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叫板项羽,齐王田荣扶持了两个帮手,后来都称王了

叫板项羽,齐王田荣扶持了两个帮手,后来都称王了

田横历经两千多年,仍传颂不衰、妇孺皆知。而哥哥田荣,相对于田横却鲜为人知。

但是,田荣实际的历史影响远比田横大得多。

田荣短暂的齐王生涯,让西楚霸王项羽头疼,他不仅扶持了陈余、彭越反叛项羽,还给刘邦西出巴蜀创造条件。

《史记》第九十四卷为田儋三兄弟列传,儋、荣、横是齐国田氏一族的后裔,为狄县人即今山东高青县。田儋为堂哥,田荣、田横为亲兄弟。

在列传中司马迁大部分笔墨用来记叙田横事迹,并且赞誉他为“至贤”,至于田儋、田荣却是草草带过。

置于秦末汉初的历史背景中,田荣的故事远比你所了解的要精彩。

田荣雕塑。

收集败兵逃亡东阿

陈胜起义后建立了张楚政权,派出将军周市武力征服魏地,然后兵临狄城。狄县令据城防守,周市没有攻打下来狄县。

“田儋佯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田儋假装捆绑着自己的奴仆,让几个青年跟随着一起到县衙。

“欲谒杀奴”,向县令陈述理由将奴隶杀掉。那时候,即使杀死自己的奴隶也要先汇报然后才能处决,田儋想要通过这种办法接近县令。

“见狄令,因击杀令”,狄县令升堂审理,田儋当场杀掉了他。“而召豪吏子弟”,随后田儋召集了狄县官吏及自家子弟,当场宣布自立为王。

“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接着田儋组织兵力攻打陈胜的将军周市。周市败退之后,田儋趁机收复了齐国东边的区域。

在《秦楚之际月表》中,秦二世元年各地诸侯蜂起,自立为王:七月陈胜为陈王;八月份武臣为赵王;九月项梁起兵拥立楚王,而受封武信君;田儋为齐王;刘邦为沛公初起;韩广为燕王……

“秦将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今河南封丘东),急”,章邯围攻临济,魏王咎处境十分危急。从《秦楚之际月表》中看,秦二世元年十二月陈胜死后,章邯在秦二世二年正月打到了临济。“魏王请救于齐”,魏王向齐国田儋请求派兵支援。

“齐王田儋将兵救魏”,田儋带兵救援魏国,岂料一去不复返,在临济附近被章邯灭了。

“儋弟田荣收儋余兵东走东阿(今山东阳谷东阿镇)”,田荣收拢了打败的齐兵逃回了东阿。田儋死后,田荣的号召力得以体现,再次聚拢残兵,拉起一支队伍。这点符合司马迁所说,“宗强,能得人”,宗族势力比较强大,能赢得人心。

“齐人闻王田儋死,乃立故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儋阵亡的消息传到齐国,齐国人拥立战国最后一任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

这点又说明田儋的治理并不能得民心,否则齐国不会紧急选了新齐王。

为阻击各路起义诸侯的侵占,田假也任命将相,“田角为相,田间为将”。

逆势崛起平定齐地

“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田荣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东阿,章邯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一路围追堵截。

也是田荣命不该绝,危急时候有贵人相助。

“项梁闻田荣之急”,项梁听闻田荣情势危急,“乃引军击破章邯军东阿下”,于是率兵在东阿附近攻打兵战败了章邯的秦军。当然,参与此战的还有楚军一员猛将——龙且。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章邯败退向西撤退,项梁趁势追击。田荣没有继续追击章邯,他主要精力不是消灭了秦军,而是趁势平定齐国,稳定了大本营。

“而田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田荣对齐王田假上位怒气冲冲,于是带着部队返回了齐国。与齐战斗中击败了田假,“假亡走楚,齐相角亡走赵”,齐王田假逃亡楚国,齐相田角逃亡赵国。“角弟田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齐将田间前往赵国求援,借机留下不敢回归齐国。

项羽画像。

田荣驱逐了齐王,平定了齐国,“乃立田儋子巿为齐王,荣相之,田横为将”。

“项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虽然追击章邯,但是章邯不仅势力没有减弱,反而像屎壳郎“滚蛋”,越滚越大。一路向西撤退,兵员不断补充,越来越强大了。

