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赵云忠勇双全,亦是蜀汉开国元勋,为何一生得不到重用?

赵云忠勇双全,亦是蜀汉开国元勋,为何一生得不到重用?

每当赵云的名字被提及,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他单骑救阿斗的勇猛壮举。小说《三国演义》以其略带夸张的笔触,更是为赵云塑造了英勇无敌的战神形象。

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正史时,便会发现,赵云生平最辉煌的时刻,也仅停留在救阿斗一事上。在那之后,刘备似乎并未对赵云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赵云生于东汉时期的冀州常山,身材魁梧,颜貌雄伟。在他准备展露抱负之际,恰逢东汉末年冀州局势动荡,赵云受常山国推举,率领义从吏兵,投奔彼时的军事实力强人公孙瓒,以对抗袁绍。

赵云来到公孙瓒麾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刘备刘玄德。

刘备早年与公孙瓒曾共同拜师大学者卢植,因而两人是同门师兄弟。此时的刘备正受挫折,故来投奔师兄。

但刘备并无意久留,他寻求机会招揽天下英豪,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图谋东山再起。赵云正是他所要找寻的英勇之士,而赵云也认为刘备将来的成就会超越公孙瓒。

据史学家裴松之注于《三国志》所作的《云别传》记载,两人一经接触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备对赵云一直热情款待,而赵云则坚定地表示,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刘备。

不久后,刘备受公孙瓒之令,前去攻打袁绍控制的青州以东,大致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出征之前,刘备请求公孙瓒派遣一支骑兵,并希望赵云能够担任这支骑兵的统帅。

公孙瓒手下兵多将广,加之此次任务是他委派给师弟的,师弟的要求是为了增强战斗力,于情理之中,故而公孙瓒便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赵云正式加入刘备麾下,成为其手下的一员战将,这对于仍处在起步阶段的刘备来说,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赵云在长坂坡舍身救阿斗的故事,相信人尽皆知,经常在许多影视作品中被作为重要片段加以呈现。

然而,实际上,除了那一次在当阳长坂救阿斗,赵云后来还有一次也拯救了阿斗,这则故事相比之下或许更少人知晓。

那还是在刘备赢下赤壁之战后,孙权见刘备的势力迅速扩张,又想到刘备的甘夫人在两年前去世,于是决定将妹妹嫁于刘备。

孙家小妹在正史上没有名字,但在《三国演义》中,她有一个许多人都听过的名字——孙尚香。

这位孙家小妹虽是女儿身,却是男儿的性格,自幼好武,善使刀剑,就连她的侍女都手持利刀,这令刘备常感不适。

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受益州军政长官刘璋之邀,准备从荆州经三峡抵达益州。

刘备心里清楚,他与孙夫人的婚姻,只不过是缺乏感情基础的政治交易,且暗藏危机,故而此行并不打算带孙夫人前去。而五岁的儿子阿斗也因年幼无法随军前往益州,暂时只能留在荆州由孙夫人照料。

刘备派诸葛亮、关羽、张飞与赵云镇守荆州,临行前,他再三叮嘱,一定要照顾好阿斗,确保其安全。

果不其然,刘备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孙权在得知刘备的行动后,倍感愤怒。益州也是孙吴想得到的地盘,刘备却把孙吴借给他的南郡当作跳板,从而进入益州,这让孙权感觉自己做了一场亏本生意。

孙权预见到与刘备的关系即将恶化,于是迫切地想将妹妹接回家,以防她成为刘备手上的人质。为此,他派出一支船队前往荆州接回妹妹。

孙夫人早就渴望重返娘家,船队一到,她毫不犹豫地登上了船。在离开时,她还带上了五岁的阿斗,心中暗想,阿斗可以成为将来孙吴的筹码。

得知这一消息的赵云和张飞,立刻乘坐快船追赶上前,成功拦截了孙夫人的船队,并要求对方交出阿斗。

面临可能爆发的冲突,生性倔强的孙夫人不得不低头,将阿斗交给了赵云。随着阿斗的归还,刘备与孙夫人的这场婚姻,便画上了句号。从此,孙夫人再也没有回来过。

除了在“两救阿斗”中展现出勇猛与智慧,赵云还在后来的汉中之战中上演过“空营计”的好戏。他对杀来的曹军大开营门,使得曹操大军怀疑设有埋伏,结果导致他们在撤军途中遭到赵云军队的追击。

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令人难辨真假的空城计相比,赵云在历史上真实运用过的空营计,成功地助力刘备跃居汉中王的宝座。

