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怎样的黑化?原因是什么?

《世说新语》中对曹丕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怎样的黑化?原因是什么?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其中分门别类地记载了很多魏晋人物的一些轶事趣闻。这些记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从个体上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对后世的影响力非常高。比如曹植作《七步诗》的故事就来源于《世说新语》。小编认为《七步诗》这个故事大概率是不符合史实的,这也是一些史学家的观点,具体就不在这里论述了。不过这个故事在后世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被很多人所采信,论调多为怜悯曹植、指摘曹丕。可见《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对曹丕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总体上来说,曹丕在《世说新语》中的形象比较低劣。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世说新语》中关于曹丕的记载

《世说新语》中关于曹丕的记载有很多,除去一些没有太多褒贬的色彩的,或者曹丕作为次要人物的事迹以外,大概有这样几件事情。小编先列在下面。

一、《世说新语·尤悔》中记载,曹丕与曹彰一起下棋吃枣。枣子中有毒,曹丕做好分辨,自己吃安全的枣子,曹彰不明情况,因为吃到毒枣而死。

二、《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曹丕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成则处死,曹植于是作《七步诗》。

三、《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曹操去世后,曹丕迫不及待自纳曹操的宫人。等到曹丕病重时,卞太后发现侍立的都是当初曹操宠爱之人,怒骂曹丕:“狗鼠不食汝余。”

四、《世说新语·惑溺》中记载,曹操攻破袁尚的邺城后,马上要求见到袁熙的妻子甄氏,没想到曹丕早就去见甄氏。曹操心痛不已:“今日破贼正为奴。”

除了以上四件事情以外,《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件能够体现曹丕人物形象的故事,就是曹丕在王粲墓前学驴叫(出自《世说新语·伤逝》)。这件事体现出曹丕与王粲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曹丕不拘礼法、洒脱个性的一面,算是曹丕的一个正面形象。然而很明显这件事的褒扬的色彩不如上述几件事的贬低的色彩强烈,总体上来说,曹丕在《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很是低劣不堪。

《世说新语》中曹丕的形象多为增饰

《世说新语》对曹丕人物形象塑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应该是曹丕的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而非历史形象。因为这些事情基本上是不符合史实的。比如说《世说新语·惑溺》中曹操与曹丕争夺甄氏一事。事实上曹操与袁氏势力之间的决战是顺应历史发展,符合当时形势的。袁绍去世,袁谭和袁尚起了内讧,曹操只有趁此机会将河北扫平,才能更安心地向南方扩张。很难想象这场战争与甄氏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曹丕还要与曹植等人争取继承权,也不可能做出如此迫不及待的态势,降低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形象。

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漏洞,《世说新语·惑溺》中称呼曹丕为“五官中郎”,然而曹操击败袁尚是在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是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时间先后上出现差错。同理还有《世说新语·尤悔》和《世说新语·文学》中曹丕迫害曹植、曹彰的事情。《世说新语·尤悔》中记载,曹丕毒害曹彰之后又想害死曹植,卞太后阻拦:“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世说新语·文学》中也称呼曹植为东阿王。然而曹植被封东阿王的时间是在魏明帝时期,太和三年(即公元229年),曹丕已经去世。《世说新语笺疏》中对此有过明确论断,《世说新语·文学》中称呼曹植为东阿王是以第三人称,尚且可以归为后人叙事,而《世说新语·尤悔》中的东阿王是出自卞太后之口,明显不符合事实。由此可见这几件关于曹丕迫害兄弟、与曹操争夺甄氏的轶事,是经过了文人的增饰,亦或是闾里坊间的以讹传讹。

《世说新语》为何对曹丕形象进行黑化?

曹丕在《世说新语》中的形象为什么受到这样的黑化呢?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曹丕本人在史料中的形象并不太好。这一点并非只有《世说新语》,包括《三国志》、《魏略》、《魏氏春秋》等等史料。比方说《魏氏春秋》中记载,“襄樊之战”的时候曹操派曹植率军支援曹仁,曹丕逼迫曹植饮酒烂醉,导致曹操对曹植彻底失望,又记载曹丕故意怠慢曹彰,让曹彰忿恨而死;《魏略》中记载曹丕因为张绣杀掉曹昂而责备张绣,导致其自杀;《三国志》中也记载曹丕因为曹洪不借钱而秋后算账、用欲擒故纵的手段气死于禁、在即位之后对曹植的党羽进行残酷清洗等等。这些史料真实与否不说,总之是营造出曹丕富有心计、残酷好杀、锱铢必较的负面形象。由此可见《世说新语》对曹丕形象的黑化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基于这些资料或者曹丕在民间的固有形象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曹丕开创了曹魏,有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作用,但是在传统士人的眼中,曹操、曹丕父子更多的是篡汉者、乱臣贼子。这一点无论是曹操父子的文学形象还是民间形象,都能够体现出来。尤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有汉室血统,作为南朝宋宗室、《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在采用资料的时候难免受到个人偏私或者社会背景的影响。其实细究曹操在《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化”,但在“黑化”的同时也突出了曹操机智或者说奸诈的一面,这是源于曹操“多智”的历史形象。曹丕并没有这种形象,所以只剩下单纯的黑化了。

最后是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争斗。最后曹丕胜出,曹植成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曹丕不仅对曹植党羽进行清洗,对曹植也采取了严防死守的策略,频繁调动封地,禁止与其他宗室进行过多接触,不给他在军政上发挥的空间。最后曹植一生不得重用,抑郁而终。曹丕和曹植都有文学家的身份,不过曹丕第一是政治家,其次是文学家,曹植对后世的贡献主要是文学方面,而且其瑰丽浪漫的语言风格(这也是小编认为《七步诗》并非曹植手笔的一个原因)容易受到后世文人的喜爱,加上其政治斗争失败者的身份,更容易引起后人的怜悯。文人心中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作为迫害者的曹丕的文学形象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世说新语笺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64713.html

曹丕,形象,文学,甄氏,黑化,曹操,曹植,进行了,故事,原因,观点评论,曹丕,世说新语,甄氏,曹操,曹植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曹丕,形象,文学,甄氏,黑化,曹操,曹植,进行了,故事,原因,观点评论,曹丕,世说新语,甄氏,曹操,曹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曹丕,形象,文学,甄氏,黑化,曹操,曹植,进行了,故事,原因,观点评论,曹丕,世说新语,甄氏,曹操,曹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