“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击章邯”,项梁派使者邀赵国、齐国一起联合楚兵攻打章邯。

田荣对使者说了一句话,“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肯出兵”,意思是,如果楚国能够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角、田间,齐国才会出兵助攻。

这句话证明田荣极其短视,也注定了他难成大事!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是眼界,也是胸襟。

当时,虽然各路起义诸侯蜂起,但是面对强大的秦军仍不堪一击。而田荣为一己之私放纵强敌,置盟军于不顾,可见胸襟何其狭隘,眼界之短浅。可见,田荣格局不足以成大事。

更何况,项梁还曾有恩于田荣,于公于私都应该出兵相助。

拒绝出兵助楚结仇

《在田儋列传》中,司马迁明确楚怀王不同意杀田假,“田假是同盟国的君王,走投无路才投奔楚国,‘杀之不义’。”而在《项羽本纪》中这番话却是项梁所说。

“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赵国也不肯杀掉田角、田间向齐国讨好。

“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今田假、田角、田间于楚、赵,非直手足戚也,何故不杀?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齮龁用事者坟墓矣。”——《史记·列传第三十四 田儋 田横》

司马迁记录这句话为“齐曰”,实际上并非齐国人的想法,而应该是田荣的意思。

大致意思为:蝮蛇咬了手就要砍掉手,咬了足就要砍掉足。为什么呢?不如此可能危害全身。现在田假、田角、田间对于楚国、赵国,并非手足亲戚,为什么不杀掉他们呢?况且秦朝还可能再次夺得天下,我们互相倾轧便是自掘坟墓呀。

楚、赵不听信齐国劝说。“齐亦怒,终不肯出兵”,而齐国因此生气,最终没有派兵援助项梁。

项梁追击章邯,从东阿(山东阳谷)到了定陶(山东定陶),“再破秦军”,两次打败了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项羽斩杀李斯之子李由,项梁飘飘然有点骄傲自满,开始轻视秦军,“益轻秦,有骄色”。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史记·本纪第七 项羽》

骄兵必败。宋义看到之后劝告项梁:“战胜之后将军骄傲士卒懈怠,往往导致失败。如今士卒稍微有些懈怠,而秦军士兵一天天增加,我为您感到害怕。”

可惜,项梁没听进去逆耳忠言。

“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章邯终于打败楚军并杀害了项梁。“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于巨鹿”,楚兵败撤退,章邯渡过黄河攻打赵国,继而包围了巨鹿。

“项羽往(前往)救赵,由此怨田荣”,这个“怨”字可不是埋怨的意思,而是咬牙切齿的痛恨。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项梁虽是项羽的叔父,恩情却不亚于父亲。

灭秦之后未被封王

章邯打败项梁之后,“以为楚地兵不足忧”,所以渡过黄河攻打赵国。赵国一战即溃,“大破之”,赵王歇、丞相张耳,战败逃到了巨鹿(河北平乡西南)。

当时,巨鹿形势危急。王离、涉间率军包围巨鹿,而章邯驻扎在城南供应粮草,秦军主力达四十万。而赵国将军陈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仅收集数万败兵驻守在巨鹿城北。

定陶兵败,楚怀王吓破了胆,从盱眙迁都彭城,并趁机收归军权。随后,派宋义为上将军带兵救援赵国。宋义行军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停留了四十六天,意欲坐观秦赵两败俱伤。

项羽砍下了宋义的脑袋并取而代之,悉数带兵渡过黄河救援巨鹿。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成名,这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大败秦将章邯等所率四十万秦军。这是一场具有决战性意义的战役,加速了秦朝灭亡。

“项羽既存赵,降章邯等,西屠咸阳,灭秦而立侯王也”,项羽保存了赵国,章邯等秦将向项羽投降。接着项羽向西挺进,进入咸阳杀掉秦王子婴。灭掉秦之后,项羽大肆分封天下诸侯。

项羽将齐地分裂为三,分别设立诸侯王。

“徙齐王田巿更王胶东,治即墨”,将齐王田巿迁移到胶东,治所在即墨(今平度东南),当时田巿在临淄。

“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入关,故立都为齐王,治临淄(今淄博东)”,田都跟随项羽救援赵国,而且一起向西挺进函谷关,所以田都被封为齐王,治所在临淄。

“故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兵降项羽,项羽立田安为济北王,治博阳(今泰安东南)”,原来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在项羽渡河救赵的时候,接连攻下济北几座城,带兵投降了项羽,所以项羽立田安为济北王,治所在博阳。

也许大家都注意到了,封王竟然没有田荣什么事!

