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变法图强的时代,申不害在韩国做了什么?浅述申不害及其变法

变法图强的时代,申不害在韩国做了什么?浅述申不害及其变法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联合了韩、魏两家灭掉了智家,曾经强大的晋国从此分崩离析,战国七雄的格局已经开始渐渐的形成了。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获取了晋国以北的土地,而韩国则取得了晋国南部的土地,而与之的魏国则是取得了剩下的土地,至此曾经强大的晋国被韩赵魏瓜分完毕。和智家的死磕,赵国虽然出力最多,但是他们自身的伤亡也不少,并且赵国以北的土地都不太适合耕种,所以出力最多的赵国反而未得到太多实惠,并且赵国内部一直是内乱不止的,因此赵国在战国初期的格局之中反而没有崭露头角,反而是曾经不显山不露水的魏国在一代雄主魏文侯的支持下带领魏国走向了强大。

从战国初期到战国中期,魏国一直保持了一超多强的态势,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魏文侯的支持下魏国率先实行了“李悝变法”,并且由于魏国强大的军力支撑,魏国诞生出了当时令六国震恐的“魏武卒”。“魏武卒”的出现可以说是战国格局一个大的转变,这其中主要体现在:

1.由大规模的步兵方阵渐渐的取代了春秋列国时期的以车兵为主导的作战单位。所以从此刻开始,战国时期都是动辄十余万的大军出征。

2.魏武卒的出现也是一个“精兵路线”的转变,吴起可谓深得“孙子兵法”精髓:“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所以才有五万“魏武卒”大破秦国的几十万大军。

由于魏国的率先尝试,之后的列国都看到了变法所带来的巨大效益,所以这之后列国都开始实行变法:其中以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成功、楚国“吴起变法”最为惋惜。

但是在秦国“商鞅变法”的同时代,韩国也有一个人在韩国韩昭侯的支持下在韩国也开始力行变法,这就是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和“商鞅变法”所不同的是,“申不害变法”几乎不被人所提及,主要也是因为:

1.与他同时代的“商鞅变法”的光芒太过闪耀,因此渐渐的它被从此埋没。

2.“申不害变法”只为韩国带来了十几年的功效,比之魏国“李悝变法”以及楚国“吴起变法”都远远不及。

所以很多人认为其变法也是不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韩国之“申不害变法”。

韩之申不害

申不害,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因为其对法家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战国乃至后世也有人称其为“申子”,其法家著作《申子》也一样流传后世。

申不害,郑国人。三家分晋之后,韩国虽然得到的土地是最少的,但是他们取得了一个要害之地:成皋之地。以此地为灭郑之踏板,韩国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最终灭掉了春秋小霸郑国。而郑国从此改名易姓成为了韩国,而申不害也从郑国人变成了韩国人。

灭郑之后韩国的韩国虽然国力大增并且在国际上也越发的有影响力,但是韩国此时的弊端也开始暴露了:

1.对外:韩魏关系紧张,灭郑之后的韩国已经引起了魏国的警觉。

2.对内:韩国内部公卿力量同样强大,他们占据着韩国大部分资源,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韩王(确切的说是韩君,当时列国都未称王)的统治。

申不害本来是韩国小吏,韩灭郑之后又在韩国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但是有句俗语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战国时代人才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

公元前354年,距离“围魏救赵”爆发的前一年,魏国重兵压境。此时的韩国国君韩昭侯刚刚即位四年,对于年轻的韩昭侯和韩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就在这朝野手足无措之际,申不害不顾官卑职轻向韩昭侯献计:示弱。放下姿态去面见魏惠王,必定会引起魏王的骄傲自满,但是韩国反而会因为示弱的举动而受到列国的同情。

韩昭侯就听从申不害之言,最终果然如申不害所预料的那样,魏国最终退兵,而申不害也因为此次事件开始在韩国朝堂展露头角。

一年后,魏国大举进攻赵国,十万多魏国精锐包围了魏国都城邯郸。赵国无力抵抗魏国的入侵,只得求救于齐国和韩国。申不害再一次劝谏韩昭侯,和齐国联手共同抗击魏国。最终,在“桂陵之战”十余万魏武卒遭到齐国和韩国两国联合打击,受到重创。由此韩昭侯更加信任申不害,并任用申不害为相,开始在韩国力行变法。

