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牧野之战后周朝依然面临诸多威胁,周武王驾崩或与此有关

对于周王朝的创建工作来说,牧野之战只是开始,距离掌控局势还差得远。

即位第四年的2月27日,周武王姬发发起了对殷商的决战,史称牧野之战。

但大胜之后,武王却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周公旦前往探视,在这个亲密的兄弟面前,武王说出了心中的烦恼:“天保未定”。

而一个夙夜忧虑、难以入眠的人,怎么可能长寿?果然,大约在武王即位后的第六年,牧野之战后两年,武王便驾崩了,享年54岁。

由此可见,武王的驾崩与这种忧虑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武王为何忧郁而崩,就必须知道,武王到底在忧虑什么,所谓的“天保未定”指的又是什么。

牧野之战的真相

在我们的认知中,牧野之战是周与商的决战,此战过后,周王朝就大体上完成了创建,自此殷商再无翻盘的可能。

牧野之战示意图

但事实上,牧野之战后,周武王远远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根据《尚书》的记载,牧野之战周军的主力是由姬、姜两姓贵族率领,共有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另有西南诸侯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国军队助阵。

而为什么选择牧野作为战场呢?因为在周的记载中,牧野是殷国都戍卫军殷八师的驻扎地,所以武王的意图是中央开花,一举摧毁殷商的军事主力。

事实证明,武王的策略是正确的。牧野的商军士气低落,在阵前倒戈。一天之内,武王就战胜了商军,杀掉了殷王帝辛,也就是商纣王。

但这并不代表,殷商贵族和属国会因此臣服于周的统治。

比如后来秦国的祖先蜚蠊和恶来父子,他们率领军队继续和周作战。周军继续向东追赶他们,经过了激烈的战斗,一直到了海边才杀死了蜚蠊父子。

箕子

而《史记·宋世家》也记载,武王在牧野之战战胜后,还向殷商贵族箕子请教统治天下的“常伦所序”。

而箕子在讲了一番大道理后,武王却“封其于朝鲜而不臣”。这说明,武王碰了一个软钉子,还不敢把箕子怎么样。

蜚蠊父子的坚持抵抗、箕子的软钉子,都说明,周克殷的工作,并不是在牧野之战就完成了,而是才刚刚开始。

四路追兵

事实上,商的根基在黄河中下游及黄河以南地区。但商中后期,东夷的方国们开始发展壮大,有些不太听话了。于是商末几代君王,都曾有征服东夷的记录。

帝辛,也就是商纣王,之所以花那么多精力要征服东夷方国,却把西部地区托付给并不那么信任的姬昌,就是因为东方对于商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而帝辛没想到的是,姬昌利用他授予的权力,合法征服了西部诸侯,反而倒戈对付自己。但即使如此,臣服于周的诸侯都是西南方向而没有东部方国。

商朝疆域图

牧野之战,周虽然占领了殷商京畿地区,但这些殷商经营了600多年的东夷诸方国,以及殷商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军队,却让周武王极度头疼。

由此可知,所谓周文王姬昌“天下三有其二”是极度夸张的描述。即使牧野之战后,周能不能征服这些方国都还是个未知数。

为此,周武王马不停蹄地布置了四路追兵,针对商的主要方国进行追击:

第一路由吕他率领,主要目标是今河南巩县一带的戏方;第二路由侯来统帅,讨伐陈地的殷将靡集;第三路由百弇率虎贲,讨伐强大的豕韦氏卫国;第四路由陈本、百韦、新荒分别率军讨伐磨、宣方、蜀。

这里的磨、宣方、蜀并不在今天的川蜀地区,而是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周武王大约是接到报告,有为数众多的南方殷属诸侯集结在这一代,准备联合抵抗周师,因此才派出重兵。而第四路也是追兵的重点。

在当年4月,四路追兵都先后取得了大捷。《逸周书》记载,武王这一次军事行动,征伐了99个诸侯,得敌酋17万多人,俘虏超过30万,降服的方国有600多个。这当然是夸张的记载,但却说明,当时战斗之激烈。

周武王

那么,是不是经过这次追击,武王就可以释去烦恼了呢?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想要凭借一战而征服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武王的忧虑,是担心这些方国和殷商属国的再次反叛,威胁周的统治。为此,武王煞费苦心,做了几手安排。

《商誓解》和分封三监

当年6月,武王在周庙举行了巨大的献馘礼,并正式继承了天子之位。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在还在殷商王都举行了接连5天的告捷礼和社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武王大张旗鼓地举行这些仪式,除了祭告周室的先祖,更是向殷商贵族表明天命已移,以此震慑他们。

果然,这些完成之后,武王召集了殷商的各等贵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商誓解》。在这篇文章中,周武王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上帝弗显,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胥告商之百姓无罪,其维一夫”。“在彼宜在天命,弗反侧兴乱。其斯弗用朕命,予则肆刘灭之”。

周武王

周武王这番讲话的对象,包括了殷商大小贵族和遗民,还特别提到了大小史官所属官吏。

周武王的这一举动说明,当时殷商贵族的人数众多,势力强大,周只得采取怀柔政策,文武兼用,一面安抚,一面警告。

当然了,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武王当然知道,口头约定是不能作数的。

武王将原殷商王畿分为三块,分别作为司寇苏忿生的封国,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国,和武王的三个弟弟“三监”的封国,以此对殷商贵族分而治之。武王还善待投降的殷商贵族微子启、大夫衰绖,并复其封地和地位。

宗周、成周示意图

同时,为加强对殷商核心地区东部的控制,武王在洛邑营建东都成周,作为周在东方的据点,就近防备殷商遗民作乱。

不仅如此,还可以发现,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诸如燕国、齐国等等,主要地区仍旧是在殷商的核心区——东夷地区,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

武王之崩和周公东征

武王又是大张旗鼓的祭祀、又是召集谈话、又是分封的,这样多管齐下说明了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殷商遗民和东夷方国势力庞大,让武王不得不多几分担心。

所谓的“天保未定”,与其说指的是天命,不如说指的是人心。

究竟如何才能让这些殷商贵族和方国服从统治,乖乖地做顺民呢?军事征服过后,周武王最大的忧虑和担心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殷商遗民和属国的叛乱。

或许那将是一场足以颠覆周室的叛乱。然而,该做的已经全都做了,周武王不能再采取过激的措施,否则只会引发更大的暴乱。

周武王

所以,武王现在能做的,要么等待他们自己跳出来,好一一收拾了;要么等待这一代人的逝去,让时间磨平亡国的伤痕。

因此,这种忧虑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武王的头顶。武王驾崩那么快的到来,与这种忧虑应该是分不开的。

而武王之崩,成王年幼,加重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但是幸运的是,周公旦担起了这副重担,他与东方的齐太公姜尚紧密合作,通过数年的东征将三监之乱和殷商遗民叛乱彻底平息下去了。

直到东征胜利,洛邑营建完成、分封诸侯控制东方,这一系列的事情做完,周王室才真正完全掌控了局势,完成了王朝的创建工作。

而武王的当年所忧虑的事情,也是到这时,才算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因此,对于周王朝的建立和稳定来说,这场东征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牧野决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1143.html

地区,殷商,忧虑,诸侯,周武王,征服,牧野,威胁,贵族,周朝,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区,殷商,忧虑,诸侯,周武王,征服,牧野,威胁,贵族,周朝,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区,殷商,忧虑,诸侯,周武王,征服,牧野,威胁,贵族,周朝,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