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项羽究竟为什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呢?

项羽究竟为什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呢?

楚汉战争的研究,可谓是一个熟题,很多政治人物、著名学者都对楚汉战争有分析和总结。最早对此总结者当属刘邦本人,他归为自己善于用人,认为自己技不如萧何、张良、陈平等,但却能够驾驭他们,为自己所用。司马迁将项羽失败归为“以力征经营天下”,即单纯的崇尚武力,从而导致了他的失败。

翻阅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的一些治秦汉史名家的著作,会发现他们对楚汉战争有另一番解读,基本上把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胜利归为新旧两个阶级的斗争。张传玺首先把项羽失败的原因归为阶级立场问题,项羽是反动的,刘邦是进步的,项羽试图要重新分裂中国,试图回到春秋、战国的局面中去。何兹全也认为项羽代表的是没落的贵族阶级,恢复的是战国诸侯并举的局面。刘邦代表的是新兴阶级,虽然是楚人接受了秦的制度,但没有像秦那样彻底地废除分封制度,而是部分地恢复了封国制度。林剑鸣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

每个人的抱负对于他采取的行动有着不同的影响,这同样适应于秦末战争的分析。陈胜很早就慨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他的心目中,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疑,是其发动起义的最重要的理由。也就是他并不安于自己的现状,他的目标是“王侯将相”,尽管陈的家世并没有出现王侯,也没有出现将相。如果他只安于作一普通农民,就不会首先举起反秦的大旗②。陈婴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陈婴起兵后,属下欲劝他自封为王。这时他的母亲对他说:“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于是陈婴不敢称王,转而寻求在王的下面做一个诸侯,基于这种定位,陈婴带领自己的军队归属了项梁。

领导者理想、抱负的确定,既有个人的因素,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他的抱负不是空中建阁,是基于当时社会的背景做出的。譬如秦汉以来的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均没有超出做皇帝的梦想,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并没有出现民主的国家,无法依此为基础设计自己的抱负。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Easton)在其《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把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分作三个部分:第一是政治共同体,指的是由政治分工联合在一起的人群团体。它的独到价值在于它有一个潜在的含义:在所有的系统功能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具有内聚力的黏合剂,即系统成员对共同体的感觉或感情。第二是典则,指分享政治权利时的游戏规则。第三是当局,指或经选举或任命的官员,他们有权制定和实施政治决策。第三层面对当局的认同,带有即时的性质,依赖于现任的领导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表现。这点与本题无关,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我们关注的是第一和第二个层面,如果根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秦汉之际,经过夏商周一千多年的统治,对华夏民族的认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文化、文字、风俗等等。即已经形成了对政治共同体的认识。但是对于支持的第二个层次,即典则方面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各国诸侯仍然存在着异议。

典则具体来说,就是有关政府的组织形式,通过什么形式实现权力的分配。经过夏商周的政治实践,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讨论,大家对一些方面形成了共识,譬如大家都承认君主的存在,社会应该存在君臣等级。但是君主权力的大小,君主与诸侯的关系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却存在着争议。秦汉之际,有几种制度形式可供人们选择:

第一种是有共主有诸侯,这是夏商西周采取的方式。共主或称王,或天子,或帝等。存在一个中央政府,对诸侯的任命权和军队的控制权掌握在天子手里。同时诸侯也有很大的独立性,拥有对本国内官员的任命权和一定的财权。

第二种是有共主有霸王有诸侯,这是春秋时期出现的局面。周天子是共主,但是无力控制诸侯,军事势力强的诸侯纷纷出来维持秩序。这种情况下,天子仅是名义上的,并无实权。诸侯间的地位出现差异,军事势力强者以军事力量为基础,以盟约为基础维持基本的权力秩序。各个诸侯的权力继续扩大,军政财权均归于诸侯。

第三种是中原逐鹿,这是战国时期的局面。没有人把天子放在眼里,军事势力是界定诸侯间关系的唯一法则,每位诸侯都想争天子大位,因此各国间的兼并之战频繁爆发。

第四种是君主专制,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局面。皇帝把军政大权收归中央,取消分封诸侯的制度,全国设立郡县制,实现了君主专制。

项羽抱负的建立受限于以上的路径选择,必须以上面提供的路径为基础。我们将在下面的论述中谈到,项羽的设定基本以有共主有霸王有诸侯为基础,在实践中把义帝放逐,最后形成了有霸王有诸侯但却无共主的局面。

那么项羽的参照点是什么?换言之,项羽参与战争想达到什么目标?

