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被忽视的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提起赵国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战胜过秦军。

第二反应或许是:能战胜秦军,说明这人很厉害,他还打过哪些出名的仗吗?

实际上,史书中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率军攻打过齐国,战果未知。

真正让他在史书留名的原因,除了击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外,就只剩他那个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

说起阏与之战,其实有些无厘头。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打完之后准备顺路从赵国也弄点地盘走,于是在公元前269年占领了赵国的阏与。

秦国率先挑衅,赵国应该如何回应呢?

朝堂上的大多数名臣武将,如蔺相如、廉颇和乐乘等都建议谈判解决,出兵与秦军交战则必败。

赵惠文王其实也不想跟秦国交战,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大不了放弃阏与,然后从其他邻国那里抢地盘。

但赵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赵国忍辱负重这么多年,该给秦国一点教训了!”

最后的结果是赵奢的建议被采纳,赵惠文王任命他为主将,前往阏与地区迎战秦军。

大多数人反对,甚至连赵惠文王都不太愿意与秦国交战,唯有赵奢认为应该开战,这里面问题可太大了。

赵奢以前具体立过哪些军功呢?史书语焉不详。

如果赵奢是一个过往战功极其差劲的将领,赵惠文王又为什么会同意让他当主将呢?而且是顶着大多数朝臣的反对。

阏与之战结束以后,赵奢至少又活了五六年,却再也没有他带兵打仗的相关记录,反而留下了他教训儿子赵括的内容。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赵奢的存在只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打赢阏与之战,第二是预言赵括言过其实。

我个人对此有一个大胆的判断,那就是赵奢在赵国原本拥有相对崇高的名望,至少不比廉颇差多少。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理解,赵惠文王为什么愿意在赵奢身上赌一把,可见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名将。

身为赵国名将,相关的正面记录肯定不会少,但赵奢的儿子赵括过于差劲,让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

于是,恨屋及乌的情节出现,赵奢受到儿子的连累,相关功绩被抹杀,只留下了阏与之战和临终训子这两件事。

留下临终训子可以理解,毕竟能够衬托出赵括的无能,甚至还要衬托出赵孝成王的识人不明。

但为什么要留下阏与之战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阏与之战打得非常精彩,赵奢身为名将所应该拥有的那种无情、理智、狡诈和果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把赵奢和赵括对比,立刻就能感受到极大的落差:这真是虎父犬子,虎父犬子啊!

赵奢在赵惠文王面前说得豪情万丈,但当他率军出征之后,却始终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

抵达前线之后,所有人都以为马上要打仗了,但赵奢却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然后摆出一个乌龟阵。

当时就有亲信劝赵奢:“兵贵神速,我们应该尽快迎敌啊!”

结果赵奢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个亲信给砍了。

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对赵奢提建议了。

赵奢表现得如此窝囊,立刻就让秦军产生了误解,以为赵奢只是带军队过来装装样子,就像蔺相如那样,不想再秦军面前露怯而已。

于是,秦军那边产生了松懈情绪,而赵奢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时机,直接下令全军出击,打得秦军死伤过半。

如此精彩的阏与之战,还是大胜秦国这样的巨无霸,当然应该保留了。

而且在经历过长平惨败之后,赵国上下更应该大肆宣传阏与之战:我们赵国不是士兵不行,而是统帅不行。

想当初,我们在赵奢将军的带领下,就曾痛击过秦军!

第二个原因是阏与之战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提起赵惠文王,很多人就会有两个固有印象:

一、在面对周边国家的时候,赵惠文王向来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面孔;

二、在面对秦国的时候,赵惠文王一贯是窝窝囊囊的表情。

而阏与之战改变了这两个固有印象,凭借赵国的国力,只要赵惠文王下定决心,还是能够战胜秦国的。

由此可见,当时的天下并不是所谓的“一超多强”,而是秦赵两个强国争霸天下。

只不过这段争霸期有些短,阏与之战结束的十年之后,秦赵两国就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双方的国运也通过这一战发生了改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07088.html

名将,成功,赵括,秦国,赵国,秦军,赵惠文王,儿子,赵奢,阏与,观点评论,秦国,赵国,秦军,赵惠文王,赵奢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将,成功,赵括,秦国,赵国,秦军,赵惠文王,儿子,赵奢,阏与,观点评论,秦国,赵国,秦军,赵惠文王,赵奢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将,成功,赵括,秦国,赵国,秦军,赵惠文王,儿子,赵奢,阏与,观点评论,秦国,赵国,秦军,赵惠文王,赵奢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