申不害变法

申不害变法较之秦国少了几分流血牺牲,所以申不害的结局较之商鞅还是完美很多。但是这也造就了申不害在韩国之变法只能帮助韩国只强一时,不强长远。

申不害成为韩国丞相之后就在韩昭侯的支持下力行变法。因为此前韩国联合齐国在“桂陵之战”中击败了魏国,所以此时的韩国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变法环境,外加上韩昭侯的支持所以韩国也赶上了列国变法的角度。与商鞅不同的是,申不害崇尚“术治”。什么是术治?我们接下去再讲,先来讲讲申不害之变法从哪个方面入手:

1.削弱韩国内部公卿世族的力量

在当时韩国国内有三股力量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韩君的统治:段氏、公厘氏、侠氏。因为手中握有大量的资源,所以常常挟地以自重。所以申不害变法第一步所做的其实和商鞅吴起等人差不多,削弱危害列国的公卿世族力量,让政令全都归于君主。

2.利用“术治”对官吏进行整肃

在削弱了公卿士家的力量之后,申不害就进行了变法的第二步,那就是赏功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任用,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对有才能的官员进行破格提拔,所以一时间吏治澄清。

3.加强国防,鼓励生产

在大力提拔了有才能的官员之后,申不害进行了变法第三步。他领上将军之职,将原先公卿世族和原来的保卫国家的军队混编在一起,并对他们一视同仁。经过申不害的训练,这些混编的军队极大的增强了韩国的国防力量。

在大力增强国防的同时,申不害也鼓励农耕,申不害是极其重视农业的。他曾经说过:“普天之下,以食为本,以土为根”。鼓励韩国百姓多开垦荒地,多种粮。

与此同时对手工业他也是相当的重视,战国时期韩国军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是他们的强弓硬弩如果认第二的话,那么天下没人敢认第一。所以有“天下宝剑韩匠铸,天下强弩韩国出”一说。

申不害为相十五年,是韩国最强大的时候,所以也有“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但是申不害之变法也是不成功的,因为他只为韩国带来了十余年的太平日子,当他死后韩国便迅速的衰弱。这其中固然有地理上的缘故,毕竟韩国处于四战之地,周边又都是强国。但是其变法不利和韩国的衰弱也不无关系。

申不害之变法的弊端

对这个标题深入之前,我们先来理清先秦时期的法家三派:

1.“法”:主张以法律法治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代表人物:商鞅

2.“术”:文章的主题,强调以帝王之术来控制臣下来达到其强国目的。代表人物:申不害。

3.“势”:帮助君王加强中央集权,来达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代表人物:慎到。

申不害之变法帮助了韩国强盛一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申子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呢?我们借用后世集法家大成者韩非子对术派的理解来诠释术派变法的要义:

1.不可知之无为术:大致意思为君上的心思不可以为臣下所知道,以免别有心机之人加以利用。

2.因任授官之参验术:人主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治理国家,因此就要因材施教,任命合理的官员传授其治理地方之术。

3.循名责实之督责术:人主需要根据其官员的政绩和口碑来考验这个官员是否合格。

韩非子其人认为术治虽然可以取得变法一时之功效,但是其也是需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若只是运用“术治”来辅佐君王治国,虽可以取得一时之功效,但是长此以往会使法令更加之混乱。而臣民们都会引用对自己有利的法令,规避不利于自己的法令,最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申不害变法之看法

申不害变法虽然最终没能带领韩国走向强大,但是《申子》一书却备受后世帝王推崇。要治理一个国家,帝王心术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治理国家的“利器”,关键在于运用的人。

而第一个认识到“术治”弊端的人也恰恰不是韩非子,第一个认识到术治弊端的人恰恰是申不害本人。其实申不害之变法是“以术为主,以法为辅”,他虽然是“术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本人对“法派”也有一定的认识,那么申不害为何最终没能像秦国一样推崇法治呢?

1.两国国情不同,秦国之变法未必适合于韩国,而韩国之变法也未必就是秦国国力强大之法宝。

2.时不我待了,变法起码也要有一二十年才能有功效,列国会给韩国这个时间吗?

对申子之看法:他其实是有才的,能在战国历史上留下那光辉一笔的必定不是籍籍无名之人。可惜的是他生错了年代,他的“术治”在战国时代并不适合,他的这套其实可以充分运用在后世的那些大一统王朝之上。

在战国时期,“术治”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帝王充分运用官吏,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帮助韩国富强,所以这也是笔者对申子的看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089.html

因为,什么,赵国,商鞅变法,土地,列国,韩昭侯,魏国,支持,魏武卒,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什么,赵国,商鞅变法,土地,列国,韩昭侯,魏国,支持,魏武卒,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什么,赵国,商鞅变法,土地,列国,韩昭侯,魏国,支持,魏武卒,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