最早出现的证据是,秦始皇巡游时,项羽与其叔父项梁观看,项羽见后说:“彼可取而代也。”他的理想是取代秦始皇,也就是说灭掉秦朝,但是灭掉秦朝之后要做什么?这时由于并未起兵,尚未清楚。但他的想法遭到了叔父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样的想法会导致家族的诛灭。

最初起兵时,项羽附属于他的叔父项梁。项梁听从了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为王,自己仍旧做一楚将。也就是说,项梁的抱负无非是灭掉秦朝,回到秦朝统一前的状态,恢复项家世代为楚将的地位。项羽的抱负远在叔父之上,并不满足于做楚将。随着他与秦兵作战屡战屡胜,他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在巨鹿之战胜利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可以说,至此项羽确定了他的参照点,即让诸侯听命于他,但是并不否认诸侯的存在,各路诸侯可以保有自己的名分和地位,只要承认他是诸侯中的霸主即可,而灭掉秦朝是必要的一步。

这点在他占领咸阳,进行全国分封之时,体现得特别明显。他的理想是回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纷争的局面中,有一个天子,于是尊奉楚怀王为义帝,然后下面是众多诸侯,项羽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个,唯一不同的是诸侯的霸主,有类于春秋时候的五霸,自立为西楚霸王。但是这种回归又不是简单的回归:义帝的虚饰作用更加明显。义帝并没有实际权力,而且统治的地方是位于湖南南部的蛮荒之地。直到最后,这层虚饰也弃之不用,义帝被项羽派人杀死。最终形成了如下的局面:霸王的权力明显强于春秋五霸,从而出现了有霸主无共主的局面。

立楚怀王为义帝,反映了项羽的矛盾心态。称之为“帝”,而自己仅仅是“王”,由称谓的区别可以看出两者地位的差异。“帝”和“王”的称谓有何区别?据《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德合天地者称帝”,而一般人因无法与天地感应,自然也就无法称帝。“帝”在君的诸种称谓中显示的功能最高,体现着天意,而“王”所显示的仅是“仁义合”,显然已经落入凡间。因此,“帝”与“王称谓相比优势明显。进一步言之,“帝”“王”的区别不仅在于此,而且体现在政治权力的大小上:“帝”显示着一统,而“王”则未必。“王”在西周时期是天子独有的称号,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至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也开始称“王”,但却不敢称“帝”,“帝”仍然为天子所有。战国末年,齐、秦二国的国王纷纷摘去“王”冠,相继称“帝”,但当时他们谁都没有实力统一六国,名不正、言不顺,另外树敌也太多,故称帝不久就作罢。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下诏议定帝号时,其理由是:“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秦始皇称帝在于他统一了六国,同时表明对他的称谓要依“帝”为基础,于是有了“皇帝”之称。刘邦成为皇帝时的理由也基本类似。在统一全国,下属尊奉他为皇帝时,他推辞的理由即是“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而诸大臣也是从天下一统的角度说服他的:“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总之,称“帝”要有不世之功,也就是以军事为基础,同时表明“帝”要比王侯的地位高。因此项羽尊称楚怀王为义帝,说明了楚怀王高于自己的地位。如《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所言:“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但是称之为“义”,义帝如同义父、义子之义,首先是假的,和真的有类似之处,义父像父亲一样,但不是真正的父亲;义帝像皇帝一样,但不是真正的皇帝。不是真正的皇帝的理由也很明显,怀王在灭秦过程中并无军事之功,这和前面所讲称“帝”要有不世之功的条件不符。当然也有另一潜在的原因:怀王定下了谁先入关谁为王之约,然后又让刘邦率兵入关,这种偏袒的做法使项羽一直耿耿于怀,当义帝虚饰的作用弱化时,死于非命就不可避免。

总之,灭掉秦朝,使自己成为诸侯中的一员,并称霸诸侯项羽基本的参照点,以此框架所面临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没有达到此即为损失,超过此即为收益。没有达到此,在损失的领域做出的决策就会出现冒险的倾向。而达到或超过此,在收益的领域做出的决策就会出现规避风险的行为。

