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战国时期,六国为秦国输送了哪些人才?除了商鞅还有谁?

战国时期,六国为秦国输送了哪些人才?除了商鞅还有谁?

唐朝大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感叹道: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和六国的退让和内斗存在直接的关系。当然,六国流失的大量人才,也让秦国如获至宝,促使秦国走向了强大。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六国为秦国输送了哪些人才?除了商鞅还有谁?

一、商鞅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战国初期,商鞅来到魏国为官,不过他没有受到重用。后来,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选择投奔。在秦孝公的支持,商鞅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被杀。

二、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早年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公元前309年,张仪去世。

三、魏章

魏章是魏国人,他与张仪一起投奔秦国,侍奉秦惠文王。两人一文一武,携手帮助秦国以连横打破东方诸国的合纵。当齐国、楚国两大强国联手攻秦时,张仪在明面上哄骗楚怀王,魏章则率领秦军与楚国作战,一战斩首楚军八万,乘胜夺取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

四、范雎

范雎也是魏国人,来到秦国后,范雎辅佐秦昭襄王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他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李斯曾高度评价范雎:“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五、蔡泽

蔡泽是燕国人,范雎晚年推荐蔡泽接替自己,担任秦国的相国。蔡泽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等四位君主,曾献计秦昭襄王离间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灭东周,封纲成君。

六、甘茂

甘茂是楚国人,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甘茂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公元前307年,甘茂率军击败韩国大军,夺取了宜阳之地。不过,后来因为遭到陷害,甘茂离开秦国,最终在魏国去世。

七、李斯

和甘茂一样,李斯也是楚国人。战国末期,李斯为秦始皇嬴政谋划一统六国的大业。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不过,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后来,李斯被赵高诬为谋反,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八、蒙骜

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作为秦国战功赫赫的老将,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位君主,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九、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卓越的水利专家。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但是,让韩国没有想到的是,郑国渠修建之后,促使秦国的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从这一角度来看,韩国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十、吕不韦

吕不韦出自卫国,战国末期,吕不韦在韩国、赵国等六国经商。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吕不韦被册封为相国。吕不韦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不过,吕不韦后来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全家被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456.html

张仪,甘茂,商鞅,秦始皇,襄王,秦国,人才,六国,李斯,楚国,消息资讯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张仪,甘茂,商鞅,秦始皇,襄王,秦国,人才,六国,李斯,楚国,消息资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张仪,甘茂,商鞅,秦始皇,襄王,秦国,人才,六国,李斯,楚国,消息资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