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不是一个历经世事的中年成熟男人,你很难真正意义上读懂刘备

不是一个历经世事的中年成熟男人,你很难真正意义上读懂刘备

得益于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的口口相传,作为《三国演义》中汉室正统的代表形象刘备也成了中国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只不过,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兴起和人们对于历史解读的新意和深度要求越来越强烈,对于刘备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各种不同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有人说刘备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有人说刘备是一个志大才疏的真小人,有人说刘备是一个装神弄鬼的大忽悠,有人说刘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小男人……

然而,作为一个历史的发烧友,我也曾为自己有过类似于上述的年少轻狂而感到羞愧,也为自己曾经的无知者无畏而感到汗颜。历史,它不仅仅是一个个快意恩仇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它是客观的事实,它的背后有深度的逻辑,不能光靠情绪去驱动,也需要理性去解读。恍然大悟、细思极恐、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这些历史触觉应该也必然存在于很多人的身上。

有一句话是这样评价李宗盛的歌的:“少年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曲中人!”,对于刘备,同样可以用类似的一句话来形容:“年少不识刘备才,读懂已是心愧然!”

“刘皇叔”的不容易几人能懂?

刘备剧照

后人一提到刘备这个人,总是喜欢谈论到刘备借用皇室身份到处“招摇撞骗”的梗,仿佛刘备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落魄贵族子弟,明明被生活打脸打得遍体鳞伤,还要强行扯一扯那破了好几个洞的衣襟,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俗称“死要面子活受罪”或者“自己选择的路,装着逼也要强行走下去”。感觉刘备的最后逆袭全靠“皇叔”这块金字招牌。

但事实上,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身份这个东西,特别是在比较讲究尊卑有序的封建时代,要有出身论,但不能唯出身论。

刘备之所以到处打着皇叔这个身份四处做宣传,说明这个身份确实能给他带来好处的。这种广而告之,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品牌包装一样。咱可是根红苗正的皇室后裔,咱老刘家是大汉江山的原创品牌,要建功立业就要找一个信得过的平台和渠道,总之,你们跟着我刘备那是准没错。

但刘备的皇叔身份真的能帮助刘备解决根本问题吗?一个人穿上一身好衣服就真的能成为实力派偶像吗?一个产品注册一个好商标就真的能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好产品吗?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用现在的话说,光靠忽悠,顶多只能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效,要想有长久的发展,还是得靠硬核实力说话。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仁人志士没有一个是头脑发热的人,就因为你是个落魄的“皇叔”,他们就会“你是风儿我是沙”地誓死相随?汉末,像刘备这样的皇室后裔多得去了,牌子更正、底蕴更深的遍地都是,刘表、刘璋、刘焉等,哪一个不比刘备名头更响、血统更纯?

先看看,“刘皇叔”这个身份是怎么来的吧。《三国演义》中,汉献帝见刘备时,问其出身,刘备是如此回答的:“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汉献帝一听这还是自家亲戚呀,赶紧取出宗族世谱一查,查完之后发现刘备确实是中山靖王之后,论辈分还比自己大一辈,于是赶紧叫了一声皇叔,并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所以,刘备后来便以“刘皇叔”的身份纵横江湖了。

但这里需要我们认真去搞清楚一点问题,汉献帝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备为皇叔的?他对这个几百年前是一家的“叔叔”真的就有很深的情感吗?古代的家族关系一般有一个“五服”的概念,也就是五代之内算是正儿八经的一家人,有点类似于现代的近亲概念。这特么都过去几百年了,你一个落魄的江湖汉突然跑出来说,我们以前是一家,一个皇帝翻一下族谱,然后又是叫你叔叔,又是给你封官,正常吗?

