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为什么赵括会成为纸上谈兵的楷模,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千古罪人?

为什么赵括会成为纸上谈兵的楷模,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千古罪人?

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的长子,在父亲赵奢的教诲下,赵括从小熟读兵书战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只可惜,赵括有的是所有聪明人都有的两个最致命的缺点,一是不谦虚,高傲自大,自命不凡,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当初,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父子俩畅谈战争,有时候赵奢都能被儿子赵括争论得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赵括由此便在潜意识中认为,父亲赵奢也不过如此。至少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至于别人,那更不在他的眼里。

二是赵括从没有把战争当成一回事,觉得自己熟读兵书战策,掌握了这些书本知识,便认为战争对于自己来说,那就是一件手到擒来、没什么了不起、非常容易的事。

父亲赵奢曾经带兵抵御秦军的侵略,结果非常不错,可圈可点。不过,可惜的是,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奢因病去世了。

据说他在去世前曾经告诉妻子,将来如果秦军来侵略,赵王不用儿子赵括也就罢了,假如赵王任用儿子赵括统兵打仗,那一定是赵国的末日到了。你一定要告诉赵王,赵括绝不能担任赵军的统帅。

妻子问赵奢:“为什么?”

赵奢回答道:“战争,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很多人会因此丧命。但是我们的儿子赵括不认为战争是一件很艰难、很复杂、很残酷的事情。他认为这个很容易。这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所应该具备的素养。”

当然,赵奢究竟说没说过这些话,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有人认为,赵括母亲以赵奢遗言阻止赵王让赵括担任统帅,是因为赵母担心儿子战死沙场,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赵括当时就在军中参赞军务,同样有随时战死的可能;另外,假如赵母真是那么想的话,也不符合赵国人的性格,我们也未免太低估小看这位伟大的母亲了。

不仅是赵奢有遗言阻止赵括为帅,当时重病中的上大夫蔺相如也劝过赵孝成王:“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是不对的。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那些兵书,却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不幸都被赵奢、蔺相如一一言中了。赵括果然惨败,四十五万赵军被坑杀,如果不是其他五国出兵救援,赵国当时就灭亡了,不用等到四十年以后。

当然,也有人为赵括鸣不平。说赵括统领赵军初期,赵军如猛虎下山,攻势非常凌厉,秦军一度抵挡不住赵军的进攻。

我个人认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在老将廉颇统领下,赵军久守不战,赵军上下肯定憋了太大的火气,一旦有人命令进攻,赵军显示出强大的进攻能力,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就像火山喷发,势不可挡。第二个原因是,赵国本来就是一个战斗民族,故此,在赵括的鼓动下,赵军激发出一股强烈的保卫家乡的勇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把这种热情和勇气全部看成是赵括的功劳,显然是不对的。

诚然,赵括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为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热情、精神,我们也不应该抹杀。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就长平之战的表现来看,赵括显然是不合格的。

也正是这次长平之战,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减,此后一蹶不振。四十年后,赵国没有任何悬念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赵括熟读兵书战策,这当然是他的长处。假如从普通士兵慢慢做起,在行伍中不断磨炼,赵括或许会懂得许多战争过程的复杂性、残酷性,悟出很多道理,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也未可知,也未必不行。但是就因为赵括熟读兵书,侃侃而谈,把赵王说得心花怒放,而且加上赵王中了秦国丞相范雎的阴谋,赵括一下子就成为赵军统帅,显然是错误的。这叫做揠苗助长。

赵括由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的楷模,也成为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千古罪人,这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总结秦亡的教训时写到: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由赵括的故事,让我们很容易想起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三国时期,被蜀国丞相诸葛亮重用而导致街亭失守的马谡。

可见,前人一些惨痛的经验,后人仍然没有好好吸取教训。长平之战过了488年以后,三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也不可饶恕地犯了和赵孝成王一样轻信的错误,在关键时刻任用了和赵括同样熟读兵书战策但又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参军马谡为大将,丢失了街亭,导致西蜀大军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北伐行动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假如赵孝成王、诸葛亮把赵括、马谡放在基层磨炼几年,然后再量才使用,结果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至于题主说:“赵国耗不起,只能速战”的论点,更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结论。就当时的长平之战双方来看,赵国的确处于弱势,这不假,但秦国也强不到哪儿去,各有优劣利弊之处。

秦国军队当时已经在周边国家断断续续征战三年,士兵疲惫不堪,国内男丁越来越少。而且,其他五国一直在旁边观战,随时有合纵连横之势。真正耗不起的其实是秦国,而并不是赵国。这也就是老将廉颇之所以固守不战,使秦国气急败坏地在赵国制造谣言,急于让赵括替代廉颇统帅赵军的原因。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可不是随意乱说的。

对于秦国来说,军和民是非常清楚的。军就是军,民就是民。而赵国则不然,军民是很难彻底分得清的。大多数赵国的民众,只要国家需要他们出征,即刻拿起武器,就是军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民皆兵。这也是长平之战赵国尽管遭到惨败,损失了四十五万军队,但仍然并没有被秦军立刻灭掉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有很多人为赵括和马谡辩解,说长平之战并不是赵括的错,而是赵孝成王的错;街亭失守也并不是马谡的错,而是诸葛亮的错。

说实话,赵孝成王、诸葛亮都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他们识人不准、用人不淑,但最主要的责任仍然还是赵括、马谡的问题。

赵孝成王用赵括做统帅,他是让你赵括想办法,早日战胜秦军,恢复赵国安定,这本没有错。可是,你赵括作为统帅,必须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对战场形势做出自己的准确判断,而不是按照书本知识,以纸上谈兵,指导实际战争。

对于马谡来说,诸葛亮是让你固守街亭,但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你在隘口处屯兵,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山顶驻扎,自取灭亡。大将王平提醒你这么做不行,你不但不听,而且还讥讽人家不懂军事。

错了就是错了,错误的东西必须要承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在以后的行动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犯了错误,不承认错误,而是找客观原因,推卸责任,只能是不停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话,无论是对我们每个人自己,还是对国家、社会,都没有任何好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798.html

父亲,赵括,楷模,赵军,赵王,赵国,兵书,赵奢,战争,纸上谈兵,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父亲,赵括,楷模,赵军,赵王,赵国,兵书,赵奢,战争,纸上谈兵,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父亲,赵括,楷模,赵军,赵王,赵国,兵书,赵奢,战争,纸上谈兵,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