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一次文字狱,让汉朝最牛两兄弟走上历史舞台

一次文字狱,让汉朝最牛两兄弟走上历史舞台

这篇我们要讲的是东汉又一传奇人物、丝路之神班定远。这位仁兄,可谓中国文人从军之典范,而他伟大的军事生涯,亦堪称一部西域传奇探险史诗。虽然哥伦布与麦哲伦发现了西方的新大陆与新世界,但班超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折冲万里、威震中亚、贯通东西、凿空波斯,而以绝世之姿、一手撑天,开启了新西域、新丝路的伟大时代。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收服西域诸多城邦、威震中亚各大强国的丝路守护神,在四十岁之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知识青年,而在四十岁之后,却“基因突变”,成长为一个政治、军事、外交艺术大师。更重要的是,他投笔从戎那一刻的潇洒身姿,正代表了中国人追求自由、理想与信念的伟大冒险精神,并非西方独有。所以与以往名将不同,这一位世界级大英豪,他的眼界开阔无比,他的精神万古长存,直突破中国局限,载入世界史册,在这一点,无数风流人物在他面前黯然失色。班超西域之功,大于张骞;耿恭守城不降,难于苏武;东汉两百年之对外战争史,仅此二壁也。

永远的自由、理想与信念——丝路之神班定远(1)

与中国其他时代不同,汉朝尤其是东汉朝有个特色:世家。

世家,通俗来讲,就是子承父业。比如军人世家,边将世家,外戚世家,商贾世家,儒臣世家,教育世家,史学世家,文学世家,医卜星象世家等等等等……总之老爹干啥儿女们也接着干啥,一代一代传下去,没有特殊原因基本不动摇,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以血统之传承家庭之熏陶,形成集团优势,自可事半功倍,总比半路出家靠谱的多,这便是当时的流行观念与社会风气。东汉青年们,沿着父辈的脚印规规矩矩走下去,干的出色也好平庸也罢,或者喜欢也好厌倦也罢,通常来讲是不会再变更路途的了,一切已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圈子,有如唐僧之紧箍咒,在保护年轻人职业生涯安稳无忧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与突破性。可以想象,一旦谁要挣脱这个圈子,会遭受多么大的困难与社会压力。半路出家,那就是白手起家,孤身开创一个新天地,没有大魄力与大才干谁敢轻易冒险?

于是,东汉时代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世家(指历史贡献方面,非权力地位),名将世家耿氏与史学世家班氏。

耿氏我们前文已多次提及,不用说,从耿况,到耿弇、耿舒,再到耿秉、耿恭……哪一代不是名将辈出,人才济济?这个家族的军人血液可谓根深蒂固,军旅就是他们的人生,战争就是他们的宿命,战死沙场就是他们的荣耀,老死乡野则是他们的耻辱。

而另外一个班氏,则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西汉司马父子的伟大史学世家。从王莽时代的班彪开始,就醉心于史籍之间,欲继承太史公之伟志,续写《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惜天不假年,只作《史记后传》65篇,就病逝于建武三十年(公元55年)。但是不要紧,所谓世家世家,父死子继,他的长子,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司马迁的伟大史学家班固接过了父亲的“钢枪”,决意在有生之年完成它,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又一史学鸿篇巨著《汉书》。

然而班固写史与司马迁不同,司马迁重在史学论述与人物性格,而班固重在史学考据与史实详密,所以花费的时间尤多,这样一来就有问题了,万一班固到死还没写完这部史学巨著怎么办?那也不要紧,因为班固还有一个弟弟班超,一个妹妹班昭,二人也从小接受父亲班彪严格的家庭教育,可谓饱读诗书。班固早想好了,自己若没写完,那就让弟弟妹妹来继续班氏著史事业。世家写史,好处就在这里。

但是很可惜,班昭年纪尚小不提,被兄长寄予厚望的班超竟不怎么热衷于学问,经史传记倒是读了不少,尤其一本《公羊春秋》,几乎被他翻烂,但就是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作文。班固没辙,只好让他帮自己做些书稿整理与校对的工作,希望他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兴趣、锻炼文笔。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嘛,班氏兄弟终将成为一代史学大师,班固坚信这一点。

只有班超心里明白,自己不是这块料,关键他性格大大咧咧,所以文风也是粗枝大叶,极不注意细节,现在老哥还要他搞编辑工作,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他内心真正想要的是创造历史,而不是记录历史!