当时的汉献帝已经给曹操同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讲得不好听点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他这个皇帝说话不好使了。他和刘备攀亲戚,是典型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抱团取暖而已。

一个说话不好使的皇帝叫了一个被推恩令推得家贫如洗的落魄贵族叔叔,这个“皇叔”的含金量能有多高?起码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凭它就想大小通吃?估计那些真正的世家大族没人会真正把刘备这个皇叔身份放在眼里的。

所以我们在看刘备最后的逆袭时,绝对不能过于放大其身份的作用。而且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汉献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17代孙,《三国演义》中却说刘备是汉景帝的第18代孙,汉献帝辈份应该比刘备要高出好几辈。刘备怎么还成了汉献帝的叔叔呢?这说明刘备这个皇叔身份是子虚乌有的,也充分说明刘备的崛起不是靠皇叔这个身份,而是刘备崛起之后,再附加上“皇叔”这个身份,使其的成功更名正言顺罢了。

《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记载刘备的:“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也就是说,陈寿的《三国志》记载的刘备的世系只知道有刘胜、刘贞、刘雄、刘弘,其他的世系,完全不可考,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却并一定是汉献帝的叔叔。

但是,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却被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推到他这一代成了落魄凤凰不如鸡了。与平常老百姓无异,家道中落到与母亲靠织席贩履为生。

有些朋友会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备好歹是贵族出身,总会比普通老百姓资源丰富得多吧!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得分情况来看。一般地,如果你父辈或者你爷爷那一代家里还挺兴旺的,这种落魄贵族确实还能享受到一些祖辈的余荫,因为你们家的社会资源消散得没那么快,多少还会有几个贵人伸手拉你一把。但是你们家几百年都在走下坡路,大概率是没落了就没落了,就像孔乙己一样,你说你祖上是读书人、是达官贵人,别人只会当作一个笑话来看。

所以,刘备的皇室后裔身份其实相当尴尬。如果说贵族身份是一碗汤,刘备这碗汤已经被掺了十多次水了,已经淡得喝不出任何味道了,你很难说清楚它是一碗汤还是一碗水。

这种身份的加持在一个人的使用上是十分有讲究的,用不好不光不能带来光环,还很容易招黑,这就得取决刘备这个人本身是不是一个有非常之才的呢?你如果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落魄子弟,你一天到晚三餐不继,还念念不忘你是帝王后代,你看看你得到是嘲笑多一点还是支持多一点?只有你自身实力强大、才华出众,你拿贵族身份包装一下自己,才会更吸引人。

因此,我们在解读刘备这个人时,逻辑基础一定是要建立在刘备这个人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这一点上,后面的所有延伸才会合情合理。同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别老是以为那些成功人士都是因为家庭出身好,都是背后资源丰富,有些英雄的崛起是与其非凡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

刘备的逆袭之路何其艰辛

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一生,其最终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这样的成就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是值得所有人认真去思考和学习的。

刘备父亲早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连生活的着落也没有,靠织席贩履为生。这放到当下,就是连个正当的营生都没有,靠做点手工、摆个小摊勉强糊口。这样的人最后能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背后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人前显贵,人后受罪,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有句老话叫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一个人挣扎在温饱线上,通常是没有什么远大志向的。这不是什么格局不格局的问题,而是现实往往会迫使人们只盯着眼前往前看几步,明天?理想?抱负?那玩意实在是太虚无缥缈了。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你只有解决了物质基础,你才有心思去搞那些上层建筑。饭都吃不饱,整天想着兼济天下,这样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志,像毛主席那样“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人古往今来并不多见,所以刘备虽然身陷困境,但是始终不坠青云之志,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说明刘备是英雄之志的。

其次,任何一个人要想成功,光有英雄之志是远远不够的,有志无才,一切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是光靠梦想就能成就一个人,相信世界上所有人都早已辉煌腾达了。要想成就梦想,你得厚积薄发,得不断学习,得强大自己。

刘备得益于自己的一个叔叔慧眼如炬,资助他拜师学艺。刘备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与成长,最终拜在了当世大贤卢植的门下,从而拓宽了自己的梦想之路。

后人老是调侃刘备只会哭、装仁义,干啥啥不行,一打就逃跑,显然是对刘备误解太深。至少人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当世大贤卢植的赏识,这就充分地说明刘备是十分有才能的。要知道,高干子弟出身且文武双全的曹操早年间都极为不受士族名门的待见。那些颇具声望的大儒在收徒这件事情上,条件是极为严苛的,没两把刷子,你拿钱砸也不一定能敲开他的学门,何况刘备当时家境贫寒,压根就没有这个条件。刘备能拜在卢植的门下,类似于今天一个寒门学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全靠实力支撑。

