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从吴王寿梦的外交计划中,可以看出吴国想要融合进中原的诚意

从吴王寿梦的外交计划中,可以看出吴国想要融合进中原的诚意

自吴王寿梦以来,吴国在会盟中的活动始见于《左传》。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最主要的外交活动和手段,就是会盟。会盟虽然不是直接的兵刃交锋,但是它却对战争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

会盟可以暂时停止纷争,如弭兵之盟。但当会盟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引发战争。战争结束时,盟主仍然会举行会盟,以达成协议。也正因如此,成为盟主的国家便有了话语权。

春秋时期战争频仍,且周天子王权旁落,由诸侯争先会盟的激烈程度就可以看出端倪。从这些会盟中,也可以观察出各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诸侯会盟

吴、楚两国在春秋时期早期,也是有和平共处的记录的。在齐、楚争霸时期,他们共同与齐国为敌,《管子》中有吴国人伐榖的记载。

齐桓公五年,吴国人曾偷袭齐国榖城,为了恐吓吴国,并让他们停止进攻,齐桓公曾攻打到吴国,占据瓜分了吴国一半的土地。

从此吴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左传》云:“楚灭舒蓼,盟吴、越而还。”楚国灭掉了舒蓼国。楚庄王有逐鹿中原、称霸于诸侯的企图,他先拉拢了东边的小国,以南方为势力据点,集结南方之力与北方的晋国集团对抗。舒蓼不服楚国,楚国灭之,并往更东方与吴、越结盟,楚庄王一方面巩固着南方的局势,另一面则讨伐陈国,为中原霸业布局。

由此可见,这段时期由于楚庄王称霸,所以楚强吴弱的形势是十分明朗的。直到晋国向吴国提供军事援助,才一扫吴国以往卑微弱小的形象,局势也为之改观。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剧照

鲁成公七年,申公巫臣因为一己私怨,奔逃至晋国,并且心存报复,遂经过晋景公同意出使吴国,打破了吴楚联盟。晋国采取联吴制楚之策略,自此“蛮夷属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

晋、吴两国的地理位置距离遥远,如果他们之间要联系,必然要打通莒国。成公八年,晋侯使申公巫臣入吴,假道于莒,作为两国交通的要道。

在申公巫臣的一连串规划下,晋国开始邀请吴国参加会盟。正因如此,才有了“蒲地之盟”。在成公九年,晋国将鲁国的“汶阳之田”交给齐国,“诸侯二于晋”。晋人害怕这种情势持续发展,便开启了“蒲地之盟”,以寻“马陵之盟”。

从季文子与范文子的对话——“德则不竞,寻盟何为?”中可以看出,这一次“蒲地之盟”以失败而告终。晋国虽然邀请吴国加盟,然而,吴国却没有参与。

《东周列国·春秋篇》楚庄王剧照

晋国方面并未放弃,于是在成公十五年开启了“钟离之盟”,终于“始通吴也”。但是这一次会盟并非是君主会盟,可见会盟的等级并不高。

晋国十分看重吴国扰楚的功效,于襄公三年举行“鸡泽之盟”,并且又向吴国发出了邀请。晋国看到了吴国的实力,因为这一年春天楚国主动出击伐吴,但最终吴军不仅击败了楚军,还占领了楚国城邑。然而,同年夏天晋国会盟于鸡泽,吴国又没来。

“蒲地之盟”和“鸡泽之盟”,吴国两次都没有来,中间的“钟离之盟”也不是高级别的会盟,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吴国,他们对中原诸侯国和外交事务仍旧没有信心,他们也无法判断如果依附晋国是否会影响自身的权益。而中原诸侯们因为吴国地处蛮夷之地,就草率地认为吴国是蛮夷之邦,他们对吴国也不重视。

但晋国却心如明镜,他们知道吴国的重要性,所以才不断地派遣使者与吴国交好,数次邀请吴国会盟。

《吴越春秋》云:“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此事展现出吴国对外交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因此才提拔狐庸的官位。我们都知道,狐庸是晋国申公巫臣的儿子,由此可以看出吴国联合晋国的念头,在进一步地加深。

襄公十年,晋国举行“柤地之盟”。这一次,吴王寿梦亲自出马,他想借此机会了解目前吴国在诸侯眼中的地位。吴王寿梦在位的倒数第二年,还在为吴国进行外交方面的努力。两年之后,吴王寿梦就去世了,他“临于周庙”。

《春秋左氏传》

《左传》中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迩庙。”

这就证明了吴国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不容抹去,吴国更有谦让不居位的美名,虽然他们曾被视为蛮夷,但仍然有王族后代的血统优势。

吴王寿梦的外交计划,让中原诸侯们从根本上接纳了吴国,也开始重视吴国。他也是《左传》中记载的唯一一位“临于周庙”的吴王。吴王寿梦亲自参与“柤地之盟”,成就了“临于周庙”这件大事,提醒后世子孙不忘其本,更看出吴国企图融合中原、与诸侯协调的诚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227.html

计划,诸侯国,吴国,外交,楚两国,楚庄王,中原,融合,吴王,晋国,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计划,诸侯国,吴国,外交,楚两国,楚庄王,中原,融合,吴王,晋国,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计划,诸侯国,吴国,外交,楚两国,楚庄王,中原,融合,吴王,晋国,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