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刘备做梦都想不到,虽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却错失了另一位高人

刘备做梦都想不到,虽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却错失了另一位高人

《三国演义》的结局令大多数读者都意想不到,大家原本以为,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能成功兴复汉室,结果真正笑到最后的却是奸邪狡诈的曹操。

其实,如果仔细研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时期,曾经遇到了一位高人,这位高人的一番话,恰好对应着刘备的未来,如果当初刘备能邀请这位高人出山,恐怕兴复汉室并非没有可能。那么这位高人是谁?他又说了什么话呢?

这位高人,正是隐世奇人崔州平。据《新唐书》记载,崔州平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崔烈乃汉朝大将,自己也因父亲的关系,做到了虎贲中郎将的位置。至于崔州平为何于刘备有瓜葛,这件事儿还得从讨伐董卓说起。

东汉末年,手握重权的董卓不满于汉献帝的统治,于是想要更进一步,自己做皇帝。然而,在考虑到自己血统不正,就算成功夺权,也会由于名不正言不顺得不到大家支持之后,他便退而求次,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一步步垄断朝政。

此时的董卓,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然而,董卓终究没有做皇帝的命,他生性残暴,没有同理心,对待臣民和百姓都犹如猪狗一般,还曾经还放纵手底下的士兵们在雒阳城内大肆奸淫妇女、搜刮钱财。种种丧心病狂的行为,让他很快失去了民心,为了除掉董卓,各路势力揭竿而起。

这些大军当中,就有崔州平带领的一支军队,戏剧性的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崔州平所管理的西河,遭到匈奴大军的袭击,西河内已无兵力防守,最终,西河就像蝗灾过后的稻田,成为了一片废墟。

崔州平得知此事后既后悔又悲痛,然而,祸不单行,更让他悲痛的还在后面。崔州平的造反一事被董卓得知,恰好崔州平的父亲崔烈在朝廷办事,于是董卓就抓了崔烈,最终崔烈死在了这场讨伐董卓的活动当中。

父亲的死,加上西河的惨剧,让崔州平彻底崩溃,为了赎罪,又或者是为了逃避眼前的悲剧,崔州平决定离开纷乱的俗世,来到荆襄,改头换貌隐居起来,这才有了后来与刘备的那次相遇。

有句老话说的好,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崔州平来到荆襄之地后,本想做个默默无闻的山村民夫,然而由于其不凡的长相、智慧的谈吐以及出众的气质,很快便在荆襄之地脱颖而出,成为了有名的智者,还与诸葛亮、石广元、徐元直四人成为密友。

恰逢汉末黄巾事起,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灰头土脸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备吸收失败的经验,意识到要想兴复汉室,必须要有人才相辅佐才行,于是便在荆州广纳人才。徐庶和司马徽见刘备求贤若渴,便向他推荐了一个人,此人便是号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

刘备听司马徽说诸葛亮不仅有学识,还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便迫不及待备好马匹前往隆中。隆中地方偏远,刘备按照当地老乡们的指引,终于找到了诸葛亮居住的茅草房屋,可惜的是,他运气不好,诸葛亮刚好不在家,于是只好打道回府改日再来。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就在刘备等人回去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位身穿黑色大长袍的英俊男子,此人手拿折扇,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士。刘备见到此人,还以为他就是远近闻名的诸葛亮,连忙下马鞠躬,道明自己的来意。

一番沟通之后,刘备才发现这是一个误会。原来,此人并非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刘备求贤若渴,见崔州平是诸葛亮的朋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诸葛亮那么聪明,他的朋友想必也并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

在讨论到国家局势时,崔州平的发言让刘备眼前一亮,他心想,不愧是诸葛亮的朋友,果然很有智慧。然而,当刘备提到兴复汉室的计划时,崔州平却不愿意跟他多说,而是告诉他:“顺应大势,莫要逆天而行。”

刘备被这一句话说的云里雾里,怎么也想不通这句话的含义。而崔州平说完这句话后并未继续停留,直接转身离开。刘备正是缺少谋士的时候,他连忙叫住崔州平,想邀请他辅佐自己,而崔州平却不再向一开始那样热情,而是淡淡的留下一句话:“我素来闲散,不习惯受约束。”随后便迈步离开。

后来,在经过三顾茅庐之后,刘备成功请出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三国的局面逐渐奠定下来,蜀国也在中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可是,直到刘备走到生命暮年,他也没有成功兴复汉室。

白帝城托孤,刘备与诸葛亮的那番讲话,令世人叹息,等到诸葛亮领命退去,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下躺在病床上,孤零零的刘备。此时的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当初崔州平对他说的那句话,过去一直想不明白,现在终于弄明白了。

崔州平看的很清楚,他认为汉室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之际,根本不可能兴复了,难怪刘备提出兴复汉室的想法时,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刘备很后悔,崔州平如此人才,如果自己当时能像请诸葛亮出山那样,去请崔州平,或许他也一定会答应,有了这样一位高人的加入,恐怕现在三国,将会是另一番局面了。刘备死后,蜀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又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但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蜀国再也没有与魏对抗的实力,最终刘禅被软禁,蜀国覆灭。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刘备没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即便再后悔也无法使得历史倒流。刘备的故事告诉我们,事不宜迟,最好想到就要去做,否则真到了后悔的时候,天下可没有后悔药卖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1779.html

崔州平,董卓,高人,父亲,成功,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离开,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崔州平,董卓,高人,父亲,成功,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离开,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崔州平,董卓,高人,父亲,成功,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离开,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