赵云对于蜀汉政权及刘备本人的贡献和意义显而易见,子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蜀汉开国元勋,在刘备创业初期即坚定跟随。要知道,赵云公孙瓒处归附刘备时,并非孤身一人,而是带着一支铁甲精骑而来。

至于赵云后来的两扶幼主,则是确保了蜀汉君主的平稳传承,使得国家政局得到稳定,因为当刘备进入益州时,已年过半百,彼时,他所拥有的唯一亲生儿子,便是阿斗。

若不是赵云,阿斗恐怕早已沦为俘虏,这将导致蜀汉未来在继承一事上陷入困境,蜀汉的历史轨迹也可能因此改变。

所以,按照常理,像赵云这样一位英勇与智谋集一身的蜀汉功臣,理应得到重用。然而,《三国志》等史书中关于赵云的战绩,尤其是统率大军、独当一面的记载却比较少。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赵云真实能力的质疑,有人调侃赵云是给刘备看家护院的“杂号将军”,一直以来,他不是被安排保护家眷,就是去抢粮食和镇守后方大本营,未曾给予他作为统帅参与重大战役的机会。

尤其是在讨伐孙吴的战役中,那时候的关羽和张飞皆已离世,刘备在此役宁可派冯习、张南这样的无名之辈上前线,也不用赵云,让其继续呆在后方的大本营。

此外,在封官待遇方面,赵云与其他四位“五虎上将”也相差甚远。

比如,当年刘备成为汉中王时,其他四位将领的官爵均获得了提升: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提拔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这四个职位在当时是同级,皆为高级将领。

而赵云却仍旧担任他原有的翊军将军之职,未获升迁。

在此之前,当刘备了解到赵云使用“空城计”时,曾称赞他“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但真正到了封官行赏时,他又未考虑子龙,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种种猜测。

蜀汉政权内部派系众多,主要分为三大派系:

一是刘备自屯兵新野时从荆州带来的荆州派;

二是迎接刘备入川的东州派;

三是刘备拿下益州后所重用的益州本土势力。

其中,荆州派与益州派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开头我们说过,赵云生于冀州常山国,所以不属于上述任何派系。在当时森严的门阀制度背景下,赵云没有所属派系,自然显得势单力薄。

因此,刘备深知赵云作为“外来户”,在诸多利益纷争中难以立足。倘若让赵云加入政权核心层,恐怕只会使他身陷困境,甚至危及性命。

刘备可能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才有意识地避免让赵云陷入派系斗争。

身处权力争夺的旋涡,手腕与策略不可或缺,而这两样东西正是赵云所欠缺的。相反,赵云过于耿直的性格反而成了他的弱点,使他难以驾驭复杂的权力博弈。

这里,我们不妨来讲两个体现其性格的故事。

那还是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攻下成都,占领了益州大部分区域。

益州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物产丰饶。在东汉末年战乱频发之际,益州却相对安宁,因此当地州政府的仓库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刘备打下益州、进驻成都之后,便将仓库内的财物都分给了有功的将领。

金银财宝熠熠生辉,令人眼花缭乱,心中的贪欲也随之激发。不少将领不满足于分得浮财与动产,还想占有城内的房屋,以及城外的土地和庄园。他们向刘备提议,不妨将房子与土地一并分配。

此前的刘备,对于此类“求田问舍”的行为一直不屑一顾,但如今他的身份已成为君主,心境与地位皆已不同。

身为一国之君,他需要得到臣子的拥护。若是断然拒绝,势必将打击部下的积极性,影响自身的统治基础,从政治上来讲不太合算。于是,刘备并未表现出明确的反对态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却站了出来,对这种行为大加驳斥,此人正是赵云。

他义正词严地说道:“昔日霍去病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今日临曹贼,乃匈奴之上强敌也。吾辈宜以鸿鹄之志,集众志以抗曹贼,无念他求。”

他接着强调,益州百姓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这才使得房屋和田地被空出。现在,应当召回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将房屋和田地归还给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拥护,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经济支持。

刘备闻后,吩咐道:“那就依子龙之意行事。”

