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蜀汉国力弱小,灭亡是必然,姜维改变魏延战略布局也是重要原因

蜀汉国力弱小,灭亡是必然,姜维改变魏延战略布局也是重要原因

自从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的格局就奠定了。随后孙曹刘三家各自发展势力,纷纷称帝建国。而蜀汉成为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一个。蜀汉为什么最先灭亡呢?为什么没有熬到司马家族篡权成功之后呢?

客观上看,蜀汉最终失败是因为国力远远不如曹魏,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

汉末三国时期,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东汉十三州的情况。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到三国时期,行政区划有过几次调整。曹魏先将凉州改为雍州,后又从雍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立凉州,吴国则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因此,这就相当于多出来了两个州。所以,在三国时期,天下一共分为十五个州。

在这十五个州里面,曹魏势力一度遍及12个州,在整体实力上碾压蜀汉和东吴。蜀汉和东吴的疆域看似辽阔,实际上拥有的州的数量,则是屈指可数的,因为当时那些地方都没有被开发,地盘看着很大,实际没什么人口,当然也没有经济,甚至连作为战略纵深的可能都没有,这也是蜀汉和东吴结盟抗衡曹魏的根本原因。

蜀汉原本是地跨荆、益二州,不过,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了。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曾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得到此二郡。因此,蜀汉在益州之外,还一度占据有雍州的部分地区。但是,即便这样,蜀汉所拥有的州的数量,依然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少的了。所以,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整体实力自然也是最弱的。

所以,在与曹魏长时间的对抗中,即便是平分秋色的战争,曹魏不过是西线兵团的些许损失,而蜀汉已经超负荷运转。这种情形之下,蜀汉的元气一点点被耗尽,失败亡国是必然的结局。

姜维

主观上看,是姜维改变了魏延留下的分兵固守各处险要的策略,导致魏军轻易突入汉中,轻易攻破蜀汉的防御体系。

姜维在景元三年(262年)时,自囤大军舟曲,示弱于敌,同时将汉中兵力部署改为“敛兵聚谷之法”,把各处隘口的蜀汉军队统一撤回到汉城和乐城,想依靠这两座坚城,将来犯的曹魏大军困在城下。然后,蜀汉军队机动游击,截断归路,意图一战歼灭西线魏军主力于汉中。最终的结果,钟会、邓艾伐蜀时,汉中仅坚守月余即失守。汉中失守之后,姜维被邓艾牵制在剑阁,邓艾偷渡阴平得手,蜀汉遂亡。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为什么姜维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把之前一直运作良好的“分兵固守”的战略给改成风险极高的“敛兵聚谷之法”,难道姜维不知道如此一来,就等于蜀汉门户洞开,实际是开门揖盗吗?

姜维之所以如此操作,也是有他自己的苦衷的。

诸葛亮时期,国家军政一手抓,都是刘备集团的嫡系人马掌权,团队氛围和谐,刘禅也不会忌惮诸葛亮权倾朝野,因为凭刘禅自己的政治资源和能力,是没有办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因为做个“虚君”也未尝不可。因此,诸葛亮北伐,等同于蜀汉的国家意志执行的军政战略。

可是诸葛亮能玩转的体系,姜维玩不转。因为姜维是魏国降将,不是刘备集团嫡系,他能在蜀汉朝廷安身立命,靠的是他能打仗,会打仗。对于姜维,蜀汉朝廷更多的不是信服,而是畏惧。如果姜维在成都,凭借着打仗的威风还能稳住局面,可他要是出征了,朝廷难免不会有猜忌。

廖化

姜维要是每次都打赢,这样猜忌之心还会少一些;可如果打输了,朝廷就会立刻出现求和派,对姜维执行的北伐策略进行打击。也就是说,姜维没有自己的政治盟友,他只能顾一头,这就导致了姜维出兵北伐,经常会受到制约。比如,先锋将军廖化当时就批评姜维,说姜维明知自己力量弱,还要逞能,屡次讨伐,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中散大夫谯周也反对姜维北伐,说蜀汉国力已经大不如前,难以支撑北伐,蜀汉百姓生活困苦。

到景元三年(262年)时,姜维已经60岁了,在古代是一个很大的年纪了。可是遍观朝中,并没有俊贤出现,姜维不得不不辞劳苦,奔波在蜀汉战争前沿。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军政负责人,他必须要为蜀汉的未来做打算了。如果他去世了,或者不能任事了,蜀汉该怎么生存?