在此可以解释项羽的一些行为。具体来说,巨鹿之战胜利使其完成了称霸的目标,但灭秦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因此仍处于损失的领域,直到攻占咸阳为止,可以说他的目标完全实现。在此之前,项羽对待战争的态度是积极的,每次的战争都是主动出击,甚至在面临极大的危险情况下。但是在此之后,他的决策处于收益的领域,不愿意做出冒险之举,鸿门宴事件即是如此。

鸿门宴是项羽走向失败的最关键的一次事件,由于项羽放走了刘邦,致使刘邦积聚势力,最终灭掉了项羽。从司马迁对鸿门宴的描述来看,他把项羽放走刘邦的原因归为犹豫不决,这是否是真正原因?应该不是。因为即使他放走了刘邦,如果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可以立即出兵攻打刘邦,照样可以置刘邦于死地。那么鸿门宴的关键之处在什么地方?在于通过这次宴会,刘邦向项羽保证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使项羽觉得刘邦不是敌人。这种敌人与否的认定根据在于项羽的参照点。

项羽召开鸿门宴源于两个人提供的信息:一来自于刘邦集团内部,他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听后大怒。另一来自他的谋士亚父范增的建议,他说:“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第一条信息透露的是,刘邦称王关中,占有珍宝,根本不把项羽放在眼里。第二条信息则是直接挑战了他的霸主地位,影响他将来的政治命运。刘邦有“天子气”,意在暗示刘邦的目标不仅仅在谋得诸侯位,而是做天子。这与项羽设想的有霸主的局面相冲突,而且项羽应该是霸主。因此,在召开鸿门宴之初,项羽确有杀刘邦之心,其原因就在于刘邦的抱负与项羽的有冲突。

那么刘邦之所以能够在鸿门宴上成功脱身,并不会招致项羽的进攻,也是从此点入手的,即让项羽相信,刘邦只是做一方诸侯而已,也是通过两条渠道影响并最终使项羽确认了此点。一是项羽的叔父项伯。项伯向刘邦的谋士张良告密,张良把他引见给了刘邦。刘邦对项伯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刘邦的意思很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项将军,并不是与他为敌,并不敢私自称“王”“天子”。项羽听完项伯的解释后,对此默认。二是来自刘邦的部下樊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致使刘邦的生命受到威胁,这时樊哙闯入,向项羽说了下面一番话:“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与刘邦向项伯所说如出一辙,无非就是重申承认项羽的霸主地位,同时按照与楚怀王的约定,应该封刘邦为王,即一个诸侯王即可以。

当然刘邦的行为也让项羽确信了这一点,刘邦只带领一百来人赴宴,极力摆低自己的地位,同时最后以贵重礼物相赠。在相信刘邦所解释的框架下,我们来判断项羽的决策,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其一,如范增所言,在鸿门宴中杀死刘邦,可以避免了以后的楚汉战争。但危险在于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之众,如果发生战争,尽管可能获胜,但会导致楚军的大量伤亡。其二,如他所做放走刘邦。按照他对刘邦的重新解读,认为刘邦已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刘邦所做的只是一方诸侯。换言之,项羽相信,他与刘邦之间不是一种零和博弈,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而是在自己做霸主的同时,可以容许刘邦作为一方诸侯而存在。总之,项羽是在收益的情况下做的决策,这时他的决策不再如巨鹿之役那样冒险,反而出现了规避风险的行为。他对范增建议的拒绝在于两者对刘邦所采纳的参照点的差异,范增认为刘邦的参照点是成为天子,而项羽则认为刘邦仅仅想成为诸侯,因此即使鸿门宴放走了刘邦,也没有继续追杀刘邦。

项羽的抱负是回到春秋时代,做诸侯中的霸王,以此框架在巨鹿之战前的决策行为,处于损失的领域,从而导致了战斗中的破釜沉舟。但在鸿门宴时,处于收益的领域,不愿意做出冒险的举动,而且项羽的抱负决定了他与刘邦不是零和的博弈,只要刘邦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就允许刘邦有生存的空间,基于此他放走了刘邦。因此项羽放走了刘邦不是优柔寡断,而是参照点所确定的框架影响所致。项羽的参照点,来源于因对家乡土地的眷恋而产生的亲情、乡情、友情,情感影响了他的理性判断,干扰了他的决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647.html

共主,政治,抱负,刘邦,诸侯,项羽,局面,天子,战争,鸿门宴,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共主,政治,抱负,刘邦,诸侯,项羽,局面,天子,战争,鸿门宴,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共主,政治,抱负,刘邦,诸侯,项羽,局面,天子,战争,鸿门宴,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