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吴王僚到底是谁?隐秘的吴国历史

吴王僚到底是谁?隐秘的吴国历史

说起吴越的历史,大多数人可能停留在吴越争霸、卧薪尝胆、夫差和勾践。至于吴王僚是谁,大家可能陌生了。

吴王夫差的父亲是吴王阖闾,有史书也称之为阖庐,而吴王阖闾的前一任吴王就是僚,彼时阖闾还被称为公子光。

“公子”,我们熟知这是古代一种对别人的敬称,多用于男性。但是,在先秦时期这个“称谓”是专指诸侯的儿子。

在《史记》中,吴王僚是吴王余昧的儿子。司马迁在《吴世家》中介绍伍子胥的内容时,曾说过“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明确公子光为诸樊的之子。

诸樊是余昧的大哥,诸樊、余祭、余昧、季札为同母所生的四兄弟,均为吴王寿梦的儿子。从司马迁的记叙来看公子光与僚为堂兄弟。

但是,司马迁有时也容易让搞混了。在《吴世家》中余昧称作“余昧”,而在《刺客列传》中却又凭空出现了“夷昧”。这两个名字大概均指一个人。

吴太伯创建吴开始,到吴王寿梦已经传了十九代。“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经过十九代开疆拓土,吴国在寿梦时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刚刚开始称王。

吴国到底姓什么呢?司马迁将《吴世家》排在了第一位,大概与周渊源甚深的缘故。

毕竟,吴太伯为周文王姬昌的大爷,或者说是姬昌的爹的大哥。当时,吴太伯为了让位给贤能的三弟季历,带领二弟虞仲(又名仲雍)“文身断发”,从周跑到了荆蛮之地。当时,吴越一带还是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

上述提到的季历就是周文王姬昌的老爹,而季历又称之为公季。

再说吴王寿梦有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四个儿子。“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其中季札才能卓著,在四兄弟中格外优异。寿梦从心里打算将王位传给季札,毕竟一个贤能的人可以带领吴国继续强大。

然而,季札却不愿意遵从吴王寿梦的意愿,而是把王位让给长兄诸樊。“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个观念在季札毫不动摇,所以坚决不同意“截胡”大哥诸樊的王位继承权。

诸樊继位之后,为已故吴王寿梦守孝期满,诸樊感觉只有让位四弟季札才能达成老爹的意愿。

而季札自始至终认为“有国,非吾节也。”从年龄和兄弟排行,季札认为当国君并不是弟弟应有的节义。

“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季札两次让位,并放弃家产跑出去耕种,宁愿当农民也不会回去做国君。

兄卒弟及,弟兄迭为君。诸樊在吴王位置上干了十三年辞世了,“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诸樊留下遗嘱,让二弟余祭继位,想以此次序传位给季札,“必致国于季札”。

诸樊的遗嘱,不仅规划了王位传承顺序,并且明确王位不能传给儿子,而是要弟弟往下继续传,直到把国君的位置传给季札为止。诸樊这么做就是为了“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

余祭在位十七年又结束了使命,吴国君位传位给三弟余昧。

余昧在位今四年便挂了。而吴国君位传承最终并未像诸樊所设想的那样。“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余昧想要把吴国君位传给四弟季札。

“季札让,逃去”,季札再次谦让,直接逃跑到外国躲起来了。季札为何好好的国君不做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史记·吴太伯世家》

国不可一日无君。“吴人”说了当前的困难,并由此推选了余昧后人继位。

历史上但凡有些人干了丑事,或者不符合礼义之道,史家通常会鄙视他们。此中“吴人”即使如此!他把余昧的儿子僚推上了王位,但并未因此留下名讳,反而受到历史学家的鄙视,而直接扔到大众堆里一笔带过。

再说这个“吴人”绝不可能是普通百姓。一来普通百姓没有那个文化水平,二来不可能参与到上层决策中。“吴人”既然不是一般的小人物,史学家却又不肯留下名字,那只能说明吴王僚上位这件事不被认可。

估计吴王僚不是合理合法取得王位继承权。还有一点也可以确定,吴王僚是余昧的儿子。

史学家所说的春秋笔法,大概起源于孔子。据说孔子如果鄙视某人或某事,通常连个名字都不愿意提及的。据说《春秋》里面历史如此记录,所以有些晦涩难懂。

但在《公羊传》中,这段历史却出现了不同的记叙。《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相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羊高为解释《春秋》所写,最初为师徒口耳相传,直到汉景帝时才由公羊寿和胡毋生整理成书。

“季子使而亡焉(季札借出使晋国的机会,逃避继承王位。)。僚者,长庶也,即之。”僚是庶出儿子,年龄比较大,所以就登上了吴王王位了。

从《公羊传》的记叙来看,僚辈分长了。即僚是季札的庶兄,也寿梦的儿子,与余昧同辈而非余昧之子。

而且,后文阖庐的说法比较鄙视僚,“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

前两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先君是指诸樊,诸樊传国给弟弟不给儿子,就是为了传位给季札。按照先君诸樊的遗命,国君应该是季札的。如果不按照先君的命令,我(阖闾为诸樊的儿子)应该继承王位。

最后一句带有明显鄙视的意味,僚怎么能够当国君呢?一个庶出的卑贱之人,当时庶出身份地位是不能够继承王位的。

再后来就是关于刺客列传的内容了,专诸携带鱼肠剑刺杀僚。阖庐聘请刺客专诸扮作厨师,在宴会上刺杀了僚。

阖庐在刺杀吴王僚之后,再次将王位让给季札。季札为了道义依然没有接受,“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

你杀害了我的国君,我如果继位,这不是跟你一起篡权夺位嘛?而且,季札在话语中再次明确僚为兄长,“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看到这里矛盾比较明显了,那么僚到底是阖庐的兄弟,还是季札的兄弟?

这大概是一笔糊涂账了。因为无论是《史记》,还是《公羊传》没有更有利的证据来佐证历史真相。

当然,按照司马迁的写作目的真相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吴王僚在历史上所起的衔接作用,这才是更为关键的,阖庐如何获得王位,刺客专诸以及伍子胥的出现等等。

关于刺杀僚的过程描写,可以看出司马迁写作技巧。刺客行刺并不在打斗场面,打斗仅仅一笔带过,如同高手过招一击即中,一招毙命。

而重点在氛围营造商,事前层层铺垫上,吴王僚早有心理准备,周密的安排,亲随卫队从道路严密布阵到宴会现场,防备水桶一般,看似刺杀很难成功。

专诸端着鱼上场,刺杀仅在一瞬间,掰鱼掏剑,鱼肠剑手起命毙……一代吴王就此了结。

“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专诸刺杀成功,公子光取而代之,这便是夫差的父亲阖闾。

吴国历史随着吴越争霸行至高潮,而后又突然陨落,之后的传承更是不了了之,多少有些奇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9804.html

季札,吴国,诸樊,余昧,国君,夫差,隐秘,儿子,王位,吴王,知识科普,季札,吴国,吴王僚,寿梦,吴王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季札,吴国,诸樊,余昧,国君,夫差,隐秘,儿子,王位,吴王,知识科普,季札,吴国,吴王僚,寿梦,吴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季札,吴国,诸樊,余昧,国君,夫差,隐秘,儿子,王位,吴王,知识科普,季札,吴国,吴王僚,寿梦,吴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