时间是站在曹魏一方的,留给姜维的时间不多了。站在他的立场,他有上中下三策,可保蜀汉周全。

上策是以倾国之兵北伐曹魏,一统三国,彻底完成匡扶汉室的伟业。这一点,诸葛丞相没有做到,他也做不到。

中策是北伐关中,占据长安,据关守河,占据形胜,是蜀汉国力与曹魏在伯仲之间,以期长期对峙。这一点,诸葛丞相没有做到,他也做不到。

下策是出奇兵,一战歼灭西线魏军主力,让曹魏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恢复,从而为蜀汉争取十多年的恢复时间。

这一点,是有可能做到的。而打大型的歼灭战,以蜀汉有限的国力与兵力,必然要借助地势、地形,汉中就是最好的战场。蜀汉军队可以凭借主场作战的优势,主动吸引曹魏大兵来攻,然后封锁汉中道路,同时坚壁清野,让曹魏大兵在汉中无从掠食,只待月余,魏军必然溃散。如果此时,西线吴军配合,牵制住中线魏军不能西援,那么姜维还可以顺势进军上庸,打通与吴国荆州的陆地通道,从而打开联吴抗魏的新局面。

曹魏灭蜀示意图

应该说,姜维的设想,虽然把魏军放进来打,冒险了些,可是作为一个设伏诱敌的谋略来说,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从事情后来的发展情形来看,也是有相当大的可能取得成功。

只是姜维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汉中兵民已经不想打仗了。魏军刚刚打过来,之前设想的剧本根本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打开,蜀汉囤聚在盛、乐二城的军队就投降了。魏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汉中,且得到了姜维囤积在汉中的粮草。这让姜维所有的战略部署全然失效,且对蜀汉存亡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姜维不得不放弃西线,带着蜀汉的主力部队跳出邓艾军的牵制,火速赶往剑阁阻挡魏军进一步深入蜀中。

直到此时,虽然蜀汉军队已经失了一阵,且损失了大量兵力,处于劣势,但是姜维并非没有转圜的机会。剑阁是一座雄关,钟会大会囤驻关外,每日消耗粮草无算,时间仅过月余,钟会就支撑不住了,他写信给司马昭,请求退兵。此时,钟会心里还没有存在灭亡蜀汉的妄念,能得到汉中已是大功一件了。一旦魏军拔营,姜维尾随追击,汉中归复,也不是不可能。

恰在此时,邓艾偷渡阴平,出现在了姜维身后。邓艾一路连下江油、涪城,连破成都派出来的阻击部队,一直打到成都城下。姜维闻警,情知不妙,立刻率领大军前往郪县。姜维此时心想,如果后主君臣坚守成都,那么郿县与成都仅二日路程,城内外两边夹击,定能攻破邓艾军。如果后主守不住成都出逃,最有可能的路线是逃亡巴中,那么郪县刚好在去往巴中的必经之路上。

姜维此时,还想用他的大军为退守巴中做着最后的努力。

不多时,成都传来了圣旨,后主投降了,也着姜维率大军投降。姜维军营中的士兵拿着刀剑砍石头,愤然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姜维一生,出生入死,征战疆场30多年,以疲弱之旅,扬击复兴之志,报答丞相知遇之恩。这是三国风流人物中最后一个有信仰,有情怀的将才,也是大汉复兴的最后的希望。

姜维死,而蜀汉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2440.html

战略,北伐,姜维,国力,魏延,布局,诸葛亮,蜀汉,曹魏,三国,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战略,北伐,姜维,国力,魏延,布局,诸葛亮,蜀汉,曹魏,三国,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战略,北伐,姜维,国力,魏延,布局,诸葛亮,蜀汉,曹魏,三国,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