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春秋五霸齐国,称霸的齐桓公吗?不是,是士大夫管仲

春秋五霸齐国,称霸的齐桓公吗?不是,是士大夫管仲

齐桓公面试管仲,管仲向齐桓公献称霸之计,于是有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管仲献策。

他们谈论的话题是怎样雄霸天下。

齐桓公先抛出了自己的想法:齐国有强大的军队,发动对外战争,打服其他诸侯,什么叫雄霸天天下?就是我想打谁就打谁,这天下不就我说了算了吗?这不就叫称霸吗?

管仲听了,微微一笑,反驳了齐桓公:这样不对,靠武力打这个打那个,那是流氓、黑社会,不是真正的霸主。

齐桓公问:那怎样才算称霸?如何称霸呢?

管仲说:要用爱,在外交上要爱邻国,咱们别轻易的侵犯邻国,有机会咱们就吃点小亏,邻国要是帮我们做事,我们加倍的给人家报酬,我们给人家做事,不要报酬,这样我们的邻居就会喜欢我们,进而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以后就会听我们的话,就会爱我们。

管仲这话听着还凑合,是吧?马马虎虎别深究,应该说这也是仁爱,但是下边的话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齐桓公问:邻居的事解决了,那怎么处理和比较远的诸侯的关系呢?

管仲说:还是爱,您派出40个出使团队,多带礼物,去远处这些国家结交他们的士大夫,然后这些国家就爱我们了。

你看管仲多会说话,多带礼物结交士大夫,他居然说这是爱,这个是爱吗?这明明就是贿赂,通过贿赂他国的官员,来建立亲齐国的政权。

齐桓公又问:大家都爱我们了,那我们就可以称霸天下了吗?

管仲说:还不够,我们还要尊王,要带着大家都去尊敬周天子,去朝见周天子,这是我们对周天子的仁爱。

管仲的目的是要树立周天子的地位吗?不是,管仲说这个尊王是为了齐桓公称霸,挟天子令诸侯。

但这种挟天子令诸侯的事情,管仲说的时候却是满嘴一句一个爱,管仲的说话艺术真是高明。

实际上这不是爱,不是我们认为的仁爱,这是术,这是仁术,是帝王之术的核心,以仁爱之名行帝王之术。

仁爱是真的爱,用爱去感召天下,追求内心的一个纯净,而仁术是假的,仁术的核心是表演,欺骗那些有仁爱之心的人,仁术不等于说仁爱。

管仲这一席话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仁术治国的新时代。

管仲和齐桓公说了三天三夜,最后齐桓公决定拜管仲为相,管仲却没有答应。

管仲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你要是想成就大事,你要用一个团队,然后说了几个人的名字。

管仲说的实际上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官员团队,在中国历史上可能这是第1次,国家的主要管理部门都掌握在一个官员团队手中,这其实就是以后皇权和相权争斗的开始,齐桓公答应了,把政权以及治理国家的权利交给了管仲。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管仲推荐的这5个人里没有他的好友鲍叔牙,为什么?鲍叔牙可是救了他的命,把他推举给齐桓公的。

因为鲍叔牙不是相权的一部分,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老师,是齐桓公的心腹,他是齐桓公的人,他是王权的一部分,鲍叔牙和管仲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阵营。

鲍叔牙和齐桓公的关系是传统的周朝的诸侯和士大夫的关系,管仲和齐桓公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君王和他的臣子之间的关系,但是管仲和齐桓公之间却没有像以后的皇帝和宰相之间爆发冲突,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齐桓公是个很特殊的人,齐桓公找到管仲,他问管仲:我这个人,你也知道,我也不喜欢工作,但我喜欢打猎,各种声色犬马没有我不爱的,我的爱好很多,但是我也想追求霸业,你觉得像我这样的人能成霸主吗?我的这些习惯是不是对我称霸有害啊?