可是,没办法,为了班家,班固只得强忍心中苦闷,并且一人担下了养家的重任,每天忙里忙外,忙完农活忙练武,忙完书稿忙家务,真是很能吃苦耐劳。班固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好弟弟持家有道,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著汉朝史,什么脏活累活也不用管。

人这一生,总要找到一件什么事情能为之不顾一切奋斗,才算是活着。如今,班固算是找到了,班超却还没有着落。然而,时间不会等人,日子依旧寡淡如水的一天天飞逝,转眼到了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29岁时,班氏一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有人向汉明帝举报,说班固私修国史,其心可诛。汉明帝一听就火了,修史这可不是说笑,那要流传千古给后人看的,所以一向由官方专门撰录,皇帝亲自把关,班固一个民间儒生,怎能私自干这种活儿!赶紧给朕抓起来,并没收其所有书稿,千万不能流传出去!

就这样,班固被地方官抓了起来,然后很快被移送京兆狱。竟然不关在扶风狱,而转交京兆大狱,这说明事态极其严重,连地方都无权过问了。而明帝又一向以严责臣属、刑罚峻急著称,就在不久之前,扶风郡还发生了一个案件,有个叫苏朗的被人告发伪造图谶,逮捕入狱后,旋即被处死,可见帝国文字狱何等盛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班氏全族惶惶然不可终日,生怕事情牵连到整个家族遭殃,一个个都日夜埋怨,后悔不该让班固私修国史,结果惹出这等大祸来。

就在这危急时刻,只有班超一人显得非常平静,因为他坚持认为兄长没有罪,只要好好解释,事情完全能够平息下来。

平息,你说得轻巧,咱们老班家全都读书人,官儿当最大的还是你老爹班彪,但也就一秩比四百石的小县长而已,还早死了!这无权无势的,你说谁能听咱解释?

班超哈哈一笑,说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顿时显出他异于常人的见识和胆量来。

——谁听咱的?当今陛下啊!现在这种情况,找地方官肯定没用了,必须进宫见到陛下才能解决问题。

什么?你想越级上访?别傻了!这世上多少人上访最后访成了神经病,难道你没听说吗?

然而班超根本不听人劝阻,第二天一早找了匹马,昼夜兼程,一路飞驰到京师洛阳,然后直奔宫阙,向汉明帝上书诉冤。

班超坚信,危机也是转机,只要皇帝肯召见他,凭自己的口才,一定能为兄长昭雪冤情,并让班氏能堂堂正正的为国修史。这就是他身为一个史学世家子弟,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事实证明,班超果然见识非凡。魏文帝曹丕尝言:“明帝察察,章帝长者。”汉明帝这位领导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明察秋毫,他看到班超的上书后,竟然立刻召见了这位布衣学子。而班超面对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自接见,竟然毫无惊惧之色,只将父亲与兄长著述国史的前因后果详细道明,不卑不亢,据理实言,这口才,这气度,完全是律师、外交家的范儿,给汉明帝和群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旁边的中郎将窦固,对班超这范儿非常之激赏,心想这小子能说会道,又如此有胆识,日后说不定对朝廷能有大用处!

明帝听完班超的陈述后,马上找来班固的书稿看了看,竟一下子沉迷进去,一气看了整夜,只觉其文风醇正、辞章典雅、工整凝炼、论述严谨而又事备详赡,完全不似司马迁之文风直锐,真好史笔也!这样的人才就应该调到中央来,给他更充足的资源让他好好著史,放在民间岂不可惜?

于是,汉明帝命人将班固立刻释放,然后招聘他到校书部,担任兰台令史一职。原来,汉朝总共有两个官方藏书室,也可以说是国家图书馆或档案局,分别叫做兰台和东观,常聘文学之士至此校书或著述。如兰台即置令史十八人,秩百石,属御史中丞,专职典校秘书奏章,或撰述传记。而班固,正是这十八人中的一个,官儿小的不能再小,却可以接触所有官方资料,浮游当世藏书之汪洋大海,班固自然是乐坏了!为报皇帝之隆恩浩荡,他随即与人合作完成了一篇当代史即《世祖本纪》,文中大书特书了东汉开国领袖光武帝刘秀的丰功伟绩,汉明帝览之大悦,遂将班固官升三级,提拔为校书郎(秩比三百石),带领十八位令史,全面主管兰台秘书典校工作。

东汉尊儒重文,文学郎官比之武职郎官升值潜力巨大,可以说,大好前程已铺在班固面前,三公九卿,文化领袖,皆指日可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0441.html

兄弟,班固,东汉,班超早,世家,中国,汉朝,历史舞台,班氏,史学,消息资讯,班固,班超,世家,汉明帝,史学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兄弟,班固,东汉,班超早,世家,中国,汉朝,历史舞台,班氏,史学,消息资讯,班固,班超,世家,汉明帝,史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兄弟,班固,东汉,班超早,世家,中国,汉朝,历史舞台,班氏,史学,消息资讯,班固,班超,世家,汉明帝,史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