只有相互对等的人才会相互识别,刘备在卢植门下学习期间,与后期割据幽州的公孙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刘备是一个庸才,公孙瓒估计连正眼都不会看他一下的。

后来,关羽、张飞这样的世间豪杰能和他结拜为兄弟,生死相随;曹操这样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枭雄能把他视为与自己并列的英雄;诸葛亮这样经天纬地、静候明主的旷世之才愿意为他鞠躬尽瘁等等各种细节,都足以说明刘备这个人是具有英雄之才的。

我们永远不要觉得别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获得的,没有一群狼会愿意追随一只羊的。刘备的才能若是不出众,在山高水急的创业之路上,他早已被淘汰了,成了孤家寡人。

然后,有英雄之志和英雄之才的刘备,通常情况下也是很难成功的。因为成功之路就像西天取经一样,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估计连成功的边都挨不着。所以,但凡一个想要追求成功的人,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英雄之气。这一点上,刘备很好地继承他先祖刘邦的优点。

初入江湖的刘备要啥没啥,带着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四处流浪、寄人篱下、颠沛流离、倍尝艰辛。若刘备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这倒还好说,就是到处混日子呗,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该认怂的时候就认怂。但是,刘备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呀,人家是要干大事的人,而且带着两个兄弟也都不是一般人,这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

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都必须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真正的英雄是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别一遇到什么挫折和痛苦就感觉天地不公、愤世嫉俗,慢慢地破罐子破摔,萎靡不振。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懂得低头,越懂得与环境和解,越能让人不管贫穷还是富贵都愿意无怨无悔地追随他。刘备前半生几乎无时无刻不是在被现实毒打,事业上稍有起色,转眼间便会灰飞烟灭、一无所有。但他从不灰心丧气,永远保持着气贯长虹的心态。这就是难得的英雄之气。

这种英雄之气是一种韧性、一种气度、一种格局、一种修为。既然让自己内心平和,不暴躁、不焦虑,又能让他人对自己充满信心、感到坚定。

刘备前期投靠过多个诸侯,其中包括公孙瓒,陶谦,袁绍,曹操,刘表,也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刘备率领一帮人投军报效,跟随校尉邹靖平叛,因功出任安喜县尉,正式获得人生中首份正式工作,此时他23岁。县尉掌管治安捕盗,职务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跟曹操的首份职业——洛阳北部尉属于同一个工种,只是级别和重要性比不上曹操。刘备由白身而入仕,对首份工作非常珍惜,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干出了不少政绩,但没过多久依然被撤编了。

之后又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人。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但是因为吕布的背信弃义,在刘备攻打袁术期间,又窃取了徐州,让刘备无家可归,后面只能请求吕布驻扎于小沛。

之后曹操攻取徐州,斩了吕布,同时也把刘备带回许昌觐见汉献帝,在这期间,刘备参与了汉献帝发起的玉带血诏——密谋除掉曹操,后续刘备用除掉袁术残余势力的机会,又重新夺得了徐州!

但是此时的刘备,虽然武有关张赵,但身边却没有一个能为其出谋划策、通篇布局的谋士,阵营结构极其失衡,这种政治队伍就好比一只绿林队伍,只能占有一个地方,无法长久统治一个地方。果不其然,当曹操大军来临之时,刘备又再次丢掉了徐州。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不小心回到解放前,走投无路的刘备,只能投靠到了袁绍门下。更让人觉得痛心的是,刘备此时和关羽、张飞、赵云这帮子兄弟已经在兵祸之中走散了。小公司垮了,草创队伍也走散了,刘备的创业之路看似已经穷途末路了。

如果是一般人,是否会心灰意冷,有人收留自己,就安安心心上个班算了,至少抱着边走边看的心思安心给老板打工吧?但是,刘备却通过一些细节观察,发现新老板袁绍是一个优柔寡断、格局不高的人,断定其不能成大势,便借着要去寻找兄弟的理由,辞职走人了。

上述这些充分说明了刘备还是一个有英雄之识的人。也就是说,他对外部环境、人物的认识和辨别与自己内心的理想、标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虽然不拒绝眼前的苟且,但时刻牢记着诗和远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绝不迁就,目标十分清晰,不作践自己,不敷衍自己。英雄之识,贵在认清自己和认清别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能成就梦想。

