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专家:不撤军才是自取灭亡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专家:不撤军才是自取灭亡

《三国演义》自成书数百年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直到今天读起来依然十分有趣,比如三英战吕布、桃园结义、火烧赤壁等。三国时代作为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之一,各诸侯之间的攻伐混战也诞生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奇谋妙计,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诸葛亮的空城计。

古人打仗比较讲究策略,这也是古代那些名将能够以弱胜强的根本之所在,现在人们常说的三十六计,就是古代三十六个著名的兵法策略。而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这三十六计之一,也是其中最著名的疑兵之计。

空城计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五回,讲的是司马懿挂帅进攻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然后司马懿趁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虽有奇谋妙计却无兵迎敌,最后只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跟司马懿唱了一出空城计。而向来多疑的司马懿果然怀疑城中设有埋伏,于是引兵退去的故事。

需要知道的是,空城计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作者罗贯中所虚构的,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只不过,罗贯中把故事的主人公换作了诸葛亮,而且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空城计的发生地点相隔千里之遥,断然不可能和诸葛亮唱这么一出空城计。

《三国演义》是一部构思宏大的古典小说,作者罗贯中缜密细致地将兵法三十六计融入了东汉末年这段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整部小说可以说是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可是,凡是读过《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读者,在读到“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这一段的时候可能都会觉得有点违和,这样的故事情节令人感觉十分突兀。

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小说中,司马懿都是一个老谋深算之人,而且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这一点从高平陵之变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他和曹操一样生性多疑,但是他兵法谋略却绝不在诸葛亮之下。那么,这样一个性格狠辣又老谋深算之人,如何会被诸葛亮的一个空城计吓退?况且在他的手中还握有十万雄兵,再怎么愚蠢胆怯也不至于“掉头就跑”啊!

如果按照书中的情节推断,其实诸葛亮的这个空城计是断然不可能瞒过司马懿的。那么,为何作者还要做出司马懿撤军的安排呢?而且书中的诸葛亮还一再强调此计只对司马懿有效,好像是除了司马懿别人都不会上当一样。既然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如同诸葛亮所希望的那样撤军呢?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来看,司马懿不撤军的话才是自取灭亡。

历史上因为功高震主而被皇帝除掉的大臣多如牛毛,如果司马懿不撤军的话,那么他的下场将和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一模一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古代的皇帝为何总是自称“孤家寡人”?就是因为不允许有人能够在威望上盖过他们,用宋太祖赵匡胤的话说就是“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三国演义》中,最终都是司马家夺取了了江山。而司马家能够统一天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足够隐忍。先不说曹操在世的时候,哪怕是曹丕、曹叡在世的时候,司马懿也不敢造次,因为他深知为人臣子应该把握的度。在韬晦这一点上,司马懿做的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可以说是唱得漏洞百出,但是司马懿却依然按照诸葛亮所想的那样撤军了。因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知道,此时虽然蜀国势弱,但是双方是不可能打得起来的。没有了猎物,那猎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诸葛亮的这出空城计与其说是唱给司马懿看,倒不如说是两人联手表演给刚刚继位的魏明帝曹睿看。

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并不是因为司马懿的多疑,而是因为司马懿的谨慎。从曹操算起,司马懿已经辅佐了曹魏两代帝王,他虽然深得曹操、曹丕的重用,但是也遭到了其他曹氏子弟的嫉妒,如果他不谨慎一点,也许根本就等不到高平陵之变的机会。所以,哪怕他早已识破了空城计,为了避免功高震主,也只能配合诸葛亮撤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10134.html

因为,三国演义,古代,司马懿,历史,诸葛亮,曹操,兵法,故事,空城计,消息资讯,三国演义,司马懿,诸葛亮,曹操,空城计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三国演义,古代,司马懿,历史,诸葛亮,曹操,兵法,故事,空城计,消息资讯,三国演义,司马懿,诸葛亮,曹操,空城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三国演义,古代,司马懿,历史,诸葛亮,曹操,兵法,故事,空城计,消息资讯,三国演义,司马懿,诸葛亮,曹操,空城计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