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2200年前的宫廷巨变-汉文帝登基背后的隐秘故事

2200年前的宫廷巨变-汉文帝登基背后的隐秘故事

2200年前,一场事发突然的军事行动打破了汉帝国微妙的政治平衡,最后的结局是一位远在北部边陲的藩王获得了最高权力。

吕后和所有封建王朝专权的女性一样,她的声誉也是功过参半。不过当时的汉帝国,吕后是维系当时一团和气政治氛围的压舱石。但任何帝王都跑不过时间。吕后在刘邦之后辅佐了惠帝、前少帝、后少帝3位皇帝。执掌汉朝最高权力十余年后也走到了人生尽头。

吕后死后的2个月时间,汉朝的中央和地方刮起了一场风暴。风暴吹散了吕后生前的所有政治安排。

从边缘之地入住长安的汉文帝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吕后病逝于长安。

公元前180年8月26日齐王刘襄起兵造反。齐地距长安的直线距离600公里,按照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齐地的刘襄基本就是听到吕后死亡的消息后就动手了。而且动员了其他诸侯,一时声势浩大,不过在夺取了几个先前被吕后拿走的封地后就停滞不前了。

公元前180年9月10日左右吕雉正式下葬。

公元前180年9月12号,齐王才磨磨蹭蹭继续向西,长安的当事人吕禄吕产两兄弟慌了,启用老将军灌婴出击荥阳。但是汉军到了荥阳后和齐军对峙起来也没有动手的样子,齐军也停止脚步顺带打下几个吕姓封国。吕雉下葬后的2周时间长安城内的局势波澜云诡,各方势力都在竭尽全力地谋划出路。最后功臣集团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前180年9月26日陈平等人发动诛吕政变,诛杀吕氏全族。

公元前180年9月28日,陈平官复丞相。

公元前180年闰9月29日代王刘恒,抵达长安。

公元前180年闰9月29日中午,夏侯婴和刘兴居“打扫”皇宫,将少帝刘宏“请”出皇宫,当晚接管中央禁军,连夜起草诏书。少帝刘宏和他的几个兄弟被杀死。

公元前180年闰9月29日昭告天下,新帝登基。

汉代外戚专权的“鼻祖”——吕后

短短2个多月,汉帝国的中央和地方经历了一场风暴。

齐王举兵。骤然间的形势巨变,令长安的吕氏一族和大部分开国功臣都茫然失态,当时各方很多做法是应激式的。现在很多说法认为,吕后死后的诛吕运动是汉初的功臣和刘姓诸侯王联合发动的。这从结果看确实如此,但是最后最早举兵的齐王,反而没有捞到像样的政治资本,功臣集团也是保持了地位,不赚不赔。真正得利的最后是从边地代国入主长安的汉文帝刘恒。

客观地说刘邦死后,吕氏、功臣和诸侯王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虽然吕后狠辣地屠杀一批刘姓皇族和诸侯王。但毕竟皇帝是吕氏和刘家的子嗣,吕氏背靠的还是皇权。吕后压制旁支刘姓宗族时,功臣集团识趣地保持了缄默,吕后也没有为难他们。功臣集团保留了自己的地位,还在惠帝一朝实际控制了长安的禁军系统。真正比较憋屈的是留在地方的诸侯王,吕后临朝时一直被打压。所以长安的吕后和功臣在地方诸侯王看来都是“苦主”。

吕后和汉高祖的陵寝坐落在渭河以北

吕氏集团的存在对于功臣集团并不是一件坏事,功臣集团逻辑上没有推翻吕氏的必要。因为目前的小皇帝还是姓刘的,也是经过合法程序登基的。只是皇权的话事人从吕后换成了吕家其他人。功臣集团的位子还是稳固的。功臣集团经过汉初的20多年发展已经是树大根深的既得利益集团了。这种集团自己求变去搞掉皇帝,自己又不能当皇帝,那最后还是要从刘姓皇族里面选,选得不合适还是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功臣集团早就预谋和齐王反抗吕氏应该是不对的。他们更倾向于观望局势的发展。

但是形势比人强,齐王造反声势浩大,吕家的人表现又着实拉胯,关东好几处吕家的封地几日就被拿下。这么下去齐王真的倒吕成功。功臣集团就要变成吕氏“反革命”集团的从犯了。这帮子经过了秦末战乱、楚汉相争和刘邦吕氏大规模屠戮功臣都活下来的政治老油条。很快就做出决定抛弃吕氏。请注意这里只是抛弃吕家,但是功臣最后没有决定拥立出力最多的齐王。

这背后有极深刻的政治考量,如果拥戴齐王上位,那么之前剿灭吕氏很可能就成了将功补过的措施,算不上什么拥戴之功。齐王带着自己队伍入住中央还带着“恢复汉室”的大义。以后随便找什么借口就把这些老人替换掉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功臣集团需要一个非齐王系的新皇帝,最后选中了汉文帝刘恒。汉文帝是刘邦诸子在世中最年长的,辈分要齐王一系,另外一子淮南王是吕后带大的危险系数太高不能选。另外汉文帝身处代地,一直远离中央纠葛,自己名声也不错。加上刘邦生前并不太喜欢这个儿子,没啥政治资源,看上去比较好“拿捏”的。

