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语言作为一门最重要的艺术,无时无刻都被人们用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王朗的那一段话,可以说是将语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本来是由王朗来劝降诸葛亮,不料却被诸葛亮反客为主,咄咄逼人,气的王司徒一下平复不了心情,一命呜呼了。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待王司徒的这一段话,就会发现其实他说的不无道理,为什么偏偏说不过诸葛孔明,还被气的吐血呢?

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在诸葛亮伐魏,攻破天水安定南郡三城,魏将曹真为大都督,王朗为军师率领魏军抵抗之时,年逾八十的王朗自告奋勇来到阵前当作说客,实际上他很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凭借一番话就让诸葛亮望风而降,他要做的,是扰乱蜀军的军心。

诸葛亮怎么又不会知道王朗的心思?所以两人在一开始的第一轮交锋,就针对这次战争的正义性做出了辩驳。王朗率先发难,质问诸葛亮“为何兴无故之师犯我疆界?”

这次战争确实是诸葛亮率先发动的,这也是诸葛亮的理亏的地方,但是孔明却说自己是“奉诏讨贼。”这是奉谁的诏呢?

汉献帝时期,曹操逼迫汉献帝迁都许县,这个时候汉献帝就用献血写出了诏书缝在衣带,然后赏赐给国舅董承,要董承秘密联系包括刘备马腾等朝中大臣,共同讨伐曹操,虽然这件事在建安五年(200年)败露,董承马腾被杀,刘备外逃,但是也传遍天下,故而诸葛亮用此典故。

王朗又回答道,天下大乱,正是太祖武皇帝(曹操)扫清六合席卷八荒,才换天下民生之安,如今世祖文皇帝(曹丕)顺应天意继承皇位,拥有大军百万,坐拥北方,你一个小小的蜀国为什么要逆天理,背人情?

这句话其实没有毛病,在经过战乱之后三国人口大大减少,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60年,蜀国上下108万人,公元280年吴国有256万人,而魏国则有443万人,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数都远远要超过剩下两个国家,即便诸葛亮智谋过人,魏赢得最后的战争也是必然的事情,王司徒分析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

诸葛亮每次伐魏都必须要起倾国之兵,凭借一州之力和统一中国北方全境的魏国相抗衡,这实际上也辛苦了蜀国的百姓,既要出钱出力供养军队,还要当兵上战场,王司徒说的这一番话是给在阵前的蜀国将士们听的,要他们放下兵戈投降,这样才会有和平,也免得徭役之苦。

但是看诸葛亮如何回答呢?他单单是抓住一个点,就把王朗驳斥得哑口无言,那就是王朗几十载都在汉朝为官,如今却轻而易举的背叛汉朝投靠魏国,既然身为阿谀小人,“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

这确实击中了王莽的要害,诸葛亮揭开王朗的过往生平,说出他过去卑躬屈膝的一面,汉朝人是十分看待气节这一种东西的。魏国的士兵经过这场辩论以后怎么看待自己的军师?就算明面上不说暗地里也会私自议论。因此孔明所说的话让王朗颜面尽失,输掉了这场旷古的争论。

平心而论,王朗如果不傻乎乎的跑到诸葛亮面前去称什么天意,而是以理服人,详细分析魏蜀军事差距,还是能够达到动摇蜀国大军的军心效果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105.html

司徒,王朗,诸葛亮,曹操,汉朝,字字,汉献帝,战争,蜀国,魏国,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司徒,王朗,诸葛亮,曹操,汉朝,字字,汉献帝,战争,蜀国,魏国,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司徒,王朗,诸葛亮,曹操,汉朝,字字,汉献帝,战争,蜀国,魏国,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