离开袁绍的刘备投靠了同为汉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的门下,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崩盘了的袁绍不久便郁闷而死,曹操却一发不可收,趁势收下了青幽并冀四州,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北方霸主。

一个人的野心往往是与实力成正比在增长的,实力大涨的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再也按捺不住了,便亲率大军开赴荆州,兵锋直指南方。

此时的荆州,刘表新亡,两子夺权弄得荆州局势是动荡不已,最后险胜上位的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无力应对变局,最后在外戚势力的影响下,选择了不战而降。

此消彼长,一边是竞争对手曹操的睥睨天下,一边是自己的东奔西逃,屡遭打击的刘备不忘初心,远走夏口。最后与东吴一起对抗一家独大的曹操,最后成就了震古烁今的赤壁之战,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虽然赤壁之战使得一直被曹操追赶得喘不过气来的刘备,可以暂时缓一口气了。但是,大家要知道,其实此时的刘备依然是居无定所,没有根据地。最后在诸葛亮的筹划之下,从战略同盟的东吴手里借来了荆州,并以此为基础,西进益州,北夺汉中,从而建立蜀汉之国,创造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上述的过程来看,刘备的逆袭之路是十分励志的,其过程之艰辛、曲折,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也超乎一般人的承受能力。所以,我们通常在看待一个成功人物时,要能做到力透纸背地去分析他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千万不要把别人的成功过于简单化,越是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人往往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并促使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刘备成功的因果逻辑梳理

刘备的一生就是一个草根创业成功的典范,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难能可贵的成功品质,越是真正读懂刘备的人,越会觉得生活不易、人生可期。

一、我们先来讨论刘备的身份问题。刘备的身份也是使其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认为其不过是吃了“汉室正统”的红利,其实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就好比,我们当下很多人总是用一种“他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投胎投得好而已”的态度去贬低那些过得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

只有弱者才会把身份当饭吃,强者只会把身份当成一种工具。刘备的“皇室后裔”身份有多尴尬,前文已经解释了,要啥没啥,在别人眼中就像一个笑话一样。可是这种“有名无实”甚至还是个“虚名”的身份到了刘备手里,却成为人生逆袭的法宝,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一个身处困境的人,一定要迅速地梳理出自己的优劣势,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打破困局。作为当时一无所有的刘备,“皇室后裔”这个身份或许是他手里最有力的武器了。这是他手里唯一的优势资源,他不用这个用啥?

更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的是,人家还用得挺好。顶着个贵族出身,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大儒卢植收他当弟子,公孙瓒把他引为知己,曹操将他视为最大的对手,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悍勇之人对他死心塌地,陶谦把徐州这样的家当都愿意交给他,择主而事的诸葛亮愿意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权愿意和他联手对抗如日中天的曹操,并愿意把荆州这块地处南北门户当口上的风水宝地借给他……这些核心的资源其实都不可能是一块“招牌”可以吸引过来的。

“刘皇叔”这个身份就是一个品牌,品牌效应只有在这个品牌下的产品具备相当高的品质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效应。你看刘琮,人家在身份上更尊贵,但谁认他这个皇室后裔了?

所以,我们在谈论刘备的皇室身份时,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不是因为他是个皇室落魄子弟才成功的,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杰出人才,皇室身份在他身上才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产生了耀眼的光芒。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评判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光看名,也不能不看名,而是要看他是否名副其实,这样才能客观地去分析他的行为逻辑。

二、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刘备的仁义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政治中的仁义和道德中的仁义是有区别的。或者说,政治中没有绝对的仁义。所以,我们可以把政治中的仁义理解成一种工具、一种口号、一种理念。

刘备在自己创业初期,就能坚定不移地选择“仁义”作为自己的融资口号,这充分说明其政治觉悟和判断是极其敏锐和正确的。东汉末年,分崩离析,天下大乱,人心不古的动乱时期,人们总会格外地思念那些遥远的美德,这是一种文化基因。一个人要创业,要寻找事业出路,一定要找准市场需求,这是一个基本的能力和要求。因为越是基础薄弱的人,现实越是不会给太多机会和资本去试探市场,你得花最小的代价找准自己的方向。

