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从张仪的出人头地,看战国时期士族崛起的原因

从张仪的出人头地,看战国时期士族崛起的原因

前言

战国时代的生活环境和今天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不同,通俗地说,是过去的人们和现在的人们的食物,衣着,文字,生活习惯都有差异;科学的说,就是整个时代风气和社会环境都因为人类发展的局限性有着天壤之别。

战国时代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和各种农业人口外的三教九流,也就是"士族阶级"在历史上表现最活跃,各诸侯国对他们秉持着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求贤若渴,大力招揽,比如公孙鞅,在魏地没有得到赏识,转而被秦王赏识,受到重用。因此,士族阶级也倾向于四处流动,寻找自己的伯乐。

那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士族突然崛起了呢?这是因为从周朝礼崩乐坏以来,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以诸侯国为统一规模的人类集团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人们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人才,从而导致了士族的崛起。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进一步了解士族崛起的原因。

张仪坚持能出人头地,源自诸侯国对士族极度渴求

张仪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代表,在秦惠王在位时期官拜秦相,有着极高的地位。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屡遭坎坷,颠沛流离。在他学艺初成时,曾来到楚地寻求出路,可惜却受到羞辱。据《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中记载: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张仪受挫于楚,受到奇耻大辱,为什么却还坚持自己能出人头地呢?有人猜测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他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为君王谋划天下;还有一种是他过分自信,极度膨胀,社会的毒打也不能使他冷静下来。

在笔者看来,更倾向于第一种原因,因为从后来张仪的一系列成果来看,他确实具备为君王谋的才能,在秦王厌恶说客的情况下,出任秦相,成功削弱楚国的实力,立下大功。说明他并不仅仅是一个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政客,而是有着十分扎实的能力基础,这就是他在受挫于楚后还坚持认为自己能出人头地的基本原因。

我们不否认张仪的才华,可是,抛开张仪自身的才华来谈,他之所以有信心自己可以出人头地的原因,也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对士族阶级的极度渴求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战国时代,除去农民,工商业者和手工业者外,还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这些人统称为"士族",士族阶级在周朝乃至更久远的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是却始终是被人轻视的一群人,但是战国时代,士族却突然成了各诸侯国手眼中的珍贵资源,诸侯国对士族极度渴求。据《宋书·列传·卷七十九》中记载:

"在昔四豪,列国公子,犹博引广纳,门客三千。"

文中所描述的就是战国四公子纷纷吸纳并供养士族门客的盛况,甚至有三千人之多。除了诸如战国四公子这些权高位重的人外,各诸侯国也愿意集合国家之力供养士族门客,这股力量比起个人的力量,更为可怕。

所以,纵横家张仪就属于知识分子,是士族中的成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属于士族,就等于天生拥有了一张饭票,可以衣食无忧,在此基础上,有才能的士族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将大大增强,远远超过农业和工业人口改变阶级的概率。这也是张仪自信的根本原因。

诸侯国对士族的渴求,来源于战国时期士族的崛起

为什么士族会存在?在古代,最重要的资源是食物,所以农业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这就需要大量的农民存在;随着铁器的出现,农业工具和其他工具得到升级,社会生产力得到提升,产生了手工业者;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工商业者,促进了物资的转移,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发展。

除了以上三种职业,我们今日所谓的"三百六十行"在战国时代,可以统统称为"士族",他们有一技之长,但是却无法用于生存。士族如果不从事上述的三种职业,就基本很难生存下去。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村子有100个农民,1个因身体缺陷无法从事劳动的乞丐,1个铁匠,1个商人,1个会吹笛子的人。100个农民辛勤耕作,种的粮食勉强够全村吃,但是这个粮食是珍贵的资源,不能赠送。所以剩下的4个非农业人口就要和农民交换粮食,铁匠可以修缮农民的工具,提高农业生产力,可以交换粮食,商人可以用其他货物交换粮食,乞丐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可以得到村民的施舍。

