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战国七雄中,谁第一个称王,谁最后一个称王?

战国七雄中,谁第一个称王,谁最后一个称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对于战国七雄的君主,最后都僭越称王,也即都是王爵了,比如齐威王、燕昭王、赵孝成王、韩桓惠王、魏惠王、秦武王、楚怀王等。

在此基础上,正是因为战国七雄都已经僭越称王,这意味着周王室的权威几乎荡然无存了,这也为周王室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虽然最后王爵,不过,在称王的时间上,自然有先有后的。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谁第一个称王,谁最后一个称王?

首先,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这是因为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称王了,而其他六国则是在战国时期称王的。《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中记载: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

楚武王三十七年(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当时周王室衰微,对楚国无可奈何。从时间上来看,楚国早在春秋初期就僭越称王了。在当时,虽然周王室衰微,不过,因为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高举“尊王攘夷”的称呼,所以,敢于像楚国这样挑战周王室的诸侯国,自然是少之又少的。通过僭越称王,楚国在王爵上得以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了。

和楚国相对应的是,赵国则是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称王的诸侯国。在进入到战国初期时,也即魏赵韩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中只有楚国这一个诸侯国称王。对于魏国、赵国、韩国、齐国、秦国、燕国等诸侯国,其君主要么称侯,要么称公,比如魏文侯、秦孝公等。当然,在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战国七雄都陆续僭越称王了。

徐州相王时,魏惠王和齐威王互相称王。徐州相王后,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等到五国相王时,燕国也随之称王。在此基础上,战国七雄中的六个诸侯国,也即楚国、魏国、齐国、秦国、韩国、燕国都称王了。但是,就赵国来说,其君主赵武灵王却暂缓称王。

赵武灵王(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冀州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在五国相王时,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因此,赵国真正称王,则是赵武灵王之后的赵惠文王了。也即赵武灵王这一称号,是赵惠文王追谥的。正如同曹操生前只是称魏王,但是,因为其子曹丕追封其为魏武帝,所以,后人也经常用魏武帝来称呼曹操。

对于赵武灵王所在的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前,因为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实力,所以推迟了正式称王的时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赵国是一个实力强劲的诸侯国,甚至可以和秦国争夺天下。不过,实际上,在胡服骑射之前,赵国却是战国七雄中的二流甚至三流诸侯国。

最后,在战国初期,围魏救赵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围魏救赵,是因为魏国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后者只能向旁边的齐国求救。于是,齐国孙膑采用了进攻魏国,以此给赵国解围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围魏救赵中,虽然齐国击败了魏国,但是,魏国大军在回师之前,已经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而这,无疑是赵国实力弱小的重要体现。正是因为实力上的弱小,在战国初期,赵国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等到赵武灵王即位后,不仅要面临齐国、魏国的压力,连中山国都让赵国无可奈何,这才有了赵武灵王破釜沉舟,推行胡服骑射的举动。综上,在五国相王时,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力不足,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所以,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成为最后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而楚国则是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之所以强调僭越,这是因为各国的称王都没有获得周天子的许可,也即是自立为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507.html

因为,诸侯国,称王,实力,赵国,周王室,秦武王,魏国,楚国,齐国,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诸侯国,称王,实力,赵国,周王室,秦武王,魏国,楚国,齐国,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诸侯国,称王,实力,赵国,周王室,秦武王,魏国,楚国,齐国,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