“田荣以负项梁不肯出兵助楚赵功秦,故不得封”,田荣因为违背项梁意愿,没有出兵帮助楚赵联军攻打秦军,所以没有获得封赏。

如果说性格、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而格局却影响一个人的上限。

这句话不仅适应于田荣,对于项羽又何尝不是如此!

派兵支援陈余反项羽

“项羽既归,诸侯各就国”,项羽怕村里人不知道他的丰功伟业,“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谁人知之”,所以屠烧咸阳而定都彭城(今徐州)。

“汉元年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四月”诸侯回自己封地。

汉元年为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汉时以十月为一年首月,刘邦率先进驻霸上恰巧是十月份,所以自此改元。

这短暂的和平被打破了。

“田荣使人将兵助陈余,令反赵地”,田荣派兵派将全力支持陈余,在赵地造反。

“赵将陈余亦失职,不得王”,陈余同样没有得到封王赏赐,所以同田荣一样心存怨恨,“二人俱怨项王”。“失职”理解为没有得到相应的职务,而不是犯错误而未尽职责。

陈余画像。

“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以及“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张耳跟从诸侯联军西入咸阳,且有贤名,项羽将赵国分裂而封张耳为常山王,“徙赵王歇于代”。

“陈余客多说项羽”,在门客的游说下,项羽封赏了陈余。“以陈余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以封之”。从字面上来看,给陈余的封赏有点搪塞的意味。

陈余在巨鹿之战时还是赵国将军,巨鹿战后陈余没有随项羽“入关”,那么他干什么去了呢?

话说在巨鹿之战,陈余驻扎在巨鹿城北,秦军王离兵精粮足不断攻城,“巨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多次派人“召前陈余”,让陈余主动向前援助。但是,“陈余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

这种状况不是一两天,也不是一个月,而是持续了“数月”。毕竟,仅宋义在援救路上便耽搁了四十六天,可想而知巨鹿城形势有多危急。因此,“张耳大怒,怨陈余”,张耳、陈余两人号称“刎颈之交”,从此心生怨恨,有了矛盾。

“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在项羽援助下巨鹿之战后,赵王歇、张耳逃出生天,感谢各路义军的出手相助。“张耳与陈余相见,责让陈余以不肯救赵”,张耳见到陈余之后,斥责陈余危难之际不肯出兵救援。

陈余自觉委屈,凭他的能力以及实力难以救援,救援就等于自寻死路。所以,陈余不再辩解,“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解下将军的印信递给张耳,辞官以示清白。

此后,“陈余独与麾下所善百余人之河上泽中渔猎”,陈余与手下百十人到黄河边打鱼去了。

一枚将军印楚地“埋雷”

田荣反叛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四处点火。赵地有了陈余造反,接着田荣又支持了彭越,而给彭越的支持仅仅是一枚将军印。

彭越类似梁山好汉,“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在巨野大河中捕鱼,并结伙为盗。

陈胜起义之后,彭越也聚集了千余人。刘邦在攻打昌邑时,彭越参与了战斗。昌邑没有攻下来,刘邦带兵西去,而彭越带领着部众又返回巨野,“收魏散卒”,继续收拢了魏国败兵,扩大队伍。

“荣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在《项羽本纪》中,彭越反叛项羽仅仅这么一句话。也就是说田荣仅用了一枚将军印,便在楚国大后方埋下“地雷”。

关于赐印彭越,在《彭越列传》中,“汉元年秋,齐王田荣叛项王,汉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在《汉高祖本纪》中,“予彭将军印,令反梁地”。

彭越画像。

究竟谁赐彭越将军印呢?上述三文各执一词, 以为应该是田荣。

“彭越者,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也,字仲。”首先,从地缘上来讲,昌邑与齐距离最近,彭越名气能够为田荣所知。

其次,汉元年秋,刘邦尚且远在巴蜀一带,而且又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支持彭越造反,毕竟刘邦还定三秦都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其三,“项籍入关,还归,彭越众万余人毋所属”,项羽入关灭秦,分封诸侯,以及回返封地,彭越一万多人的竟然没有归属,那肯定也没有封赏。这点与田荣同病相怜。