你可以说刘备假仁假义,但是他的的确确把自己的身份、能力和人们的需求以及政治的逻辑结合得十分完美。当时士族阶级想要重建江山,但是他们所处的道德高度又不允许他们吃相太难看,即他们不能谋权篡位,只能站在恢复汉室的旗帜下办事。袁绍这个人慢慢被证明不太给力、曹操是个宦官子弟,本就不是一路人、孙权家族则是浑水摸鱼的小地主阶级,所以,士族阶级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声望的人来当他们的利益代表。而且,自古以来老百姓和草莽英雄在政治斗争中基本上都是吃瓜群众,对名声看得极重,大家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

所以,刘备打着“仁义”的旗帜闯天下,无往而不利。因为那是他创业的核心价值观,不能丢、也丢不起。

我们在开拓事业的过程中,其实最怕的就是啥也没想清楚就往创业的浪潮里冲,总想着走着走着前路就明朗了,事实上,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康庄大道?如果自己都没有立足的核心价值,又如何去吸引别人来帮衬自己呢?你得把你身上最闪光的东西亮出来,宣传出去,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你不可能完全去识别你所需要的每一个人,而且在你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你也没有机会去识别真正能够帮助你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像刘备一样,把自己亮出去,等着志同道合的人来识别自己。

三、我们最后来说说刘备的隐忍问题。隐忍这玩意,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太讨好的,因为它跟人骨子里的那种英雄主义和热血沸腾的刺激感是相抵触的,所以,人在血气方刚的年龄,很少有人会喜欢隐忍,也很少有人做到隐忍,总感觉那样太窝囊了,太不阳刚了。但是,隐忍很多时候又是大多数人生活所必须要承受的,有钱任性,没钱认命,横冲直撞的螃蟹最后都被生活清蒸了、麻辣了。几乎没有人是不需要经历隐忍的,特别是历经世事的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总会在不同场合意味深长地对别人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啦。

我们再来看看刘备的隐忍,人家本是皇室后裔,被推恩令推得毛都没一根了,生活如此不公,人家抱怨过吗?因为人家知道,当一个人身处低谷的时候,抱怨是最没用的,也是最无能的表现,脚踏实地地过日子,厚积薄发地学本领,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当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创业之路,屡遭挫败,屡受打击,人家气馁过吗?要是换作其他人,估计早就被现实把腰杆子给打断了,不活了、不干了,这特么日子才有点起色,就被别人给撸了,这还能玩得下去?

当他寄人篱下的时候,你们看刘备迷失过吗?曹操说他是世之英雄,他赶紧说我不行;陶谦要把徐州托付给他,他再三说自己难当大任;请布衣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平时和关羽张飞吃饭睡觉那是相当亲密热乎呀!人家在根基不稳的时候,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极低,低到尘埃的心,往往才能托起腾飞的梦。

隐忍这东西,充分体现了刘备十分有自知之明、有识人之明,知敬畏、懂进退,这恰恰是一个成大事者的必要条件。那些今天赚了几块钱,明天就到处囔囔要买下一个跨国公司的人,往往在电视剧里也活不过几集。

当然,刘备身上的优秀品质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讨论了。

回到本文的主题上来,为什么往往只有一个历经世事的中年男人才更容易读懂刘备呢?因为刘备相对于曹操、孙权这样的人来说,优点没有那么突出、成就也没有那么瞩目、光芒也没有那么耀眼、性格也没有那么讨喜,像极了现在一个中年油腻男人,他的不容易需要有阅尽沧桑的积淀才能感同身受。

每一个人的成就,其实不论大小、无论迟早,当它来临的那一刻,都是值得我们去为之振奋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去理解别人生活背后的点点滴滴。尊重别人,永远是自己获得尊重的最佳途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1722.html

身份,刘备,历史,意义,皇帝,叔叔,世事,汉献帝,男人,中年,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身份,刘备,历史,意义,皇帝,叔叔,世事,汉献帝,男人,中年,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身份,刘备,历史,意义,皇帝,叔叔,世事,汉献帝,男人,中年,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