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诸葛亮堪称三国第一人?答案其实就藏在《隆中对》

诸葛亮堪称三国第一人?答案其实就藏在《隆中对》

诸葛亮的大名,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对其身世,《三国志》大致是这样描述: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人,汉元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其父是诸葛圭,字君贡,在汉朝末年担任过太山郡的郡丞,隐居隆中耕田(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为计,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当然,诸葛亮的事迹被广为人知,或许还有名著《三国演义》的功劳,小说里,诸葛亮似乎被过度神化,成了半仙半人的存在(当然,这也成了当世人对他的诟病之处)。

整部小说中,诸葛亮虽于三十七回之后方才姗姗来迟(因其出生较晚,同曹操、刘备差了一辈),但在笔者看来,第一主人公非诸葛孔明莫属,其他英雄人物,甚至如奸绝曹操、义绝关羽等,也无非是他铺垫罢了。那么,诸葛亮为何会在民间备受尊崇,其真实水平又是怎样?本篇笔者仅以《隆中对》作为解读样本,来窥探一番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我们且细细来看。

刘备初遇诸葛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看得出来,此时的刘备所述虽是实情,然其中颓废之气尽显,可谓是过僵疲马,斗志已失。

再看诸葛亮如何回答,“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诸葛亮先向刘备说明,虽然将军你现在很弱小,但是只要有人辅佐,你再忍辱负重悉心致力于功业,照样可以如同曹操一样争名于天下,此并完全依仗天时,系自身斗志所致。从此处可以看出,此为鼓励法,也是激将法,既给刘备树立信心,也给刘备做出比较施加压力,说曹操自从逃离董卓回到家乡之后,现在都已经拥兵百万,良将千名了,得抓紧时间干一番事业了。

那么,诸葛亮为何会去激励刘备,是对辅佐刘备胸有成竹吗?

诸葛亮接着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处已然说明曹操乃天时,孙权乃地利,刘备占人和。此话对于天下大势名目章分,是为三分天下,自古天地人三才,乃是通天之王者之道,如今这个王字要拆分开各自把持一道,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所在,雄才大略着眼于全局。应该说,在三国乃至往后的诸多朝代,能有如此远见者甚少。

接着,我们就《隆中对》拆解数句来看。且读此句,“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老子道家思想里,顺应自然变化,讲究“无为而不为”,在诸葛亮看来,此时是刘备大展宏图的好机会,要捉住时机进取,讲究的是个顺势而为,道家思想在此处体现的已然深彻。

再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一句。刘备为何信义著于四海?还不是因为他自诩为帝胄,自出道以来以“金贵之躯”与民同苦,深得民心所致,佛家有六度,此是刘备所用的布施,布施又有法布施,即传道授业,又有名布施,即留善名于天下,让世人跟随其从事,刘备所用乃第二种。

最后看收尾之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艺术性地融合了佛道儒思想,对后世可谓影响深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25.html

布施,刘备,诸葛亮,孙权据,曹操,天下,思想,于四海,三国,将军,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布施,刘备,诸葛亮,孙权据,曹操,天下,思想,于四海,三国,将军,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布施,刘备,诸葛亮,孙权据,曹操,天下,思想,于四海,三国,将军,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