据此判断彭越的将军印是齐王田荣所赐,而非汉王刘邦。

彭越得到了将军印,等于有了正式任命和归属。所以,“下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以击楚”,从济阴南下攻打楚国。“楚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彭越打败了前来迎战的楚军。

“汉王二年春,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今河南民权)”,公元前205年春天,彭越与魏豹及诸侯联军一起攻打楚国,同时彭越带领三万人马在外黄归顺了刘邦。

这里明确彭越归顺刘邦是在汉二年春,而且在外黄,再次印证了将军印为田荣所赐。此时,田荣已兵败被杀了。

诛杀三王平定三齐

在扶植陈余、彭越造反的同时,田荣对齐地进行了统一。

“而荣亦发兵以拒击田都,田都亡走楚”,田荣派兵阻击田都,田都兵败逃亡楚国。田都被任命齐王,以临淄为都,当时田荣尚在临淄。“荣留齐王巿,无令之胶东”,田荣挽留田巿,不让他去胶东赴任。

相对于田荣,田巿身边的人更惧怕项羽。于是劝田巿说,“项王强暴,而王当之胶东,不就国,必危”。由此可见,项王的“强暴”比田荣残酷更可怕,所以田巿偷偷地逃走,准备到胶东就任。

巨鹿之战形势图。

“田荣怒,追击杀齐王巿于即墨(今平度东南)”,田荣对侄子田巿背叛怒气冲天,所以追赶到即墨杀掉了田巿。“还攻杀济北王安”,在从即墨返回时,顺道跑到济北将田安杀掉了。

“于是田荣乃自立为齐王,尽并三齐之地。”从《秦汉之际月表》来看在汉元年五月田荣击败田都,六月杀掉田巿,七月杀掉田安。也就是说汉元年七月,田荣自立为王,平定齐国。

“项王闻之,大怒,乃北伐齐”,项羽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带兵向北攻打齐国。“齐王田荣兵败,走平原”,田荣兵败逃亡平原,可能是田横太残暴了,所以“平原人杀荣”。

再次比对《秦汉之际月表》发现,项羽北伐齐国,田荣被杀是在汉二年正月。

从七月到次年正月,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田荣大概满足于据有齐地为王,没有继续北上南下扩张地盘。由此来看,田荣没有雄心壮志,不足以成为项羽的威胁。

项羽将构不成威胁的田荣作为首先解决的问题,这是失策。哪怕是先稳定大本营,将彭越解决掉都比田荣更具有实际意义。

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全局失败。项羽讨伐田荣而无暇顾及西边的刘邦。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八月,刘邦出巴蜀入关中,奇袭雍王章邯。刘邦接着平定了雍地、陇西、北地、上郡……“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今河南太康),不得前”,项羽仅仅派兵阻击,而不是去讨伐。

“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项羽大肆焚烧城郭、屠杀齐人,再次激起民愤,“齐人相聚叛之”,田荣的弟弟田横又收拢败兵,拉起队伍对抗项羽。

综述,田荣确实挺能折腾,难怪会让项羽头疼。不仅在楚国北、东两面拉起反叛大旗夹击项羽,还在楚地内埋了叛乱“地雷”,伺机捣乱。而也正是得益于田荣的折腾,才让刘邦有机会西出巴蜀,还定三秦,为争夺天下创造了条件。

陈余赶跑了张耳,接回赵王歇,赵歇感激封陈耳为代王。而被打败的张耳则归顺了刘邦,后来韩信平定赵国后受封为赵王。彭越归顺刘邦,垓下灭楚之后被刘邦封为梁王。

田荣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最终成就了三个王。

当然,还有刘邦与项羽对阵荥阳时,派韩信北上平定了燕赵,而后折返降伏齐国,从而对楚国形成包围态势,最终灭掉了项羽。这大概也是从田荣反叛中获得的启示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0047.html

周市,田横,田儋,帮手,项羽,齐王,东阿,项梁,田荣,齐国,知识科普,章邯,彭越,陈余,项羽,田荣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周市,田横,田儋,帮手,项羽,齐王,东阿,项梁,田荣,齐国,知识科普,章邯,彭越,陈余,项羽,田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周市,田横,田儋,帮手,项羽,齐王,东阿,项梁,田荣,齐国,知识科普,章邯,彭越,陈余,项羽,田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