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楚国智囊申叔时,谏楚王一言兴邦,后有信礼之亡,欲免得乎的预言

楚国智囊申叔时,谏楚王一言兴邦,后有信礼之亡,欲免得乎的预言

春秋时期,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之地的楚国,到了楚庄王时期,却成了五霸之一。除了历代楚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的强势扩张,打下领地基础,楚庄王自己对军事战略的独出己见之外,还有一位楚庄王的重要辅佐大臣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就是楚国名臣,被称之为先知者的申叔时。这位申叔时,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申叔时

他是春秋楚庄王时期的楚大夫,算是楚国的贵族,复姓申叔,单字名时。他是楚国时期有名的军事战略思想家和教育家。

有记载说,孔子在读史书时,感叹楚庄王灭陈国后听取谏言而恢复陈国的故事时,感叹道:“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夫子这里指得“一言”,就出自申叔时。

那么,申叔时到底向楚庄王说了什么,而让楚庄王灭陈后而又复陈呢?

陈国的君主,陈灵公在位期间,朝纲混乱,沉迷于酒色,经常与两位大夫仪行父、孔宁一起胡作非为,荒淫无度,与一位名叫夏姬的寡妇鬼混在一起,经常去夏姬的处所饮酒作乐。

夏徵舒是夏姬的儿子,生得魁梧,力气很大,而且精通射术。陈灵公为了讨好夏姬,就让夏徵舒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做了司马,执掌兵权。

母亲夏姬的行为让夏徵舒很没有颜面,但又无法劝阻,心里很不滋味。一日,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又在夏姬的住处鬼混,言语不堪,夏徵舒无奈之下,选择了回避。

但他们三人,竟然以谁是夏徵舒的父亲开起了开玩笑,这让夏徵舒忍无可忍,随即召集军队和家丁,捉拿淫贼,陈灵公被他一箭射死,孔宁和仪行父两人在慌乱之中,趁机逃跑了。

陈灵公的儿子公子午,被逼无奈流亡到晋国避难。但陈国的夏徵舒之乱尚未就此结束,孔、仪二人逃亡至楚国,求见了楚庄王,诉说夏徵舒造反,杀死了陈灵公的事情,却没有说君臣荒淫之事,希望楚庄王能够出兵平乱。

于是,在公元前598年的冬天,楚庄王以杀君之罪诛杀夏徵舒出兵陈国,并且声明,这次出兵只杀夏徵舒外,没有其他要求,更不会殃及陈国的百姓。有了这个声明,楚军很容易就直达陈国的国都,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夏徵舒,处以杀君叛逆之罪,以车裂分尸的方式将其处死。

陈国的国号就这样被消灭了,楚庄王将其改为楚国的一个县,派公子婴齐留守,自己率部凯旋回国。当时,楚国上下,还有一些附属国纷纷向楚庄王表示祝贺。

作为楚国特使的申叔时,当时正在齐国,参加外事活动,吊唁齐惠公之丧,同时庆贺齐顷公上位。回国后,他就得知了楚军灭陈之事,但他没有向楚庄王表示祝贺,只是汇报了齐国之行的情况,便离开了。

楚庄王正沉浸在夺陈的喜悦中,却不见申叔时的道贺,便生气地就派人传话给他,质问他,陈国一个造反杀君的人,派军讨伐,治罪与他,同时将陈国纳入我楚国,朝臣上下,诸侯属国都表示祝贺。为什么,你,申叔时只字未提此事,难道这件事做得不对吗?

申叔时见状,立马回宫面见楚庄王,问楚庄王有没有听过一个“蹊田夺牛”的故事?楚庄王生气说:“什么蹊田夺牛?”

于是,申叔时给楚庄王讲,有一个人牵着牛踩了别人家的田,结果那个人就把他的牛给夺走了。申叔时问楚庄王,这种做法合理吗?楚王听罢,也觉得此人的做法过分。

申叔时接着说:“夏徵舒杀了国君陈灵公,杀他罪有应得,这是大义,可是大王还将陈国纳入囊中,这与蹊田夺牛有何两样呢?以正义之名讨伐,却以掠夺为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啊。”

楚庄王乃是一位明君,明白申叔时此话的真正用意,征询他是否有良计可以让陈国复国。申叔时告诉楚庄王,取之于怀而与之。于是,楚庄王,派人到晋国,将陈灵公的儿子公子午接回,由他来继承国君之位,恢复了陈国,从此陈国成为楚国的属国。

