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凭借天险是不能建立霸业的,吴起列举三个事例,让魏武侯折服了!

凭借天险是不能建立霸业的,吴起列举三个事例,让魏武侯折服了!

吴起能够说服魏武侯,在于他成功的运用逻辑和列举事实的力量,让魏武侯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折服于吴起所讲的道理。

在战国七雄中,魏国初期在初期的表现是可圈可点,到了魏武侯的时候,军力愈发的强盛,是七国中的大国。

魏武侯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自然是意气风发。就是见到了祖国大好的河山,也是有感而发。

就是魏武侯有感而发的一句话,却让吴起抓住了小辫子。通过吴起一番雄辩有力的辨析,

让魏武侯到意识到了自己意识的短浅,原来治国,凭借天险,是于事无补的,主要在于国家的制度。

魏武侯说了一句什么话,竟让这个话题提升到了亡国边缘的程度呢?

魏武侯和大夫们一起在西河上游船,魏武侯称赞道:“河山这样险固,边防难道不是也很坚固吗?”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

魏武侯的言外之意就是,凭借固若金汤的险峻的河山,我们魏国是可以长治久安的。

按理讲,魏武侯说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错就错在,魏武侯的身份是君王,他说这句话,细细地深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陪在魏武王身边的王钟,说了一句带有阿谀奉承的成分的话。

意思是,魏武王说得很有道理,并且说明,河山的险峻是魏国强盛的原因,倘若能好好的修整,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了。

王钟侍王,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

王钟的话,就是把魏武王所得话,进一步进行了强调和补充。

吴起在旁边听不下去了,他说了一番逻辑分明的话语,使得魏武王面有愧色!

吴起首先声明:魏武王的话,已经将国家导向了危难的边缘,而大臣有随声附和,那么国家就更加危险了。

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

吴起打破了魏武侯的兴致,自然气愤不过,一定要让吴起解释其中的缘由。

吴起意见的主旨,就是河山虽然险固,但是不足以保全霸王之业,这霸王之业,不是从河山险要之处产生的。

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

既然提出了论点,吴起必须拿出充足的论据,来佐证自己所说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吴起举了三苗、夏桀、 商纣,三个事例。

三苗,左边有鄱阳湖、右边有洞庭湖、南面有文山、北面有衡山;凭借这样艰险的地形,但是不能将国政执掌得很好,最终被禹放逐了;

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夏桀的都城: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面,右边是天溪山的南面,北面是庐山和峄山,伊水、洛水流经它的南面。同样是有着这样艰险的地形,最终还是被商汤王讨伐了;

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缴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

商纣的都城:左边有孟门,右边有漳水和釜水,前面有黄河将其环绕,右边有太行山将其遮蔽,拥有这样险峻的地形,但是不能将国政执政好,最终还是被周武王所讨伐。

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

吴起这醒世的言语,无疑对魏武王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最终,吴起以魏武侯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自己所讲述问题的正确性。

君王您亲自率领我们攻占了很多的城池,哪些城池并不是不高,城池中的百姓并不是不多,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兼并呢?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治腐败。

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

吴起用逻辑的强大的力量,环环相扣,再加上事实的魅力,证明了自己主见是正确的。

凭借险要的天险,是不能够建立千秋霸业的!

魏武侯听了吴起的话,被他言语的力量,深深地折服了。

我听了圣人的话,整治西河的事情,我就将其专门委托于你!

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参考文献:《战国策•魏策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2420.html

霸业,魏武王,霸王,国家,河山,逻辑,西河,事例,吴起,魏武侯,观点评论,魏武王,河山,西河,吴起,魏武侯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霸业,魏武王,霸王,国家,河山,逻辑,西河,事例,吴起,魏武侯,观点评论,魏武王,河山,西河,吴起,魏武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霸业,魏武王,霸王,国家,河山,逻辑,西河,事例,吴起,魏武侯,观点评论,魏武王,河山,西河,吴起,魏武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