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长平之战,赵军的多次冲锋,为何突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长平之战,赵军的多次冲锋,为何突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转衰的开始,在这场战役中,因为赵王中途换将,导致赵括领导的四十多万赵军在和秦军战斗过程中惨败,赵国精锐尽皆陨落在此。赵国从此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实力,本国人口也在此战中损失近四分之一,赵括也因此背上“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

这场突然发生的战斗,完全源自一场偶然中的意外。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如此一发不可收拾,是什么原因导致赵括主动出击,赵武灵王进行改革后以战斗力出名的赵军,为何会无法冲破秦军的防线呢?

一、一场意外引发的动乱

赵国和秦国的这场大战起因,令人意外,它是源于秦国对韩国的攻伐。秦昭襄王四十三年起,白起便奉命开始攻打韩国,先后打下了韩国的陉城、太行道、野王,并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都城的联系。韩王早已选择了归顺秦朝,表示割土求和,并愿意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上党郡守冯亭却对秦国的行为非常不齿,他想到如果把上党给赵国,寻求结盟,一定可以打败秦国,所以他便带着上党郡投降了赵国。

赵孝成王召见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议此事。

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

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赵孝成王又忧心谁能够帮我打赢秦国这个开挂的角色,平原君说:“廉颇虽然打仗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却绰绰有余。”

廉颇:“……???”

听到这个消息后

白起:“???”

韩王:“……”

二、临场换将

廉颇和秦军的战斗在一种很奇怪的氛围中开始了,首先是廉颇构建了三道防线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百里石长城,然后便是廉颇开始了打一下就收缩防守的节奏。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王龁此时的内心相当崩溃,看似一开始打出了优势,但实际上自己并不占便宜,相反自己的军队被制衡在丹河防线,前进不得。三年过去,在此地的二、三十万秦军已经渐渐拖不下去,一方面是秦国在这作战,远离本土,粮草运输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就是秦国兵力被廉颇统领的赵军拖在这里,损失日益增。如果找不到破局之法,其它对秦国敌对的人绝对不介意插上一脚。

秦相范雎就派使者去暗示赵王的宠臣在他耳边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对于廉颇的败绩不满,便换了赵括前去接替廉颇。

三、赵括主动出击的三个原因和失败的理由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饱读兵书,自以为兵阵之事无所不知,但实际上他又没有一点实战经验。

对于赵括而言,白起是他成名的踏脚石,他要在这场战役中打出名头。所以,有这三个理由造成了赵括必定会主动出击:

1,赵王撤掉廉颇的理由便是“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他必须服从赵王的意志主动出击;

2,赵括想要学习他的父亲赵奢在阏与之战中那样,打个漂亮的突击战,以弱胜强,来证明自己确实是有能力的;

3,赵国的生产力远弱于秦国,三年战争早已经让内部的粮食储备消耗过多,此时,自己也撑不住了。

《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秦国也并没有小瞧这位宿敌的后裔,相反还颇为重视他,两方面可以看出来:1,临阵换将(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2,在听闻白起派军队夺得粮道优势后,就下令“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国在此由僵持的20多万军队提升到近60万大军,可见并没有轻视这位对手。

赵军失败的理由

赵军的失败是两方面的失误,一是急兵冒进的失误,二是突围指挥失当的问题。

急兵冒进在于赵括将主力部队从百里石长城防线退出,正面追击秦军,把自己置于双方防线中间的口袋地形内。另一边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奇袭百里石长城,断绝赵军与后方的通道,另一路就呈两旁杀出展开包围圈。

此时,赵军的实力依旧强劲,秦军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仓促间包围的防守很空虚,若是赵括冷静下来,其实是很有机会突围成功的。赵括犯的第二个错,就是发现后方被突袭的时候,他选择了原地扎营,设置防线等待赵国的救援。白起当然不是那种会错失敌人给自己完善包围圈的人,他将士卒令下切割开赵括营地,让他和部分士兵分离,呈8字型把赵军围困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两边赵军便不能统一政令行动,即便赵括再想下令突围,秦军的压力也会大幅减少。

赵括的另一条策略等待援军也不切实际了一点,因为这45万大军几乎是赵国内部最精锐的士兵了。炎炎夏日,人困马乏,还没有食物“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此时分割两边的赵军已经是大势已去。赵括决心下令一搏,他让士卒“为四队,四五复之”,但很可惜,以饥困之师对战秦军精锐,赵括的结局早已注定。赵括死后,早已经失去战意的赵军,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所以,在突围时,赵括犯了三个错:1、选错了时机,没有在阵容完整时选择突围,等到白起包围圈成熟,就再无机会;2、在粮道被堵的情况下选择了拖下去,直到断粮46天才决定突围;3、突围策略不对,在人困马乏,被包围的情况下,选择分成四队,进一步削弱自身力量。

至此,对方因素作用下,赵括成了长平之战失败原因的直接负责人。但他的失败,却不单单是缺乏经验导致。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8573.html

廉颇,冲锋,白起,赵括,赵军,秦国,赵国,秦军,突破,防线,消息资讯,廉颇,白起,赵军,秦国,赵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廉颇,冲锋,白起,赵括,赵军,秦国,赵国,秦军,突破,防线,消息资讯,廉颇,白起,赵军,秦国,赵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廉颇,冲锋,白起,赵括,赵军,秦国,赵国,秦军,突破,防线,消息资讯,廉颇,白起,赵军,秦国,赵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