,政由己出的实权皇帝,当时朝廷还没有一家独大的鹰扬跋扈之臣威胁帝位,他还有从容的一步步调整布局,扶植亲信的机会。

例如晋武帝司马炎初即位的时候,也面对长辈宗亲和父辈勋贵满朝而自己亲信微弱的局面,但是在大家互相制衡的情况下,司马炎镇之以静,以时间发挥作用,一步步的完成了政局的调整,真正大权独揽。

然而历史没有给魏明帝机会,他的早逝和无子导致曹氏皇权进一步衰弱,毕竟皇权的支柱就是皇帝本人,在皇帝本人空位无法履行自己职责期间,大规模调整布局是不可能的,而魏明帝无子不得不用养子为嗣,则进一步削弱了帝权的合法性。

魏明帝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准备了清一色的曹氏宗亲顾命班子(“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裴注引《汉晋春秋》) ),准备把异姓完全排斥在中央顾命之外避免其窥测,而且有了全力加强曹氏宗亲力量,尤其要掌握军队的想法。

然而在曹氏宗亲力量已经衰弱,其位置多被异姓世家大族所占据的情况下,这无异于虎口夺食。

如果魏明帝自己身体还好,也许可以不动声色的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完成调整,但是在魏明帝病重即将不起的情况下,指望强行完成调整,必然遭到内外的巨大反弹。而且就是魏明帝的亲信,也不会更不敢支持魏明帝这么做了。刘放孙资的倒戈,其实并不奇怪。

作为魏明帝亲信,他们一度权倾朝野,但是由此也得罪了太多的人,魏明帝眼看不起,他们就得为自己今后打算,而从燕王曹宇和他们的关系看,考虑到这之前曹植多次上书不见用,和曹氏宗亲在魏明帝一朝没有大力扶植的事实,很明显地,他们矛盾很深。

【“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裴注引《汉晋春秋》) “(刘)放、(孙)资久典机任,(夏侯)献、(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放、资。放、资惧,乃劝帝召宣王。”(裴注引《世语》) 】

也正因此,刘放孙资,放手一搏,终于击败了燕王曹宇等人,让曹氏宗亲再次元气大伤,而且让异姓朝臣得以参与顾命,可以说曹氏的失败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决定性的斗争就是魏明帝死前的顾命之争。

【“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间,惟曹爽独在、、、(刘放、孙资)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诏敕,籓王不得辅政。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 】

刘放孙资的胜利,绝不是轻松容易的,要知道魏明帝当时已经病的要死了,从历史看,历代在皇帝将死之际,当权派借用皇帝名分清理政治对手的事情,可谓史不绝书,李斯和胡亥联手解决在外的蒙恬和扶苏,就是典型案例,再往后西晋也有晋武帝死前杨骏矫诏排斥司马望以求独揽大权的案例。

要知道魏明帝已经内定燕王曹宇为首的曹氏宗亲辅政,而且他任命的这批人,实际控制着曹魏洛阳禁卫军(领军将军,武卫将军,屯骑校尉,骁骑将军),等于控制着宫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因为刘放孙资出来说两句而退缩?

进是权倾天下,退是生死由人,如果说曹爽是庸才,好歹是形势不利,那这些人在手握重兵之下居然缩了,岂不是更是庸才?

被迫退出政治舞台的曹宇、曹肇等人,分别是文帝、明帝以来曹氏亲党中的最受宠顾者、从而也是影响力最大者,他们退出后,就留下一个在亲族中已被分化孤立的曹爽,从这一时刻起,魏晋嬗代的大门便已打开。

由于魏文帝的“藩王不得辅政”,使的魏国武、文、明三代嫡亲子侄全部被摒除到中央政治舞台之外,自明帝时起,曹休、曹真这两家同族就成为曹氏亲族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代表,然而在魏明帝去世时的托孤权争夺中,曹休一系的曹肇又黯然出局,所以曹氏一门中还在活跃的亲族栋梁,只剩下曹真—曹爽这一支。

在此形势下,曹爽已经难于在曹氏一族中寻找政治上的合作者,为此他不得不直接将自己的弟弟曹羲安插为中领军,曹训安排武卫将军,前代贵臣夏侯尚之子夏侯玄作为曹爽的“姑子”即表兄弟,不久也迁为中护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禁卫军的兵权。

以上诸人,正好就是曹爽辅政之际,诸曹、夏侯在中央政治的主要参与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05336.html

孙资,宗亲,调整,罪魁祸首,亲信,势力,皇族,曹氏,刘放,魏明帝,消息资讯,孙资,曹爽,曹氏,刘放,魏明帝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孙资,宗亲,调整,罪魁祸首,亲信,势力,皇族,曹氏,刘放,魏明帝,消息资讯,孙资,曹爽,曹氏,刘放,魏明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孙资,宗亲,调整,罪魁祸首,亲信,势力,皇族,曹氏,刘放,魏明帝,消息资讯,孙资,曹爽,曹氏,刘放,魏明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