但是那个会吹笛子的人怎么办呢?其实他就是所谓的"士族",他的才能就是音律,如果他吹奏的乐曲是天籁之音,可以缓解农民的疲劳,也许能换来粮食,但是如果某天农民们听腻了他的音乐,或者是他从开始就得不到农民的赏识,而他又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技能,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那么为什么士族又会被极度渴求呢?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生产力提高了,100个农民种的食物收获非常多,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相当于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农民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这个时候农民就有了很多闲暇时间,不用从事劳作,所以他们会做农耕以外的事情打发时间,而村里就有4种农耕以外的事:打铁、经商、乞讨和听音乐,吹笛子的人必然被广泛需要,他的地位自然会提升,甚至有人愿意用更多的粮食换得对他的独享。

这就是战国时期士族的崛起的根源,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经过多年征战,数量大幅度减少,剩下的几个国家都有极强的实力,如果想要取胜,在内政、军事、外交、生产中都要大量的用到士族阶级,但是由于很多时候信息不畅通,诸侯国们无法确定某位"士族"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但是秉持着宁肯浪费在自己手中也不肯漏给别人的思想,他们宁愿用大量的资源供养士族,并且寄希望他们中有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实力。

战国时期士族的崛起,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规律

透过张仪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诸侯国对士族的渴求是十分迫切的,但是为什么在战国时期会造成这种局面呢?

众所周知,战国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相对后世是比较低下的,食物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士族阶级虽然都可以进行农耕或者其他行为获取食物,但是他们从来不屑于此事,这就意味着供养士族的诸侯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是各诸侯国却乐此不疲,这是因为战国时期士族的存在,为诸侯国的争霸战争行为提供了便利,尝到甜头的诸侯国又进一步加大对士族人士的发掘和供养,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所以士族阶级强势崛起。

战国时期的士族很有意思,他们可能是知识分子,医生,杀手,手艺人,社会闲散人员,由于地位显著,他们在各个国家内到处溜达,今天侍奉楚王明天可能就侍奉齐侯,据《史记·七十列传·孟尝君列传》中记载:

"齐王惑於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後召而复之"

但是诸侯国的国君却并不在意他们的忠诚度,反而拥有秉持包容的态度,随时欢迎他们,哪怕他们屡次进出。

在我们看来是不是很奇怪呢?的确,这并不符合封建王朝对臣子忠君爱国的要求,但是,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十足崛起背景下却是太正常不过了,十分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斗争的对象也从自然转换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们最需要的资源也不仅仅是粮食,而是在彼此争斗中能保存自己消灭对方的办法。

这种办法又不像农业种植通过前人的经验一代代流传下来,而是需要自己从头摸索,这其中肯定会有大量失败的案例,但是,如果不筛掉大量失败的案例,怎么能大浪淘沙,找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呢?

所以,诸侯国君更爱赌一把,大量的供养士族阶级,无所谓忠心,无所谓能力,无所谓阴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我都愿意供养你,哪怕你被我供养到死,我也不会嫌弃你浪费粮食浪费资源,如果你做出了会让我国家走向灭亡的恶劣行径,那我就不能容忍你,但是为了我的招贤纳士的名声,我也是驱逐你而已,也许你在别的地方会找到出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很符合发展规律,成王败寇的紧迫原因导致了各个国家对于任何可以强大自己的方式都不放过,从而导致了士族在战国时期的强势崛起。

结语

虽然士族阶级成了十分受欢迎的群体,不过归根结底,士族的门槛还是太低,虽然有很多真正的人才,但是滥竽充数者更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士族的崛起,也为后世更多行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才有了今天我们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史书记载来看,史学家们也对士族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在他们的记载中,士族中有很多出色的人才,在战国历史在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同时,许多人并不是后世所理解的"士族",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形态,导致人们后人们只能将他们归纳于士族中,从而导致了士族这一概念过于庞大和冗杂,不利于人们的理解。

从春秋以后,再也没有士族大规模崛起的机会,这也是因为士族崛起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时间段的特定产物,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分工日益明确,士族阶级已经慢慢被人类社会所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我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史记》

2《宋书》

文章内容为本号10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2891.html

因为,张仪,诸侯国,社会,渴求,阶级,农业,崛起,原因,士族,观点评论,张仪,诸侯国,士族阶级,士族,孟尝君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张仪,诸侯国,社会,渴求,阶级,农业,崛起,原因,士族,观点评论,张仪,诸侯国,士族阶级,士族,孟尝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张仪,诸侯国,社会,渴求,阶级,农业,崛起,原因,士族,观点评论,张仪,诸侯国,士族阶级,士族,孟尝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