刘恒和代国群臣讨论诛吕之后的局势

回到前面,听到齐地的诸侯王造反了,长安的高层都慌了。吕氏一族明显知道是冲着自己来的,但是功臣集团就两难了。对于功臣集团来说,保持现状是最好的。但是现在不清楚齐王仅仅针对吕氏一族还是准备把他们全部一网打尽。按照三体里面所说的就是,触发了猜疑链。

功臣集团不清楚齐王针对功臣的态度反攻倒算还是中立的。最后功臣集团采用的最稳妥办法就是把长安的老板换掉,换一个功臣集团可以信赖的人选,我相信2200年9月的某个晚上。在长安周勃或陈平的官邸,一群老人已经做出决定,首先用军事手段除掉南北军的首脑吕禄吕产。我猜测功臣集团肯定是和齐王有联系的。朝廷的平叛大军开出关东后就停下了,似乎是在等长安发生巨变。而且此时守卫宫禁朱虚侯刘璋是齐王的弟弟,最后手刃吕产的也是这个朱虚侯刘璋。所以要说9月初的这段时间功臣集团和齐王没有政治勾兑那是骗鬼。当然功臣集团能够历经20年不倒,背后的政治伎俩肯定不止和齐王那些事。我猜测在诛杀吕氏前这段时间也就是前180年9月26日前,功臣集团还秘密派人去了代国接触刘恒。

长安发生军事政变后,功臣集团决定由代王刘恒继承皇位。当时的代王刘恒肯定从官方和私人2个渠道都获得了消息(刘恒派了自己的舅舅薄昭去长安,长安那边功臣集团也派人交了底)。所以史记里面才会有这两段记载。先是代国官员讨论要不要去长安赴任。会上去和不去2派意见争吵得很激烈,然后中尉宋昌表示可以去。还举出来天下人心向背这样打气的话。不过真实的情况可能这样,宋昌就是和功臣集团通过气的人,刘恒也知道长安的基本态度,开会只是和大家通气。实际上大的决定,刘恒和宋昌已经定下来了。

后来就有了刘恒一行人到了长安郊外的渭河边,又出现了周勃凑近想要和刘恒对暗号的事。按照司马迁的汉文帝本记描述,刘恒对周勃说如果是公事可以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天子没有私事然后就回驾了。其实刘恒的话外之音是,对于功臣集团的安排,我没有意见,后面的事情我底下的人会处理。后面的事情,刘恒到了长安以后,迅速用自己的人替换了南军北军的将领。如此顺利地掌控禁军一定是刘恒和功臣集团做了政治交易,当然政治交易不单单只是人员任命,后面一些列事情才能体现功臣集团和汉文帝都是政治高手。

周勃等老臣在渭桥迎接代王刘恒

前面写道汉文帝到达长安的第一天实际上做了很多事情。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臣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夜,拜宋昌为卫将军,

济北候刘兴居请命去“打扫”皇宫,功臣集团宣布少帝刘宏不是惠帝子嗣,不久后被处死。不久后刘恒的4个儿子也在不久后莫名死亡。这一系列事情,一环扣一环,先是刘恒接管禁军,功臣集团表达了足够诚意,然后代表诸侯国势力的刘兴居把少帝请出宫,功臣集团再在合法性上否定少帝,最后刘姓皇族动刀杀人。注意,这里动刀杀人一定要是刘姓的人,因为少帝毕竟是合法手续上位的天子,其他人没法动手,否则下场参考三国的成济。最后文帝自己赐死了4个有吕氏血脉的儿子,(里面可能有文帝长子,代国世子,当然这段史料也有疑问,很多人认为汉景帝就是文帝的长子,没有这4个兄弟)。可以看得出功臣集团政治上的老辣,也看得出刘恒这个事不张扬藩王有着极深的政治造诣,思想境界和城府远远胜于齐地的诸王。齐王这一番折腾最后没捞着好处确实一点也不冤枉。

汉文帝最终君临天下

后面的事情,我补充一下,诛吕之乱时的另外两大势力在几年以后就走向人生拐点。最先造反的齐王刘襄在1年后病死,他的2个弟弟杀掉小皇帝的刘兴居和杀掉吕产的刘章也在几年后因为谋反被杀。汉初的几位功臣在汉文帝继位的最初几年也陆续凋零。汉文帝最终君临天下开创了文景之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0.html

登基,吕后,宫廷,长安,齐王,隐秘,巨变,汉文帝,功臣,集团,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登基,吕后,宫廷,长安,齐王,隐秘,巨变,汉文帝,功臣,集团,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登基,吕后,宫廷,长安,齐王,隐秘,巨变,汉文帝,功臣,集团,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