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孔子善妒?学生被抢,就要致他人于死地,手段令人不适

孔子善妒?学生被抢,就要致他人于死地,手段令人不适

导语:孔子善妒?学生被抢,就要致他人于死地,手段令人不适

我们一旦给一个人加上光环之后,我们看这个人的时候就仿佛自带“滤镜”一样,只能看到别人光辉伟岸的形象,会自动将别人的缺点忽视,但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当光芒退却的时候,这些缺点就会被放大,从而影响到这个人的整体形象。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先贤,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不光如此,他还把自己的思想发扬光大,培养了很多著名的学生,在这样的光辉影响下,人们看孔子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形象,就像在没有自己研究过孔子的时候,你以为这是一个儒雅,甚至有些孱弱的读书人,但事实上,孔子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山东大汉,对待弟子的时候一点也不手软。

孔子的污点

主观上对孔子很有好感,就认为孔子即便在那个年代也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但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荀子》上有这样一件事情: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

说的是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人,讲课讲得很棒,十分吸引人,越来越多的人得知这个消息,最后就连孔子的学生也忍不住来听课,这就导致他们缺席了孔子的课堂。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论衡》

此事被孔子记下了,后来孔子做官之后,就把这个人杀了,而且还将尸体暴晒三天,这样的做法令人很不解,并且对孔子有了重新的看法,但是孔子表示他并不是无缘无故杀人,也不是因为善妒,而是因为这个人犯了错,而且是五种大错:“心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所以不得不杀。

但是这个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犯了什么过错,难不成只是因为这个人在以后的时候可能会犯一些错事,就要提前将这个人处死吗?那么又怎么证明你的猜测就是正确的吗?难道只是因为位高权重吗?只是因为孔子受支持的人多吗?

【结语】

这件事情对孔子的影响必然很大,但是我们很少听说过这件事,一是因为在同时期的记载中并没有出现提出来这件事,不过是百年之后人们在《荀子》中找到的这个故事,但是荀子有必要编排自己的先辈吗?

这件事情的真伪上存在争议,但是不管结局如何,我们从这个争论的方面就能看出,基本上都还是一边倒的情况,而且很多人并没有了解到具体说了啥,反正一看到什么负面消息,就直接开始骂,这样好吗?

光环固然美好,但是人不能一直活在光环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1454.html

什么,事情,形象,手段,影响,死地,孔子善,少正卯,光环,时候,消息资讯,荀子,孔子,死地,孔武,光环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事情,形象,手段,影响,死地,孔子善,少正卯,光环,时候,消息资讯,荀子,孔子,死地,孔武,光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事情,形象,手段,影响,死地,孔子善,少正卯,光环,时候,消息资讯,荀子,孔子,死地,孔武,光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