赵云此言,论理自然是堂堂正正,他将经济之事升至政治高度,显其远见卓识。

然而,赵云发表此论,亦须巨大勇气,甚至能与战场上智设空营之胆相提并论。战场上仅敌我相争,然今朝堂之上,乃己方之人,人际关系愈显复杂。

世间云:“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当蜀汉诸将正激动若狂地准备接受刘备封赏的房产与田产时,赵云的一席之言,顿使其破灭,这必会激起诸将对赵云的不满,乃至憎恶。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赵云之举也牵动了刘备之利益。前言中云,刘备欲借此提振部下士气,并加固己方统治地位,而赵云进谏,则使刘备此心愿难以如愿。

通过此事,刘备对赵云过于耿直的性格有所了解。赵云自此也在蜀汉内部日渐被孤立与边缘化。故对于赵云这般性格之人,欲攀蜀汉政权核心高层,实非易事。

而要说起赵云的第二次进谏,则是发生在刘备的人生低谷期了。那时,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张飞与关羽相继离世,孙权单方面撕毁与蜀汉的盟约,以一种不道义的方式置关羽于死地。

这使得刘备悲痛万分,原本沉稳冷静、临事周详的他,陷入了复仇的旋涡,执意要发兵攻打东吴。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即使是丞相诸葛亮,亦不敢劝阻刘备。关键时刻,又是赵云站了出来,向刘备直言进谏——

“蜀汉之敌,乃国贼曹贼也,非孙权也。一旦曹贼除矣,孙权必归蜀汉。虽曹贼已逝,然曹丕篡夺汉室江山,仍乃大敌。”

赵云向刘备建议,理应趁民众对东汉朝廷忠诚满怀之际,向北进攻曹魏。若将战略进攻方向转向东吴,不仅有违既定政治方针,且此战端一经开启,难以迅速收场。

可以说,无论是在蜀汉攻占成都的胜利之际,抑或是大意失荆州的困境之中,赵云的头脑一直保持清醒,始终紧记蜀汉既定的政治目标。

然而,这一次,盛怒之下的刘备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往日的刘备向来从善如流,但此刻却一反常态,毅然决定起兵东下三峡,为关羽报仇雪恨。

在愤怒与悲痛的情绪驱使下,刘备未能理智地审视局势。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蜀汉的战略失误。刘备在伐吴失败后,于白帝城辞世,蜀汉的命运也由此急转直下。

赵云的第二次进谏,也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自古以来,向君主直言劝谏向来被视为一种充满危险的行为,犹如“犯龙麟”,意指触碰龙的鳞甲。

触碰龙鳞的后果通常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触犯者在龙口下丧命,而面对愤怒的君主进谏时,其危险系数可谓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其他人皆保持沉默,以明哲保身。

但赵云却勇敢地站出来发表意见,丝毫不惧地向盛怒中的刘备直言进谏。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政治勇气方面,丞相诸葛亮都相形见绌。

当然,后世也有观点认为,正是由于赵云的几次直言劝谏,使得刘备对他有些讨厌,因而未能获得重用。

比如东下三峡讨伐孙吴时,由于赵云劝阻,刘备就并未让他上荆州,而是留守后方。刘备宁愿使用冯习、张南这般无名之辈担任前线指挥官、先锋官,也不愿意让智勇双全、经验丰富的常山赵子龙亲临战场。

刘备对赵云的情感可以说颇为复杂,一方面并不喜欢他,另一方面对其又十分信任。

也有学者认为,赵云未受刘备重用的原因,乃是后者帝王权术的体现。

这种权术,如同唐太宗李世民在生命垂暮之际,将大唐名将李勣贬至边疆,以便让自己的继位者对将军有恩情,在接班人即位后,将军便会对新君主更加忠诚。

在刘备之子“阿斗”刘禅继位之后,他果然对赵云加官进爵,这或许正是在遵循其父生前的安排。考虑到赵云曾两度救出阿斗,这种说法也不无可能。

这一推断还得到年龄因素的支持。尽管赵云的出生年月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比刘备年轻。事实上,在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也确实是最后一位离世的。

尽管未能获得应有的名分和施展实力的机会,但赵云对此从未有过怨言,他怀揣淡泊名利之心,淡然处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33810.html

孙权,刘备,一生,公孙瓒,荆州,蜀汉,益州,阿斗,妹妹,赵云,知识科普,刘备,孙夫人,益州,阿斗,赵云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孙权,刘备,一生,公孙瓒,荆州,蜀汉,益州,阿斗,妹妹,赵云,知识科普,刘备,孙夫人,益州,阿斗,赵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孙权,刘备,一生,公孙瓒,荆州,蜀汉,益州,阿斗,妹妹,赵云,知识科普,刘备,孙夫人,益州,阿斗,赵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