管仲说无害也。意思就是你吃喝玩乐,不影响称霸。

这个说法和我们认知不一样吧?我们都认为国君如果不理朝政,打猎喝花酒,那就是不务正业,不是一个好国君。

齐桓公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齐桓公又问:那什么才是影响我称霸的因素呢?

管仲说: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什么意思?先明白什么叫贤,管仲口中的贤就是以他为首的士大夫,士大夫的领袖那就是贤人,贤才。

什么事情影响称霸?不重用我们士大夫,你的霸业没戏。你不但要知道我们士大夫,你还要重用我们,还要信任我们,把我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让我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如此,你还不能让你身边的那些小人破坏我们的事业,这样您的霸业就成了。

管仲这几句话,意味深长,管仲的意思是大王您去吃喝玩乐,把国家交给我们,霸业就成。

纵观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动荡,说的都是因为昏庸的君王,但是如果你细看都是来自君臣斗,反而一两个不上朝的皇帝,通常都是太平盛世,一个吃喝玩乐的国王真的可能是臣民之福,越是那些有作为的皇帝,想干点事儿的皇帝,往往把臣民折腾的够呛,比如汉武帝为了自己的集权,连年战争,搞的民不聊生,汉初文景之治积累的那点家底全被他败光了,从此西汉开始走下坡路。

齐桓公也不是傻子啊,管仲这明白着是夺权,让我把国家的权力交给你管仲?凭什么?你凭什么让我放心?

但是齐桓公是个聪明人,齐桓公给管仲来了个术,说:照你说的办,听你的。

然后还对大臣们说:以后所有朝廷上的事,大家先告诉管仲,然后再告诉我。

齐桓公这是在演戏,说给管仲听的,他并没有真的完全相信管仲,也没有按管仲说的去做,这从后面的事就可以看出。

不久,一场大战爆发,而且这一场大战是齐桓公发动的,这场大战我们都很熟悉,这就是课本上的曹刿论战,又叫长勺之战。

这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一场战争,鲁国是齐国的邻国,齐桓公没有像管仲说的那样对邻国爱,不侵犯邻国,而是心里仍然相信武力称霸之路,所以首先发动对鲁国的战争。

齐桓公只是把朝政名义上交给管仲,如果真交给管仲,那么发动这场战争的人就应该是管仲,可是实际上不是,这场战役齐国的主帅是鲍叔牙,鲍叔牙是贵族,是齐桓公的老师,在齐桓公还是公子时,力保齐桓公,是齐桓公共患难的心腹。

鲁国这边因为有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计谋,打败了齐国。

曹刿是什么人?曹刿也不是贵族,也是和管仲一样出身平民,因才能成为朝中的士大夫,曹贵和管仲一样,都是新兴的士大夫阶层,长勺之战背后的一个象征意义就是士大夫打败了贵族。

齐桓公不甘心,随后和宋国结盟,鲍叔牙再次领军与鲁国再战,结果还是大败,后来通过外交渠道得以解决,周天子出面调和,这场战争才算结束。

实际上这件事本质就是齐桓公想走武力称霸之路,但是实践证明行不通,碰了一鼻子灰。

到此,齐桓公才算老实了,终于明白自己武力称霸那一套行不通,这才真的相信管仲,把国家权力真的交给管仲。

齐国从此成为一个在诸侯当中很独特的国家,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人,从这以后就是管仲,控制这个国家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而是一个士大夫团队,齐国的国家体制发生了一个微妙的转变,从原来的诸侯、贵族、奴隶这样一个三层结构变成国王和宰相同时存在,国家主体变成了宰相,士大夫,平民。

千万别小看这个转变,这是中国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开始,管仲带领齐国走向繁荣,这背后是国家体制的革命,士大夫阶层闪亮登场,从此诸侯和贵族的命运走向落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3362.html

霸业,什么,国家,诸侯,周天子,称霸,仁爱,齐桓公,管仲,齐国,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霸业,什么,国家,诸侯,周天子,称霸,仁爱,齐桓公,管仲,齐国,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霸业,什么,国家,诸侯,周天子,称霸,仁爱,齐桓公,管仲,齐国,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