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孔子:我也焚烧了不少书,嬴政都被骂惨了,为什么没人骂我?

孔子:我也焚烧了不少书,嬴政都被骂惨了,为什么没人骂我?

我是孔子,打钱。

错了,重新来。我是孔子,不是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单纯的孔仲尼,而是新时代的孔子,拥有从我死后至今所有的历史记忆,所以我知道当初我的不入流如今已经成了世界一流,虽然你们骂我“孔老二”,但我明白,我早就成了中国文化里最大的一块香饽饽。

感谢汉武帝,感谢董仲舒,感谢同行程朱陆王,感谢!

但,我还要另外感谢一个人,就是秦始皇,感谢他帮我分担了很大一部分舆论压力,没有让我被疯狂diss。diss,这是我最近才学到的新知识,这种方言可比楚国的难多了,但同时趣味无穷,不得不感叹,新世界真好。

关于嬴政帮我“背锅”一事,其实就两个字:焚书。“焚书坑儒”现在是成语了,这个词儿听起来对我们老儒家不怎么友好,但我查阅一些史料后发现,或许嬴政没我想的那么坏,老项羽才是真正的大坏蛋。

通过司马迁的《史记》,我读到了李斯与嬴政的对话,才知道是李斯出的主意嬴政点的头,不过他们焚的书除了列国史记之外,还有不属于官方的私藏版《诗》《书》,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统一思想,统一价值观。

不过,我听说嬴政在焚毁之前,都留了copy,藏在国家博士馆里,一般人轻易见不到,这样他就把从前所有的思想精华收归己有,真是高明的招式。

还记得我们那会儿,哪有什么电子书、云文档的,读点圣贤书全靠羊皮纸、竹简子,所以只要把这些载体牢牢控制在手上,就相当于把知识的命运掌握了下来。但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极易散佚,项羽老小子一把火全给烧了,帮秦始皇真正地实现了“焚书”。

至于我曾经烧过的一些书,清代有个娃娃叫郑板桥,他说:“始皇之烧,正不如孔子之烧也。”这话我听着头疼,故不予评论,我就想看看后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所以,我找了一些史料用以研究。

知名杂志《尚书纬》载:“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说我到处收藏古文典籍,共得3240篇,我选了120篇组成《尚书》,18篇组成《中候》,剩下那些虽然没具体说,但又没流传下来,言外之意就是被我给私吞了。又,《汉书》明确了提出“删书”,《论衡》说我“删去重复”,再往后就出现“烧”的情节了。

其中以郑板桥说得最狠:“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矣。”

还是司马迁厚道,说我“去其重”,删掉了重复的篇章,精简了历史。可是很多人不相信,说三千多篇删去十分之九,难道仅有十分之一是有营养的吗?难道先秦典籍就这么水货吗?说得挺有道理,搞得我也有些恍惚。

我确实曾经广求书,《诗》《书》也是我参编的,而那些没被选录的篇章也的确没有流传下来。种种证据都指向一处:我烧书了。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方式了。不然,它们哪儿去了呢?

还有人说,我“可以为世法者”的标准很不友好,说我是“春秋笔法”,完全由我个人的理解和喜好出发,去“解构”以及“重组”历史。我确实做过这样的事,但说法却并不能这么说,那应该叫编纂或者重修。

我承认,以上做法是减灭了思想的多样性,压制了其他知识学说的传播和生存,但我是身不由己,和秦始皇当初一样,要想保障儒学的稳固健康持续发展,我就必须这样做。不过,秦始皇是表面焚毁,还有光复的可能;我则是彻底焚毁,因为我的心中只有大儒。

但奇怪的是,好像后世对秦始皇焚书的评价非常恶劣,而对我烧书的故事不怎么感兴趣。在此,我要感谢更多人了,感谢他们把我捧上如今这样高的地位,让我的光辉熠熠闪烁,遮盖了一些缺点。人无完人,这是我所信奉的,就算圣人如我,也是会犯错误的。

但是,我不后悔,或者我应该不会后悔,毕竟这些事没有违背我的道德标准,也没有超出我的理论范畴,当看到我创立的儒学已经如此繁荣,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好了,亲爱的朋友们,就写到这里吧,有缘再会。

Dear,孔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652.html

嬴政,缺点,项羽才,历史,秦始皇,孔子,尚书,思想,儒学,知识,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嬴政,缺点,项羽才,历史,秦始皇,孔子,尚书,思想,儒学,知识,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嬴政,缺点,项羽才,历史,秦始皇,孔子,尚书,思想,儒学,知识,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