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一文带你搞懂:《春秋》开篇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文带你搞懂:《春秋》开篇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很多史书的开篇都非常有意思,尤其是《春秋》的开篇,仅仅六个字,却让两千多年来无数人都始终搞不明白,关于这六个字产生的争议可太多了,这六个字就是:

元年春王正月

毫不夸张的说,用这六个字写一本书的人大有人在。

大家好,我是子泓

如果将这六个字拆开揉碎的话,很容易理解,每个字都认识,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倘若将它们连在一起,就实在让人迷惑,尤其是,用这六个字作为开篇,到底是为什么?

元年指的是鲁隐公元年,大家都知道,《春秋》记载的正是从鲁隐公一直到鲁哀公时期的十二代君主、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但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写?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鲁国的史官,想要记载鲁国的历史,那你起码也要从鲁国的第一代君主开始写起,而鲁隐公别说不是第一代了,事实上,他是鲁国的第十四代君主。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

鲁隐公

这个人了,而鲁隐公的故事也挺有意思。

他在刚刚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时,他爹鲁惠公就为他娶了一个宋国的妹子,可是等这个妹子到了鲁国后,他爹一看,长得挺好看,就自己给享用了,俩人还捣鼓出了一个孩子,就是公子允。

而且,鲁隐公的母亲和公子允的母亲,都不是鲁惠公的正妻,但是由于正妻没生孩子,而鲁隐公的年龄又比公子允大多了,你想,要不是鲁惠公从中横插一杠,鲁隐公才应该是公子允的爹。

本来应该做父子,结果却做成了兄弟。从你的爹地变成了你的兄弟。

可是,虽然鲁隐公的年龄大,但他母亲的身份却没有公子允母亲的身份高,确切的说,只差那么一丢丢,但是,按照法理,王位也得由公子允来继承。

因为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等到了鲁惠公死后,大夫们就推荐年长而且贤能的鲁隐公继位,并且,口头上说的是,他的这个王位,只是

暂代

公子允坐一会儿而已,等公子允长大了,你该还给人家还得还给人家。

在鲁隐公继位的第十一年的时候,此时的公子允已经十四岁了,差不多到了可以继位的年纪了。

这时候,有一个鲁国大臣找到鲁隐公,对他说:“现在公子允都长这么大了,你看,要不然我帮你把他宰了去吧,你就安心当你的老大,只要能给我封个高官就行。”

鲁隐公听到这话就很诧异,说:“你咋能有这种想法呢,公子允当国君是理所当然,我不过是帮他管理几年而已,现在他长大了,我自然就得把国君之位让出来了呀。”

那个鲁国大臣听到这话,心想自己这倒霉催的,害怕鲁隐公告诉公子允,以后公子允继位杀了自己,所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去找到了公子允,想要两头下注。

他对公子允说:“我听说你大哥想把你宰了,要不然我帮你把你大哥宰了去吧,到时你当国君,让我当个高官。”

公子允就同意了这件事,那个人也就因此找到了个机会,杀死了鲁隐公。

然后公子允继位,他就是鲁桓公。

如果大家历史学的比较不错的话,会知道,周王朝实在是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因为这个朝代被分成了

两段

,那就是西周和东周,而

东周

又被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在西周和东周之间的一个分界点就是,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即位,从此中国历史便进入了春秋时期。

因此,晋代经学家

杜预

说,由于鲁隐公和周平王生活的时期差不多,所以《春秋》选择了以他为开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杜预所谓的两人所处时代相近,

究竟是相近多少呢?

周平王是公元前770年即位的,而这一年,在鲁国是鲁孝公二十六年,鲁孝公是鲁隐公的爷爷。

过了几年,鲁孝公死了,儿子鲁惠公即位,而鲁惠公元年,是周平王三年。

若是按照杜预的说法,周平王即位时,鲁国的掌门人应当是鲁孝公,这样的话,《春秋》的开篇就该定在鲁孝公元年才合理,哪怕是用鲁惠公元年来作为开篇,也要比鲁隐公合适的多。

因为鲁隐公元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这时的东周已经过去了四十八年,再过两年,周平王就死了。

有人就说了,那是因为孔子看周平王那时候已经快嗝屁了,本来大家希望他可以中兴周朝,结果却一事无成,所以就以这个年份为开始了,这代表周王朝彻底完蛋了。

可是,一个周平王不行,就能代表东周以后的所有君主都不行了吗?这个解释实在是太牵强了啊。

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是争议不休,因为如果说时代相近,那鲁惠公要比鲁隐公的时代更为接近;要是说鲁隐公是让国的贤君,可他的国家并不是让出去的,而是被弟弟杀死抢走的。

读经书,必须要配合传书,《经》和《传》的区别,就像今天的报纸标题和内容报道,你读《经》就只相当于看了一些新闻标题,如果不看报道内容的《传》,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啥事。

读《春秋》,有三本经典传书,分别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中,在

《公羊传》

里,就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说,为什么要从隐公元年写起呢?

那是因为鲁隐公时期的事情,是孔子祖辈所能了解到的上限,意思是孔子也知道应该从鲁惠公开始写,但那段历史他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

在《公羊传》里,将《春秋》这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所见、所闻、所传闻”

,其中

“所见”

指的是孔子亲身经历过的事;

“所闻”

是他听说过的;

“所传闻”

指的就是所能听说过的极限了,而鲁隐公就是“所传闻”的阶段。

可是到了汉代,

谶纬之风

盛行,汉朝学者翻阅《春秋》,突然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事:《春秋》里一共写了鲁国的

十二

个君主,十二这个数字可能是孔子的有意为之,因为一年也恰好是十二个月!

古人认为,木星每十二年会绕天一周,因此周天有十二次,所以十二是

“天之大数”。

所以司马迁的《史记》里为了凑足

十二本纪

,硬生生把项羽和吕后这两个应该进入传的人,写进了本纪;并且,其实《秦本纪》也应该写成《秦世家》才对。

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明明写了

十三个

诸侯国,却还是取了这么个标题。

甚至就连

“二百四十二”

这个数字,也是有深意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7809.html

什么,鲁隐公,鲁孝公,周平王,春秋,鲁惠公,元年,开篇,公子,鲁国,观点评论,鲁隐公,鲁孝公,周平王,鲁惠公,鲁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鲁隐公,鲁孝公,周平王,春秋,鲁惠公,元年,开篇,公子,鲁国,观点评论,鲁隐公,鲁孝公,周平王,鲁惠公,鲁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鲁隐公,鲁孝公,周平王,春秋,鲁惠公,元年,开篇,公子,鲁国,观点评论,鲁隐公,鲁孝公,周平王,鲁惠公,鲁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