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作为分水岭,长平之战后再也没谁可以阻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步伐

作为分水岭,长平之战后再也没谁可以阻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步伐

自从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后,秦国真正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大幅加速了自己对外征伐的脚步。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的统一之志已经昭然若揭,唯一还有实力可以与之掰手腕的,恐怕就只有赵国一家了。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遣大将白起领兵攻打韩国,一举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犹如一块“飞地”一般。眼见情势危机,韩王只好向秦国求和并且同意割让上党郡,秦国勉强同意撤军。

但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非常豪横,坚决不同意降秦。得知自己已经被韩国出卖后,他们索性主动联系赵国并表示愿意主动归附,请求赵王出兵救援上党郡。

赵国一看白得一块肥肉,自然乐意出兵;而秦国一看煮熟的鸭子要飞,自然要发兵攻击。就这样,秦、赵之间一场旷日持久而影响深远的大战“长平之战”爆发了。

经过两年的长期僵持和消耗,长平之战以赵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包括四十万降兵都被全部坑杀。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在当时,秦国的人口数量不是最多的,单兵装备也不是最强的。更何况,他们还是深入赵国境内作战,长平距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过两百里,距离秦国都城咸阳却四百多里。因此,对于长途奔袭的秦军而言,粮草运输和辎重补给是最大的软肋。

作为赵军统帅,廉颇判断出了秦军的这处短板,采取了以逸待劳和坚守不出的策略,希望通过长期消耗战的方式挫败秦军。可是,赵国人遗憾的发现,秦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太强了,甚至强过了前线的作战能力。

凭借商鞅变法后打下的根基,秦国很早就开始积蓄力量,修路、养马、开渠……。长平之战期间,秦国就是依靠这些有利因素,实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补充。

而反观赵国,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和建设,以至于虽然就近作战,后勤供给依然困难,甚至还不如秦军那么顺畅。相持一年多,赵王首先沉不住气了,他开始连续下诏强令廉颇改变防守态势,要求主动出击秦军。

长平之战期间,秦军屯兵于西南的山谷地带,地势非常险要,典型的易守难攻。如果赵军放弃防守,转而进兵山谷,那结果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坚决不同意由守转攻,终于遭至了赵王的撤换。

赵括接替廉颇后,数十万赵军已经开始陷入了饥饿和半饥饿的状态,粮草供应出现短缺。加之,廉颇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因此他不得不采取积极甚至是激进的策略,寻求主动出击秦军。

果然,赵军中了秦军的埋伏后被围困山谷,投降后还遭到了无情的坑杀。那么问题来了,秦赵两国倾举国之力在长平僵持的两年期间,其余各国都在干吗呢?

原来,实力位居第一和第二的秦国与赵国死磕长平,各国都在作壁上观。危难之际,赵王向齐国求助并且借粮,但遭到了齐国的无情拒绝。

与齐国情形类似,韩国、楚国、魏国和燕国也选择进行中立,远远地看着作为老二的赵国被秦国打残打废。各国都乐见秦赵两强打得精疲力尽,打得两败俱伤,但是,又都不希望赵国被彻底灭亡。

就这样,随着长平之战分出了胜负,其余五国再也不敢坐视不管了,纷纷参加了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邯郸之战”。秦国深知自己还没有实力彻底消灭赵国,彻底击败其余五国,于是见好就收留下了赵国。

在秦国的一再攻伐下,其余六国从此再也无法对秦国形成真正有效的威胁,只有等待被一个个地消灭。等到秦始皇即位后,秦国终于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实现了“灭六合、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公元前230年,韩国亡;公元前228年,赵国亡;公元前225年,魏国亡;公元前223年,楚国亡;前222年,燕国亡;公元前221年,齐国亡。

终于!秦王嬴政实现了秦国历代先王的夙愿,实现了一统天下,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09228.html

嬴政,长平,赵军,秦国,赵国,六国,秦军,秦王,公元前,统一,消息资讯,长平,赵军,秦国,赵国,秦军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嬴政,长平,赵军,秦国,赵国,六国,秦军,秦王,公元前,统一,消息资讯,长平,赵军,秦国,赵国,秦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嬴政,长平,赵军,秦国,赵国,六国,秦军,秦王,公元前,统一,消息资讯,长平,赵军,秦国,赵国,秦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