楚庄王

申叔时的一言谏楚王而兴邦,成了一段佳话。作为楚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家,申叔时的才略可不止这些。

我们现在熟悉的成语“尔虞我诈”却与他有着很深的渊源,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元前594年,楚国自恃强大,出兵攻打宋国,很快楚军兵临宋都城下。宋国向晋国求助,但晋国暂时没有出兵的意愿,并派使臣扬解去宋国安抚,一定坚持住不要投降。

可是,没承想,解扬在路过郑国时,却被郑国给抓了起来,这个解扬也够走霉运的,谁成没有想到,郑国极为不厚道得将解扬交给了楚国。

于是,楚王用钱财来诱惑解扬,利用他来劝降宋国。解扬假装同意,来到宋都城下,解扬利用这个机会向宋国传达了晋王的消息。楚王大怒,解扬胆大包天,竟然欺骗自己,下令将他杀掉。

解扬不愧是外交使臣,没有丝毫的胆怯,他跟楚王说,他接受了晋王的命令,是要完成自己君主的旨意,答应楚王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死而无憾。

楚庄王亦是一位惜才之君,敬佩解扬的忠贞,便将解扬给放了。

可是,楚军已围困宋都城知达八个月之久,久久围攻不下,自己的粮草也即将用完,难道就这样无功而返吗?

这时,申叔时给楚庄王出了一计“筑室反耕”,这又是什么计策呢?

申叔时听说宋都城内已经出现了吃死人的现象,死人的骨头当柴火烧了,城内的物资已极度匮乏。安排楚军在宋都城外安营扎寨,让士兵们盖房子,种粮食,制造宋军要长期驻扎的假象,以此来扰乱宋军军心。只要宋军的军心涣散,胜利无望,很快就会投降。

楚庄王决定采纳申叔时计策,果然对宋军起了效果,宋军的做法也很有戏剧性。这天夜里,楚将子反的床前,突然出现宋将华元,逼迫子反退兵三十里,方能解和,否则,宁可亡国也不投降。

楚将子反老老实实地将此事禀告给了楚庄王,这也正合楚庄王得意。次日,楚军应约向后撤了三十里,宋将华元见楚军已按约定后退,便再次来到楚营,签订了“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的盟约,演变到现在就是“尔虞我诈”,这个成语。

“尔虞我诈”

楚将子反在这次楚宋战役中有惊无险,但在楚成公时期,晋楚大战中就没有如此幸运了。

公元前575年,晋楚的鄢陵之战开始,楚军路过申地时,时任楚国大司马的子反,特意去拜见了已经卸任归田的申叔时,目的是询问此次出兵的吉凶。

晋楚的鄢陵之战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申叔时真的会未卜先知吗?

申叔时并没直接跟子反说此次出征的吉凶,而是跟子反分析了战争的“器”和取胜的根本。他指出“德、刑、详、义、礼、信”是战之六器。老百姓生活安康,就不会有品行不端的事发生,行为举止都会依法而行,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

如今的楚国,已全然没有了信用、礼仪,背信弃义,发动战争,不顾百姓的生死,这样的国家谁还会去为之战斗。

最后,申叔时对子反说了句:“记住我的话去做你该做的吧,我们恐怕不会再见面了。”

果然,子反此战没有再回来。

其实,在第一次楚国毁弭兵合约出兵北方时,时任令尹的子囊,曾提出不能背弃刚刚与晋国的盟约。但子反坚持出兵,认为形势有利楚国,是征服诸侯的大好时机,无需谈什么盟约。

这时,申叔时已经预测了日后楚军的大败和子反的祸难结局。

这就是申叔时著名的“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得乎?”他成功预言了楚宋之战、鄢陵之战的结果和大司马子反的下场,被后人公认为先知式的人物。

神机妙算的背后,是申时叔对形势、规律以及事物本质的洞察和把握。他提出的六器理论,将战争与政治、经济、伦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系统的军事思想给了后人很大启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17293.html

夏姬,陈国,解扬,宋国,智囊,楚军,楚王,陈灵公,楚国,申叔,消息资讯,楚庄王,陈国,陈灵公,楚国,申叔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夏姬,陈国,解扬,宋国,智囊,楚军,楚王,陈灵公,楚国,申叔,消息资讯,楚庄王,陈国,陈灵公,楚国,申叔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夏姬,陈国,解扬,宋国,智囊,楚军,楚王,陈灵公,楚国,申叔,消息资讯,楚庄王,陈国,陈灵公,楚国,申叔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